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DNA第二次復制產生的子代DNA有Ⅰ、Ⅱ兩種類型,比例為1:3 | |
B. | DNA復制后分配到兩個子細胞時,其上的基因遵循基因分離定律 | |
C. | 復制n次需要胞嘧啶的數目是(2n−1)(m−a)2 | |
D. | 復制n次形成的放射性脫氧核苷酸單鏈為2n+l-2 |
分析 1、DNA復制是以親代DNA分子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過程.復制的條件:模板(DNA的雙鏈)、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聚合酶等)、原料(游離的脫氧核苷酸);DNA復制過程:邊解旋邊復制;DNA復制特點:半保留復制.
2、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擬核DNA中共含有m個堿基,其中有a個胸腺嘧啶,則A=T=a,G=C=m−2a2.圖I類型的DNA表明一條鏈含32P標記,一條鏈不含;而Ⅱ兩種類型的DNA表明兩條鏈都含32P標記.明確知識點,梳理相關知識,分析題圖,根據選項描述結合基礎知識做出判斷.
解答 解:A、DNA第二次復制產生的子代DNA共4個,有I、Ⅱ兩種類型,比例為1:1,A錯誤;
B、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是減數分裂過程中,等位基因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而DNA復制后分配到兩個子細胞屬于著絲點分裂,其上的基因是復制關系,B錯誤;
C、復制n次需要胞嘧啶的數目是(2n-1)m−2a2,C錯誤;
D、DNA分子是雙鏈結構,一個不含放射性同位素32P標記的大腸桿菌擬核DNA共2條鏈,所以復制n次形成的放射性脫氧核苷酸單鏈為2n+l-2,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DNA分子結構和復制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變性過程中破壞的是DNA分子的空間結構,這種變性是可逆的 | |
B. | 復性過程中引物與DNA模板鏈的結合是依靠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完成的 | |
C. | 延伸過程中需要DNA聚合酶、ATP、四種脫氧核糖核苷酸 | |
D. | PCR與細胞內DNA復制相比所需要酶的最適溫度較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時間段內植物沒有進行光合作用 | |
B. | 該時間段內密閉裝置中空氣密度上升速率不斷減慢 | |
C. | 該時間段內天竺葵積累有機物的速率減慢 | |
D. | 測量空氣密度時取出空氣對后續(xù)實驗不會產生影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細胞可存在于精巢中 | |
B. | 該細胞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 |
C. | 該細胞四分體時期發(fā)生了交叉互換 | |
D. | 該細胞分裂產生的生殖細胞基因型可能是A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1正常減數分裂(無撞擊)產生的雌雄配子各為2種 | |
B. | 物理撞擊的方法最終產生的F2為二倍體 | |
C. | 植物甲和乙能進行有性雜交,說明它們屬于同種生物 | |
D. | 通過秋水仙素處理F1幼苗莖尖,能獲得可育的植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項研究涉及基因工程、動物細胞培養(yǎng)等技術 | |
B. | 該項研究中,對照組是未發(fā)生基因重組的正常動物 | |
C. | 該研究中需導入“無效基因”,切除“特定基因” | |
D. | 重組DNA導入胚胎干細胞后需篩選真正基因重組的干細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仍與引物I結合進行DNA子鏈的延伸 | |
B. | 與引物II結合進行DNA子鏈的延伸 | |
C. | 同時與引物I和引物II結合進行子鏈延伸 | |
D. | 無需與引物結合,在酶的作用下從頭合成子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四川成都第七中學高二12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切除老鼠的甲狀腺后,其物質代謝能力大大下降;若切除甲狀腺后,連續(xù)給老鼠注射一定量溶于某種溶劑中的甲狀腺激素,其物質代謝能力與切除前相比沒有下降。由此可以推測:甲狀腺激素能增強物質代謝能力。為了證明這一推論,有必要再進行其他對照實驗,以做觀察比較。你認為下列最適宜作為對照組的是
A.既不切除體內的甲狀腺,又不注射甲狀腺激素
B.增加甲狀腺激素的注射量后進行切除手術,一段時間后再移植甲狀腺
C.切除老鼠體內的甲狀腺后,只注射用于該實驗的某種溶劑
D.切除老鼠體內的甲狀腺后,注射溶解于另一種溶劑的甲狀腺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