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20.如圖為a和b兩種物質的運輸方式,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不同物種的細胞中①、②和③的種類必定不同
B.a、b進入細胞的方式分別是易化擴散、主動運輸
C.若圖示為肝細胞,則a可代表O2,b可代表葡萄糖
D.該圖可以表示人體成熟紅細胞內的其他生物膜結構

分析 據圖分析,①表示糖蛋白,則Ⅰ代表細胞膜外,Ⅱ代表細胞膜內,②表示磷脂雙分子層,③表示蛋白質.a物質的運輸方式是簡單(自由)擴散,特點是高濃度運輸到低濃度,不需要載體和能量,b物質的運輸方式是主動運輸,特點是低濃度運輸到高濃度,需要載體和能量.

解答 解:A、不同物種的細胞中②磷脂雙分子層相同,而①③的種類可能不同,A錯誤;
B、a的運輸方向是高濃度到低濃度,不需要載體和能量,則為自由擴散,b物質的運輸方向是低濃度到高濃度,需要載體,則為主動運輸,B錯誤;
C、a表示O2由內環(huán)境中進入細胞內;b是逆濃度梯度的運輸是主動運輸,需要載體,消耗能量,可表示葡萄糖進入小腸上皮細胞,C正確;
D、人體成熟紅細胞內無細胞核和細胞器,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以細胞膜的亞顯微結構圖為載體,考查細胞膜的成分和物質的跨膜運輸等相關內容,屬識記和理解內容,難度不大,應理解加記憶并舉,學生作答一般不會出現太多錯誤.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如圖表示病菌感染人體后,免疫細胞做出應答的部分過程,請據圖回答問題.
(1)細胞C在接觸抗原刺激時,除了產生細胞D外,還增殖分化產生細胞E(記憶細胞),當其遇到同種抗原的第二次刺激后,細胞周期持續(xù)時間變短(變短、變長、基本不變),其特點是迅速產生大量抗體.
(2)圖中能特異性識別抗原的B、C、E(填字母).
(3)HIV侵入人體后,主要攻擊的細胞是B(填字母),導致的疾病屬于免疫失調疾病類型中的免疫缺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對細胞內各種生物膜的結構和組成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主要由蛋白質、脂類和少量糖類組成
B.磷脂雙分子層是各種生物膜的基本支架
C.不同生物膜上的蛋白質的種類和數量不同
D.選擇透過性的基礎是膜上的載體蛋白和磷脂分子具有特異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請依據所學的遺傳學知識回答下列與人類遺傳病相關的問題:
(1)遺傳病患者的體細胞中不一定(填“一定”或“不一定”)含有致病基因.基因檢測進行產前診斷,可以減少遺傳病的發(fā)生,若要檢測胎兒是否患有苯丙酮尿癥或帶有苯丙酮尿癥基因時,需要用2種基因探針完成檢測.
(2)調查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的發(fā)病率及其遺傳方式,選擇的方法分別為AB.
A.在人群中隨機抽樣調查              B.在患者家系中調查
C.在瘧疾疫區(qū)人群中隨機抽樣調查      D.對同卵和異卵雙胞胎進行分析對比
(3)下圖是甲(基因為A、a)、乙(基因為B、b)兩種獨立的單基因遺傳病的遺傳系譜圖,其中Ⅱ5攜帶甲病基因.

①甲病的遺傳方式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②Ⅱ9的基因型為AaBb或AaXBY.
③Ⅱ4和Ⅱ5再生一個正常男孩的概率為38
④若Ⅲ3帶有甲病致病基因,則Ⅲ2和Ⅲ3結婚,生一個正常孩子的概率為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列有關細胞間的信息交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激素與靶細胞膜上的磷脂結合,將信息傳遞給靶細胞
B.受精作用與細胞之間的識別和結合有關
C.高等植物細胞之間的胞間連絲只起物質通道的作用
D.多細胞生物體內細胞間功能協調性的實現完全依賴于信息交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如圖甲為一個長期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的生態(tài)系統的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表是對圖甲中生態(tài)系統各組成成分的能量流動情況調查結果;圖乙是該生態(tài)系統中人類對物質與能量的利用情況部分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
PgPnR
X870.7369.4501.3
Y211.520.1191.4
Z141.061.979.1
(單位:×102kJ•m-2a-1
(1)大氣中二氧化碳的來源有三個,分別是動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燒.若圖甲中的“→”僅表示二氧化碳的流動方向,則不會存在的過程有③④⑦(填數字).
(2)表中的Pg表示同化作用固定的總能量,Pn表示生物體內儲存的能量,則R表示的生物學含義是生態(tài)系統中各生物成分的呼吸量,每平方米每年流經該生態(tài)系統的總能量為870.7×102kJ•m-2•a-1
(3)圖乙中缺乏的生態(tài)系統的成分是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
(4)從能量流動的角度分析,在農田生態(tài)系統農民除草、治蟲的目的是調整能量流動的方向,使能量更多的流向水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某農業(yè)研究所將蘇云金芽孢桿菌的抗蟲基因(Bt基因)導人棉花,篩選出Bt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體上的抗蟲植株(假定Bt基因都能正常表達).某些抗蟲植株體細胞含兩個Bt基因,假設這兩個基因在染色體上隨機整合,讓一該抗蟲植株自交,后代中抗蟲植株和非抗蟲植株之間的比例最不可能的是( �。�
A.1:0B.3:1C.9:1D.15: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基因突變可以發(fā)生在細胞內不同的DNA分子上,體現了基因突變的特點是( �。�
A.普遍性B.隨機性C.低頻性D.無定向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云南省畢業(yè)生復習統一檢測理綜生物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低溫寒潮會造成農作物受災,光合作用是受低溫影響較顯著的過程之一�?蒲腥藛T用黃瓜研究低溫弱光和低溫黑暗兩種預處理對葉片光合作用的影響。

(1)選取黃瓜葉片,沿葉脈將葉片一分為二,在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下,分別測定葉片的光合作用強度。然后進行兩種預處理:一半置于低溫弱光下,一半置于 下,在培養(yǎng)箱內處理6小時。之后,再次置于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下,測定光合作用強度,結果如下圖。該實驗能得出的結論是 。

(2)為進一步探究上述兩種預處理對光合作用強度影響的原因,用作為受體來測定NADPH生成速率的變化,結果如下:

實驗結果表明, 的預處理導致光反應減弱更顯著,進一步影響 循環(huán)中的 過程,最終導致光合作用強度減弱較明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