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6.下列關于物質轉運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易化擴散和主動轉運過程中,載體蛋白的形狀會發(fā)生改變
B.胞吞、胞吐的對象可以是液體和固體,也可以是大分子和小分子
C.大分子物質通過生物膜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
D.主動轉運是細胞最重要的吸收和排出物質的方式

分析 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和比較:

名 稱運輸方向載體能量實  例
自由擴散高濃度→低濃度不需不需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
協助擴散高濃度→低濃度需要不需紅細胞吸收葡萄糖
主動運輸低濃度→高濃度需要需要小腸絨毛上皮細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
細胞先將大分子包在小泡內,然后小泡與質膜融合,隨后再將這些大分子分泌到細胞之內或外,這就是胞吞和胞吐,不需要載體,大需要消耗能量.

解答 解:A、載體蛋白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易化擴散(協助擴散)和主動轉運時,載體蛋白會發(fā)生形變,體現蛋白質的運輸功能,A正確;
B、被胞吞或胞吐的物質可以是固體也可以是液體,可以是生物大分子或小分子,B正確;
C、大分子物質一般通過生物膜的方式是胞吞或胞吐,但是在細胞核膜上通過核孔進行運輸,C錯誤;
D、主動轉運是細胞最重要的吸收或排出物質的方式,體現了生命活動的主動性,D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的跨膜運輸,意在考查學生識記和理解能力,屬于中檔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細菌與高等動細胞的主要區(qū)別在于( �。�
A.沒有成形的細胞核B.體積小,進化地位原始
C.分布廣泛,適應能力強D.有細胞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在多細胞生物體內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使得生物體內各細胞間保持了功能的協調.以下有關細胞間信息交流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細胞間信息交流過程可以不需要受體的參與,也不一定需要信息分子參與
B.細胞間的信息交流是細胞膜的重要功能之一,體現細胞膜能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C.血液中的紅細胞運輸氧氣到達組織細胞,也是細胞間信息交流的一種方式
D.各細胞功能協調性的實現不僅依賴于信息的交流,也依賴于物質和能量的交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根據如圖所示化合物的結構簡式,回答:

(1)該化合物分子中有4個肽鍵,由4種氨基酸縮合而成,脫4個水分子,形成的化合物是五肽.
(2)該化合物含有3個羧基和2個氨基.
(3)該化合物進行水解,需要4個水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關于池塘群落垂直結構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B.緩解了種間斗爭
C.其層次性主要由水分決定D.有利于對資源的充分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關于人類遺傳病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凡是由于生殖細胞或受精卵里的遺傳物質發(fā)生了改變,從而使發(fā)育成的個體患疾病,這類疾病都稱為遺傳病
B.攜帶遺傳病基因的個體不一定會患病,患病的個體一定會攜帶遺傳病基因
C.遺傳病是經遺傳因素發(fā)揮作用的傳染病
D.遺傳病不一定是先天性疾��;先天性疾病一定是遺傳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某科研組在調查某草原生態(tài)系統時發(fā)現,該草原主要的生產者群體是草本植物,消費者除了人工放牧的多種家畜外,還有大量野生動物,圖甲表示該生態(tài)系統各成分間的關系,圖乙表示能量流經F營養(yǎng)級的示意圖(a、b、c表示能量),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中C代表的是分解者;圖中缺少的箭頭是C→A(用圖中字母表示).
(2)科研組計劃調查該草原中田鼠種群的密度,應采用的方法是標志重捕法.
(3)圖乙中能量a是指F的同化量,發(fā)生c1生理過程的場所是細胞溶膠和線粒體.
(4)在該生態(tài)系統中,D和F的行為活動互被對方感知,以利于捕食和反捕食,多代選擇的結果使反應敏捷的F與跑得快的D得以生存,這種共同進化現象的實質是基因頻率的(定向)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山東濟南第一中學高一下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種動物的直毛(B)對卷毛(b)為顯性,黑色(C)對白色(c)為顯性。遺傳因子組合為BbCc的個體與“個體X”交配,子代表現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卷毛白色,它們之間的比為3∶3∶1∶1�!皞€體X”的遺傳因子組合為

A.BbCc B.Bbcc C.bbCc D.bbc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內蒙古包頭第九中學高一下月考生物試卷B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圖1是把同一植物生理狀況相同的葉片(實驗前抽空片內部氣體)放入不同濃度的NaHCO3溶液中,在一定的光照條件下繪制出的曲線圖,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速率與NaHCO3溶液濃度是關系:圖2表示四組等質量的同一植物生理狀況相同的葉片在不同溫度下,先暗處理1小時,再在相同光照強度下光照1小時,測得的有機物的變化情況。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由圖1中的信息可以看出該實驗的因變量檢測指標是___________。限制bc段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細胞呼吸速率最強時及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的量最多是對應溫度分別是______和______.

(3)根據圖2, 28℃時該植物在光照下積累的有機物的量為_______mg/h:30℃時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是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物的_________倍。

(4)29℃時葉肉細胞產生的氧氣的去向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