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自養(yǎng)微生物所需碳源和能源為不同的物質,而可作為異養(yǎng)微生物碳源和能源的是( )
A. CO2 B. NaHCO3 C. 碳酸鹽 D. 含碳有機物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培育下列優(yōu)良品種,運用的遺傳學原理相對應的是
A. 高產抗病小麥品種——基因突變
B. 三倍體無子西瓜——染色體變異
C. 射線誘變變出青霉素高產菌株——基因重組
D. 花藥離體培養(yǎng)得到的矮稈抗病玉米——基因重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種哺乳動物的直毛(B)對卷毛(b)為顯性,黑色(C)對白色(c)為顯性(這兩對基因分離和組合互不干擾);蛐蜑BbCc的個體與“個體X”交配,子代的表現(xiàn)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們之間的比為3∶3∶1∶1。“個體X”的基因型為
A. BbCC B. bbCc C. BbCc D. Bbc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先天性耳聾(基因為A、a1、a2)、藍色盲(基因為D、d)是兩種單基因遺傳病。下圖為兩家族相關遺傳病的遺傳系譜圖,其中含A基因的個體聽覺正常,家族甲和家族乙的先天性耳聾的致病基因不同,兩家族從第Ⅱ代開始有男女婚配并生育后代。請據(jù)圖分析回答。
(1)先天性耳聾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體上,藍色盲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體上。
(2)理論上,人類先天性耳聾患者的基因型有________種,Ⅲ1與Ⅱ2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_,Ⅲ2與Ⅱ1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_。
(3)若Ⅱ2與Ⅱ3再生一個男孩,該男孩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_。
(4)若Ⅱ3(不患紅綠色盲)與一個先天性耳聾的色覺正常攜帶者(攜帶紅綠色盲基因和藍色盲基因)結婚,他們后代中男孩同時患先天性耳聾和全色盲(紅綠色盲和藍色盲)的概率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乙是一定條件下測得的某植物葉片凈光合速率變化曲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a點條件下,適當提高溫度,凈光合速率增大
B. b點條件下,適當增強光照,凈光合速率增大
C. c點條件下,適當提高溫度,凈光合速率增大
D. d點條件下,適當增強光照,凈光合速率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人類酸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aFGF)在轉基因植物中的表達量普遍較低,某科研小組通過添加增強子(增強它所調節(jié)基因的轉錄頻率)、polyA序列(提高mRNA的穩(wěn)定性)等表達控制元件提高了aFGF基因在紫花苜蓿細胞中的表達量。下圖表示操作的基本過程,質粒外面標注了限制酶酶切位點,質粒里面標注了相關的結構和基因(其中Kanr代表卡那霉素抗性基因)。請回答問題。
(1)①②過程構建重組質粒都需要使用限制酶和___________,限制酶酶XhoⅠ的識別序列是-C↓TCGAG-,aFGF基因被限制酶XhoⅠ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是____________。
(2)圖中質粒均未標出_________(填結構名稱);X、Y、Z三個酶切位點中,_________的酶切位點與其他兩點不同。
(3)③過程用________預先處理農桿菌,可提高質粒4的導入率;進行④過程前,需提取農桿菌DNA,通過PCR進行基因擴增,鑒定其是否含目的基因,其設計引物的依據(jù)是__________________。
(4)轉化后的紫花苜蓿外植體需經過_________過程才能長成完整植株,若長大后的轉基因紫花苜蓿的aFGF表達量明顯提高,請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培養(yǎng)基中加入尿素(惟一氮源),以分離出能分解尿素的細菌,這種加入尿素的培養(yǎng)基在功能上屬于 ( )
A. 選擇培養(yǎng)基 B. 固體培養(yǎng)基
C. 液體培養(yǎng)基 D. 半固體培養(yǎng)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種生物中關于堿基、核苷酸、五碳糖種類的描述,正確的是
A | B | C | D | |
T4噬菌體 | 煙草葉肉細胞 | 煙草花葉病毒 | 豌豆根毛細胞 | |
堿基 | 5種 | 5種 | 4種 | 8種 |
核苷酸 | 5種 | 8種 | 8種 | 8種 |
五碳糖 | 1種 | 2種 | 2種 | 2種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