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方程x2+$\sqrt{2}$x-1=0的解可視為函數(shù)y=x+$\sqrt{2}$與函數(shù)y=$\frac{1}{x}$的圖象交點的橫坐標,若x4+ax-4=0的各實根x1、x2、…、xk(k≤4)所對應(yīng)的點(xi,$\frac{4}{{x}_{i}}$)(i=1,2,…,k)均在直線y=x的同一側(cè),則實數(shù)a的取值范圍是( 。
A.(-∞,-6)B.(-∞,-6)∪(6,+∞)C.(6,+∞)D.(-6,6)

分析 原方程等價于x3+a=$\frac{4}{x}$,原方程的實根是曲線y=x3+a與曲線y=$\frac{4}{x}$的交點的橫坐標:分a>0與a<0討論,利用數(shù)形結(jié)合即可得到結(jié)論.

解答 解:方程的根顯然x≠0,原方程等價于x3+a=$\frac{4}{x}$,
原方程的實根是曲線y=x3+a與曲線y=$\frac{4}{x}$的交點的橫坐標;
而曲線y=x3+a是由曲線y=x3向上或向下平移|a|個單位而得到的.
若交點(xi,$\frac{4}{{x}_{i}}$)(i=1,2,k)均在直線y=x的同側(cè),
因直線y=x3與y=$\frac{4}{x}$交點為:(-2,-2),(2,2);

所以結(jié)合圖象可得:$\left\{\begin{array}{l}{a>0}\\{{x}^{3}+a>-2}\\{x≥-2}\end{array}\right.$或$\left\{\begin{array}{l}{a<0}\\{{x}^{3}+a<2}\\{x≤2}\end{array}\right.$
解得a>6或a<-6,即實數(shù)a的取值范圍是(-∞,-6)∪(6,∞),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函數(shù)與方程的綜合運用,利用數(shù)形結(jié)合是解決本題的關(guān)鍵.注意合理地進行等價轉(zhuǎn)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分形幾何學是美籍法國數(shù)學家伯努瓦B•曼德爾布羅特(Benoit B.Mandelbrot)在20世紀70年代創(chuàng)立的一門新學科,它的創(chuàng)立,為解決傳統(tǒng)眾多領(lǐng)域的難題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如圖是按照分形的規(guī)律生長成的一個樹形圖,則第10行的空心圓的個數(shù)是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已知冪函數(shù)f(x)=xk的圖象經(jīng)過函數(shù)g(x)=ax-2-$\frac{1}{2}$(a>0且a≠1)的圖象所過的定點,則f($\frac{1}{4}$)的值等于( 。
A.8B.4C.2D.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 如圖,點M($\sqrt{3}$,$\sqrt{2}$)在橢圓$\frac{{x}^{2}}{{a}^{2}}$+$\frac{{y}^{2}}{^{2}}$=1(a>b>0)上,且點M到兩焦點的距離之和為6.
(1)求橢圓的方程;
(2)設(shè)MO(O為坐標原點)處置的直線交橢圓于A,B(A,B不重合),求$\overrightarrow{OA}$•$\overrightarrow{OB}$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如圖所示的程序框圖,若輸入n,x的值分別為3,3,則輸出v的值為( 。
A.1B.5C.16D.4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已知向量$\overrightarrow{a}$=(2sinx,$\sqrt{3}$cosx),$\overrightarrow$=(-sinx,2sinx),函數(shù)f(x)=$\overrightarrow{a}$•$\overrightarrow$.
(Ⅰ)求f(x)的單調(diào)遞增區(qū)間;
(Ⅱ)在△ABC中,a、b、c分別是角A、B、C的對邊,若角C為銳角,且f($\frac{C}{2}$-$\frac{π}{12}$)=$\frac{1}{3}$,a=$\sqrt{5}$,S△ABC=2$\sqrt{5}$,求c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已知復數(shù)z1=3+ai,z2=a-3i(i為虛數(shù)單位),若z1•z2是實數(shù),則實數(shù)a的值為( 。
A.0B.±3C.3D.-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中國剩余定理”又稱“孫子定理”.1852年英國來華傳教偉烈亞利將《孫子算經(jīng)》中“物不知數(shù)”問題的解法傳至歐洲.1874年,英國數(shù)學家馬西森指出此法符合1801年由高斯得出的關(guān)于同余式解法的一般性定理,因而西方稱之為“中國剩余定理”.“中國剩余定理”講的是一個關(guān)于整除的問題,現(xiàn)有這樣一個整除問題:將2至2017這2016個數(shù)中能被3除余1且被5除余1的數(shù)按由小到大的順序排成一列,構(gòu)成數(shù)列{an},則此數(shù)列的項數(shù)為1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如圖,在長方體ABCD-A1B1C1D1中,AB=$\sqrt{3}$,AA1=2,AD=1,E、F分別是AA1和BB1的中點,G是DB上的點,且DG=2GB.
(Ⅰ)求三棱錐B1-EBC的體積;
(Ⅱ)作出長方體ABCD-A1B1C1D1被平面EB1C所截的截面(只要作出,說明結(jié)果即可);
(Ⅲ)求證:GF∥平面EB1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