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平面PAD⊥平面ABCD,ABCD為正方形,∠PAD=90°,且PA=AD,E、F分別是線段PA、CD的中點.
(Ⅰ)求證:PA⊥平面ABCD;
(Ⅱ)求EF和平面ABCD所成的角α的正切;
(Ⅲ)求異面直線EF與BD所成的角β的余弦.
分析:(Ⅰ)根據(jù)兩個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可得 PA⊥平面ABCD.
(Ⅱ)連接AF,則∠AFE即為α.直角三角形EAF中,根據(jù)tanα=
AE
AF
運算求得結果.
(Ⅲ)建立空間坐標系,求得得A、B、D、F、E的坐標,可得,
EF
BD
的坐標,求得 cosβ=
EF
BD
|
EF
|•|
BD
|
的值,可得異面直線EF與BD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解答:解:(Ⅰ)證明:由于平面PAD⊥平面ABCD,且AD是平面ABCD和平面PAD的交線,
PA在平面PAD內(nèi),∠PAD=90°,
根據(jù)兩個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可得 PA⊥平面ABCD.
(Ⅱ)連接AF,則∠AFE即為α.
直角三角形EAF中,tanα=
AE
AF
=
1
2
1+
1
4
=
5
5

(Ⅲ)設正方形的邊長為2,以A為原點,以AB所在直線為x軸,以AD所在的直線為y軸,
以AP所在的直線為z軸,建立空間坐標系,
可得A(0,0,0)、B(2,0,0)、D(0,2,0)、F(1,2,0)、E(0,0,1),
EF
=(1,2,-1)、
BD
=(-2,2,0),∴cosβ=
EF
BD
|
EF
|•|
BD
|
=
-2+4+0
6
8
=
3
6
,
故異面直線EF與BD所成的角的余弦為
3
6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直線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應用,求直線和平面成的角、異面直線成的角的方法,體現(xiàn)了轉化的數(shù)學思想,屬于中檔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18、如圖,在四棱錐P-ABCD中,側面PAD是正三角形,且與底面ABCD垂直,底面ABCD是邊長為2的菱形,∠BAD=60°,N是PB中點,過A、N、D三點的平面交PC于M.
(1)求證:DP∥平面ANC;
(2)求證:M是PC中點;
(3)求證:平面PBC⊥平面ADM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在四棱錐P-ABCD中,側面PAD是正三角形,且與底面ABCD垂直,底面ABCD是邊長為2的菱形,∠BAD=60°,N是PB中點,過A、N、D三點的平面交PC于M.
(Ⅰ)求證:AD∥MN;
(Ⅱ)求證:平面PBC⊥平面ADM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在四棱錐P-ABCD中,側面PAD是正三角形,且與底面ABCD垂直,底面ABCD是邊長為4的菱形,且∠BAD=60°,N是PB的中點,過A,D,N的平面交PC于M,E是AD的中點.
(1)求證:BC⊥平面PEB;
(2)求證:M為PC的中點;
(3)求四棱錐M-DEBC的體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在四棱錐P-ABCD中,側面PAD是正三角形,且與底面ABCD垂直,底面ABCD是邊長為4的菱形,且∠BAD=60°,N是PB的中點,過A,D,N的平面交PC于M,E是AD的中點.
(1)求證:BC⊥平面PEB;
(2)求證:M為PC的中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22,在四棱錐P—ABCD中,側面PAD是正三角形,且與底面ABCD垂直,底面ABCD是邊長為2的菱形,∠BAD=60°,N是PB中點,過A、D、N三點的平面交PC于M,E為AD的中點.

圖22

(1)求證:EN∥平面PCD;

(2)求證:平面PBC⊥平面ADMN;

(3)求平面PAB與平面ABCD所成二面角的正切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