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由于“赤潮”的影響,一條4kg重的雜食性海洋魚死亡,假如該雜食性的食物有來自植物,來自草食魚類,來自以草食魚類為食的小型肉食魚類,按能量流動效率20%計算,該雜食性魚從出生到死亡,共需海洋植物( )

A.120㎏ B.160㎏ C.60㎏ D.100㎏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省鹽城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生物體內蛋白質多樣性原因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組成肽鍵的化學元素不同

B.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種類和數(shù)量不同

C.蛋白質的空間結構不同

D.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排列順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南省高二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將煮稻草所得的液汁放入大果醬瓶A中,放于野外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瓶中出現(xiàn)細菌、綠藻、絲狀藍藻、原生動物和一種小蟲.持續(xù)觀察二個月,發(fā)現(xiàn)瓶中的這些生物個體數(shù)幾乎沒有變化.另取一只大果醬瓶B,內含有多種無機鹽和蛋白質水解物的溶液,從A瓶中吸取數(shù)滴液體加入B瓶中,定期在顯微鏡下檢查B瓶內生物數(shù)量變化,結果如圖.在第50天時滴入數(shù)滴一定濃度的DDT,繼續(xù)觀察,發(fā)現(xiàn)生物個體數(shù)開始變化.開始小蟲死亡,繼而原生動物死亡,不久藍藻和綠藻開始減少.請分析回答:

(1)持續(xù)觀察二個月后的A瓶可看作是一個處于 系統(tǒng),其中的各種生物組成 ,它們之間通過 相互聯(lián)系.

(2)據圖分析,B瓶中細菌在最初幾天數(shù)量劇增的原因是 ;這幾種生物中二者間存在著取食和被食關系的是 ,

(3)滴入DDT后,體內 DDT濃度最高的生物是 ,這是由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南省高二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是有關種群特征的概念圖,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

A.①表示種群密度,是制約種群增長的因素之一

B.種群的空間特征之一是集群分布

C.預測種群數(shù)量變化的主要依據是⑤

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誘劑誘殺雄性害蟲,可干擾種群的繁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南省高二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神經興奮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興奮在反射弧中以神經沖動的方式雙向傳遞

B.神經元細胞膜外Na+的內流是形成靜息電位的基礎

C.興奮部位細胞膜兩側的電位表現(xiàn)為膜內為負、膜外為正

D.神經遞質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經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省邢臺市高二上第三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如圖1是生態(tài)學家用大草履蟲所做的實驗得出的曲線圖,請根據圖回答:

(1)大草履蟲增長符合 型曲線.

(2)大草履蟲增長速率最大是在 點.

(3)d點對應的種群數(shù)量稱為

(4)調查跳蝻的密度可以采用 法,調查田鼠的密度可用 法,調查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常用 的方法進行采集、調查.

(6)為了解機場內蝸牛密度,三個調查人員各自隨機布設樣方如圖2所示(圖中陰影帶為水泥小路,其他處為草地),其中最合理的是 (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