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基因中脫氧核苷酸的種類、數(shù)量和排列順序的改變就是基因突變
B.由環(huán)境引起的變異是不能夠遺傳的
C.基因重組發(fā)生在受精作用的過程中
D.人工誘變所引起的基因突變或染色體變異都是有利的

分析 1、變異包括可遺傳的變異和不可遺傳的變異,如果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變異則為可遺傳的變異,如果遺傳物質沒有改變的變異則為不可遺傳的變異.
2、基因突變是指基因中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引起基因結構的改變.
3、基因重組是指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由于四分體時期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或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而發(fā)生基因重組,使后代產生不同于雙親的基因組合.

解答 解:A、基因突變是基因中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而引起的基因結構的改變,A正確;
B、由環(huán)境引起的變異如果引起遺傳物質的改變則是能夠遺傳的,如果沒有引起遺傳物質的改變則是不能夠遺傳的,B錯誤;
C、基因重組發(fā)生減數(shù)分裂的過程中,C錯誤;
D、突變大多數(shù)是有害的,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變異的類型,基因突變的概念,基因重組發(fā)生的時期,以及單倍體和二倍體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變異的類型,識記基因突變的概念,識記基因重組發(fā)生的時期,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北省沙市高一下第六次半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生命科學發(fā)展過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細胞學說從一個方面揭示了生物界的統(tǒng)一性

