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如圖所示,在離水面高H的岸邊有人以大小為V0的速度勻速收繩使船靠岸.當(dāng)船與岸上的定滑輪水平距離為S時,船速是多大?

分析 船參與了兩個分運動,沿著繩子方向的分運動和垂直繩子方向的分運動,運用平行四邊形定則作圖分析船的速度大小即可.

解答 解:船參與了兩個分運動,沿著繩子方向的分運動和垂直繩子方向的分運動,分解船的速度,如圖所示:
故船的速度為:v=$\frac{{V}_{0}}{cosθ}$
其中:cosθ=$\frac{s}{\sqrt{{s}^{2}+{H}^{2}}}$
聯(lián)立解得:v=$\frac{\sqrt{{s}^{2}+{H}^{2}}{V}_{0}}{s}$;
答:船速是$\frac{\sqrt{{s}^{2}+{H}^{2}}{V}_{0}}{s}$.

點評 對于運動的合成與分解問題,要知道分運動和合運動的運動特點,知道二者具有等時性和獨立性,能夠?qū)⒑线\動分解為兩個分運動,然后根據(jù)幾何關(guān)系求解速度或加速度之間的關(guān)系.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7.水上滑梯可簡化成如圖所示的模型,傾角為θ=37°斜滑道AB和水平滑道BC平滑連接.起點A距水面的高度H=8.0m,BC長d=2.0m,端點C距水面的高度h=2.0m,一質(zhì)量m=60kg的運動員從滑道起點A點無初速地自由滑下,不計空氣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cos37°=0.8,sin37°=0.6,運動員在運動過程中可視為質(zhì)點).已知運動員與AB、BC間有摩擦力,且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μ=0.15,求:
(1)運動員從B滑到C的過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2)運動員從A滑到B的過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3)運動員到達C點時的速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8.如圖,將質(zhì)量為m的小鋼珠以某一初速度v0從A點無撞擊地進入兩$\frac{1}{4}$圓管組成的豎直細管道,經(jīng)最高點B水平射出后落到斜面上C點,兩圓心O、O′連線水平,O′為斜面的頂點,已知斜面與豎直線BO′夾角θ=60°,兩圓管的半徑均為R,O′C=R,重力加速度g,求
(1)鋼珠從B點到C點的平拋運動時間t;
(2)鋼珠在B處對管道的作用力大小N;
(3)鋼珠在管道運動過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W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如圖所示,某人從高出水平地面h的坡上水平擊出一個質(zhì)量為m的高爾夫球.由于恒定的水平風(fēng)力的作用,高爾夫球豎直地落入距擊球點水平距離為L的A穴.則( 。
A.球被擊出后做平拋運動
B.球被擊出時的初速度大小為L$\sqrt{\frac{g}{2h}}$
C.該球被擊出到落入A穴所用時間為$\sqrt{\frac{h}{2g}}$
D.球被擊出后受到的水平風(fēng)力的大小為$\frac{mgL}{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2.利用圖1裝置做“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

(1)為驗證機械能是否守恒,需要比較重物下落過程中任意兩點間的C.
A.速度變化量與高度變化量
B.速度變化量與勢能變化量
C.動能變化量與勢能變化量
(2)實驗中,先接通電源,再釋放重物,得到圖2所示的一條紙帶.在紙帶上選取三個連續(xù)打出的點A、B、C,測得它們到起始點O的距離分別為hA、hB、hC.已知當(dāng)?shù)刂亓铀俣葹間,重物的質(zhì)量為m.從打O點到打B點的過程中,重物的重力勢能減少了mghB
(3)某同學(xué)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時,不慎將紙帶前半部分損壞,找不到打出的起始點O了,如圖3所示.于是他利
用剩余的紙帶進行如下的測量:以A點為起點,測量各點到A點的距離h,計算出物體下落到各點的速度v,并作出v2-h圖象.圖4中給出了a、b、c三條直線,他作出的圖象應(yīng)該是直線a(填“a、b或c”);由圖象得出,A點到起始點O的距離為10.0cm(結(jié)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2.如圖所示,一小車置于光滑水平面上,輕質(zhì)彈簧右端固定在固定擋板上,左端栓連物塊b,小車質(zhì)量M=3kg,AO部分粗糙且長L=2m,動摩擦因數(shù)μ=0.3,OB部分光滑.另一小物塊a.放在車的最左端,和車一起以v0=4m/s的速度向右勻速運動,車撞到固定擋板后瞬間速度變?yōu)榱,但不與擋板粘連.已知車OB部分的長度大于彈簧的自然長度,彈簧始終處于彈性限度內(nèi).a(chǎn)、b兩物塊視為質(zhì)點質(zhì)量均為m=1kg,碰撞時間極短且不粘連,碰后一起向右運動.(取g=10m/s2)求:

