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已知點F(0,1),直線L:y=-2,及圓C:x2+(y-3)2=1.
(1)若動點M到點F的距離比它到直線L的距離小1,求動點M的軌跡E的方程;
(2)過點F的直線g交軌跡E于G(x1,y1)、H(x2,y2)兩點,求證:x1x2 為定值;
(3)過軌跡E上一點P作圓C的切線,切點為A、B,要使四邊形PACB的面積S最小,求點P的坐標及S的最小值.
分析:(1)由動點M到點F的距離比它到直線L的距離小1,可得M到點F的距離與它到直y=-1的距離相等,由拋物線的定義可知M的軌跡是以F為焦點,以y=-1為準線的拋物線,從而可求方程
(2)由題意可得直線g的斜率存在,故可設直線g的方程為y=kx+1,聯(lián)立直線與拋物線方程,由方程的根與系數(shù)關系可求
(3)設P(x,y),則x2=4y(y≥0),由圓的切線性質(zhì)可得S四邊形PACB=2S△PAC=
1
2
×PA×AC
=PA=
PC2-1
=
x2+(y-3)2-1 
=
y2-2y+8 
,由二次函數(shù)的性質(zhì)可求最小值及取得最小值時的 p
解答:解:(1)由動點M到點F的距離比它到直線L的距離小1,可得M到點F的距離與它到直y=-1的距離相等
由拋物線的定義可知M的軌跡是以F為焦點,以y=-1為準線的拋物線
其方程為x2=4y
(2)由題意可得直線g的斜率存在,故可設直線g的方程為y=kx+1
聯(lián)立方程
y=kx+1
x2=4y
  整理可得 x2-4kx-4=0
由方程的根與系數(shù)關系可得x1x2=-4
 (3)設P(x,y),則x2=4y(y≥0)
由圓的切線的性質(zhì)可得PA=PB,CA⊥PA,CB⊥PB
S四邊形PACB=2S△PAC=
1
2
×PA×AC
=PA
=
PC2-1
=
x2+(y-3)2-1 
=
y2-2y+8 
=
(y-1)2+7
7

∴P(±2,1),Smin=
7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利用拋物線的定義求解拋物線的方程,方程的根與系數(shù)關系的應用,圓的切線性質(zhì)的應用及利用二次函數(shù)的性質(zhì)求解函數(shù)的最值等知識的綜合應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3•嘉定區(qū)二模)如圖,已知點F(0,1),直線m:y=-1,P為平面上的動點,過點P作m的垂線,垂足為點Q,且
QP
QF
=
FP
FQ

(1)求動點P的軌跡C的方程;
(2)(文)過軌跡C的準線與y軸的交點M作方向向量為
d
=(a,1)的直線m′與軌跡C交于不同兩點A、B,問是否存在實數(shù)a使得FA⊥FB?若存在,求出a的范圍;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3)(文)在問題(2)中,設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與y軸的交點為D(0,y0),求y0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3•嘉定區(qū)二模)如圖,已知點F(0,1),直線m:y=-1,P為平面上的動點,過點P作m的垂線,垂足為點Q,且
QP
QF
=
FP
FQ

(1)求動點P的軌跡C的方程;
(2)(理)過軌跡C的準線與y軸的交點M作直線m′與軌跡C交于不同兩點A、B,且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與y軸的交點為D(0,y0),求y0的取值范圍;
(3)(理)對于(2)中的點A、B,在y軸上是否存在一點D,使得△ABD為等邊三角形?若存在,求出點D的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已知點F(1,0),直線lx=-1,P為平面上的動點,過P作直線l的垂線,垂足為點Q,且·=·.

(1)求動點P的軌跡C的方程;

(2)過點F的直線交軌跡CA,B兩點,交直線l于點M,已知=λ1,=λ2,求λ1λ2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2013屆湖南省高二上學期第三次月考文科數(shù)學試卷 題型:解答題

如圖,已知點F(2,0),點P在y 軸上運動,過P作PM⊥PF交x軸于M,延長MP到點N,使|PN|=|PM|.

⑵  求動點N的軌跡C的方程;

⑵在⑴中所求的曲線C上有三點A(x1,y1),B(x2,y2),D(x3,y3),若|AF|、|BF|、|DF|成等差數(shù)列,且線段AD的中垂線與x軸的交點為(6,0),求點B的坐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