B. 光學顯微鏡可用于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現(xiàn)象

C. 差速離心法利用不同的離心速度能將各種細胞器分離開

D. 卡爾文利用同位素標記法確定了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來自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如圖為氨基酸和Na+進出腎小管上皮細胞的示意圖,正確的選項是( 。
選項管腔中氨基酸
→上皮細胞
管腔中Na+
→上皮細胞
上皮細胞中氨
基酸→組織液
A主動運輸被動運輸主動運輸
B被動運輸被動運輸被動運輸
C被動運輸主動運輸被動運輸
D主動運輸被動運輸被動運輸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利用農作物秸稈為原料可生產乙醇,生產過程中可采用微生物將秸稈水解或用酶水解,其主要技術流程如下圖所示,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
秸稈秸稈碎屑$\stackrel{①}{→}$反應罐水解$\stackrel{②}{→}$壓濾出渣$\stackrel{③}{→}$酒精發(fā)酵$\stackrel{④}{→}$真空分餾.
A.可用剛果紅染色法篩選過程①所需的纖維素分解菌
B.過程①加入的是葡萄糖苷酶
C.酒精發(fā)酵接種的酵母菌需在無氧條件下發(fā)酵
D.酒精發(fā)酵前需對培養(yǎng)基進行高壓蒸汽滅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科學家在研究果蠅時,發(fā)現(xiàn)果蠅的眼色中有紅色、褐色、白色三種表現(xiàn)型,身色有灰身、黑身兩種表現(xiàn)型.
(1)果蠅是XY型性別決定的生物,體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為2N=8條.如果對果蠅的基因組進行測序,需要測量5條染色體.
(2)假設控制果蠅眼色A(a)與身色B(b)基因位于兩對常染色體上.有人將兩只果蠅雜交,獲得了100個個體,其表現(xiàn)型為37只灰身褐色眼:19只灰身白眼:18只灰身紅眼:13只黑身褐色眼:7只黑身紅眼:6只黑身白眼.則兩個親本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如果該人進行的雜交實驗果蠅所產白眼果蠅胚胎致死,則理論上親代兩只果蠅雜交后代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灰紅:灰褐:黑紅:黑褐=3:6:1:2.
(3)若控制眼色的基因由兩對位于常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其中C_DD為紅眼,C_Dd為褐色眼,其他基因型均表現(xiàn)白眼,現(xiàn)有CcDd兩只雌雄果蠅雜交,所產生F1果蠅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紅眼:褐眼:白眼=3:6:7,若再讓F1中褐色眼的個體自由交配,則子代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紅眼:褐眼:白眼=2:4:3.
(4)若已知灰身是位于X染色體上顯性性狀,有人進行實驗讓純合灰身雌果蠅和黑身雄果蠅雜交,F(xiàn)1雌雄果蠅相互交配得F2,再讓F2雌雄果蠅相互交配得F3,則F3中雄性果蠅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灰身:黑身=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人體血糖的三個來源:食物中的糖類消化和吸收、肝糖元分解和脂肪等非糖類物質的轉化三個去處:參與呼吸作用氧化分解為CO2、H2O和能量、合成肝糖元、肌糖元 (肌糖元只能合成不能水解)、轉化為脂肪、某些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各組物質或結構中,根據前者是否能被后者特異性識別,其中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A.抗原與B淋巴細胞,甘油與細胞膜上運載甘油的載體
B.抗利尿激素與腎小管上皮細胞的有關受體,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與甲狀腺細胞上的有關受體
C.K+與細胞膜上運載K+的載體,靶細胞與有關的效應T細胞
D.DNA上的密碼與tRNA上的反密碼子,DNA上特定的堿基序列與有關限制性內切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1952年,赫爾希和蔡斯完成了著名的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有力地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該實驗包括4個步驟:①噬菌體侵染細菌  ②35S和32P分別標記T2噬菌體  ③放射性檢測  ④離心分離
(1)該實驗步驟的正確順序是C.
A.①②④③B.④②①③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
(2)該實驗分別用32P和35S標記T2噬菌體的DNA和蛋白質,在圖甲中標記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①④.
(3)若測定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圖乙中離心管的上清液中,則獲得該實驗中的噬菌體的培養(yǎng)方法是用含35S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細菌,再用此細菌培養(yǎng)噬菌體
(4)圖乙中錐形瓶內的營養(yǎng)成分是用來培養(yǎng)大腸桿菌.若用未標記的噬菌體侵染35S標記的細菌,則適宜時間離心后試管中的放射性主要存在于沉淀物中;若用15N標記的噬菌體侵染未標記的細菌,則適宜時間離心后,試管中的放射性主要存在于上清液和沉淀物中.
(5)DNA分子中的堿基有4種,堿基間配對方式有2種,但由于堿基對的排列順序千變萬化,使 DNA 分子具有多樣性;由于DNA分子具有特定的堿基排列順序,使 DNA 分子具有特異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科學家以大腸桿菌為實驗對象,運用同位素示蹤技術及密度梯度離心方法進行了DNA復制方式的探索實驗,內容及結果見表.
組別1組2組3組4組
培養(yǎng)液中唯一氮源14NH4Cl15NH4Cl14NH4Cl14NH4Cl
繁殖代數(shù)多代多代一代兩代
培養(yǎng)產物ABB的子Ⅰ代B的子Ⅱ代
操作提取DNA并離心
離心結果僅為輕帶
14N/14N)
僅為重帶
15N/15N)
僅為中帶
15N/14N)
$\frac{1}{2}$輕帶(14N/14N)
$\frac{1}{2}$中帶(15N/14N)
請分析并回答:
(1)要得到DNA中的N全部被放射性標記的大腸桿菌B,必須經過多代培養(yǎng),且培養(yǎng)液中的15N/15NH4Cl是唯一氮源.
(2)綜合分析本實驗的DNA離心結果,第3組結果對得到結論起到了關鍵作用,但需把它與第1組和第2組的結果進行比較,才能說明DNA分子的復制方式是半保留復制.
(3)分析討論:
①若子I代DNA的離心結果為“輕”和“重”兩條密度帶,則“重帶”DNA來自于B,據此可判斷DNA分子的復制方式不是半保留復制.
②若將子I代DNA雙鏈分開后再離心,其結果不能(選填“能”或“不能”)判斷DNA的復制方式.
③若在同等條件下將子Ⅱ代繼續(xù)培養(yǎng),子n代DNA離心的結果是:密度帶的數(shù)量和位置沒有變化,導致整體放射性強度發(fā)生變化的是輕帶.
④若某次實驗的結果中,子Ⅰ代DNA的“中帶”比以往實驗結果的“中帶”略寬,可能的原因是新合成DNA單鏈中的N尚有少部分為15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