(1)物塊a與b碰后的速度大;
(2)當(dāng)物塊a最終相對小車靜止時,在小車上的位置到O點的距離;
(3)小車向左加速運動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9.發(fā)電機和電動機具有裝置上的類似性,源于它們機理上的類似性.直流發(fā)電機和直流電動機的工作原理可以簡化為如圖1、圖2所示的情景.

在豎直向下的磁感應(yīng)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中,兩根光滑平行金屬軌道MN、PQ固定在水平面內(nèi).金屬導(dǎo)體棒ab垂直于MN、PQ放在軌道上,與軌道接觸良好,以平行于MN的速度向右做勻速運動.圖1軌道端點MP間接有電阻,導(dǎo)體棒ab受到水平向右的外力作用.圖2軌道端點MP間接有直流電源,導(dǎo)體棒ab通過滑輪勻速提升重物.
從微觀角度看,導(dǎo)體棒ab中的自由電荷所受洛倫茲力在能量轉(zhuǎn)化中起著重要作用.為了方便,可認為導(dǎo)體棒中的自由電荷為正電荷.

(1)請在圖3(圖1的導(dǎo)體棒ab)、圖4(圖2的導(dǎo)體棒ab)中,分別畫出自由電荷所受洛倫茲力的示意圖.
(2)我們知道,洛倫茲力對運動電荷不做功.那么,導(dǎo)體棒ab中的自由電荷所受洛倫茲力是如何在能量轉(zhuǎn)化過程中起到作用的呢?請以圖1“發(fā)電機”為例,通過計算分析說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面哪些應(yīng)用是利用了多普勒效應(yīng)( 。
A.雨天、霧天的時候紅燈更容易被發(fā)現(xiàn)
B.有經(jīng)驗的戰(zhàn)士從炮彈飛行的尖叫聲判斷飛行炮彈是接近還是遠去
C.鐵路工人用耳貼在鐵軌上可判斷火車的運行情況
D.過去的劍客睡覺時用劍鞘做枕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7.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某同學(xué)進行實驗的主要步驟是:
a.如圖甲所示,將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A點,另一端拴上兩根繩套,每根繩套分別連著一個彈簧測力計.
b.沿著兩個方向拉彈簧測力計,將橡皮筋的活動端拉到某一位置,將此位置標記為O點,讀取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分別記錄兩個拉力F1、F2的大。霉P在兩繩的拉力方向上分別標記a、b兩點,并分別將其與O點連接,表示兩力的方向.
c.再用一個彈簧測力計將橡皮筋的活動端仍拉至O點,記錄其拉力F的大小并用上述方法記錄其方向.

①實驗中確定分力方向時,圖甲中的b點標記得不妥,其原因是O、b兩點太近,誤差大.
②用一個彈簧測力計將橡皮筋的活動端仍拉至O點,這樣做的目的是與F1、F2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
③圖乙是在白紙上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作出的力的圖示,其中F是F1和F2合力的實際測量值.
④實驗中的一次測量如圖丙所示,兩個測力計M、N的拉力方向互相垂直,即α+β=90°.若保持測力計M的讀數(shù)不變,當(dāng)角α由圖中所示的值逐漸減小時,要使橡皮筋的活動端仍在O點,可采用的辦法是B
A.增大N的讀數(shù),減小β角
B.減小N的讀數(shù),減小β角
C.減小N的讀數(shù),增大β角
D.增大N的讀數(shù),增大β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