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實驗過程中
(1)用兩個彈簧測力計分別鉤住細繩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使它伸長到某一位置O點.在這一步操作中必須記錄的是
AC
AC

A.兩個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
B.橡皮條伸長后的總長度
C.描下O點位置和兩條細繩套的方向
D.橡皮條固定端的位置
(2)做實驗時,根據(jù)測量結(jié)果在白紙上畫出如圖所示的圖,其中O為橡皮條與細繩的結(jié)點,圖中的
F
F
是F1和F2的合力的理論值;
F′
F′
是F1和F2的合力的實際測量值.
分析:(1)根據(jù)該實驗的實驗原理以及實驗目的可以明確該實驗需要記錄的數(shù)據(jù).
(2)F1與F2合成的理論值是由平行四邊形定則作圖得到的,由于誤差可能不與OA共線;而F1與F2合成的實際值一定與OA共線(二力平衡).故F'為F1與F2合成的理論值,F(xiàn)為F1與F2合成的實際值.
解答:解:(1)該實驗的實驗目的是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要根據(jù)兩個彈簧拉橡皮筋時兩個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做出平行四邊形求出其合力大小,然后與一個彈簧拉橡皮筋時的拉力大小進行比較,最后得出結(jié)論,故需要記錄的是兩彈力的大小和方向,故BD錯誤,AC正確.
故選:AC.
(2)合成的理論是平行四邊形定則,故合力的理論值在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上,即為F;合力的實際值應(yīng)通過實驗直接測量,不需要用平行四邊形定則理論,故實際值為F′,由于誤差的存在,因此理論值和實驗值不重合.
故答案為:(1)AC;(2)F、F′.
點評:本題考查了“互成角度的兩個力的合成”實驗中的基本操作以及理論值和實驗值的區(qū)別,是一道考查基本實驗操作的好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實驗中,需要將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兩根細繩,細繩的另一端都有繩套(如圖).實驗中需用兩個彈簧秤分別勾住繩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使橡皮條伸長,結(jié)點到達某一位置O.
(1)某同學在做該實驗時認為:
A.拉橡皮條的繩細一些且長一些,實驗效果較好
B.拉橡皮條時,彈簧秤、橡皮條、細繩應(yīng)貼近木板且與木板平面平行
C.橡皮條彈性要好,拉結(jié)點到達某一位置O時,拉力要適當大些
D.拉力F1和F2的夾角越大越好
其中正確的是
ABC
ABC
(填入相應(yīng)的字母).
(2)若兩個彈簧秤的讀數(shù)均為4N,且兩彈簧秤拉力的夾角為銳角,則
不能
不能
(選填“能”或“不能”)用一個量程為5N的彈簧秤測量出它們的合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時,先將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帶有繩套的兩根細繩.實驗時,需要兩次拉伸橡皮條,一次是通過兩細繩用兩個彈簧秤互成角度的拉橡皮條,另一次是用一個彈簧秤通過細繩拉橡皮條.同學們在操作過程中有如下議論,其中對減小實驗誤差有益的做法是 ( 。p項選擇)
砝碼質(zhì)量m×10-3 kg 0 30 60 90 120 150
彈簧總長度l×10-2 m 6.0 7.2 8.3 9.5 10.6 1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實驗中,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P點,另一端跟兩根細線套相連,用A、B兩個彈簧秤通過兩根細線套拉橡皮條的結(jié)點到達位置O點,如圖所示.A,B兩個彈簧秤拉細線套的方向跟PO延長線成α和β角,且α+β=90°,當α角由圖示位置減小時,欲使結(jié)點O的位置和彈簧秤A的示數(shù)不變,則可行的辦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1?廣東模擬)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實驗中,需要將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兩根細繩,細繩的另一端都有繩套(如圖).實驗中需用兩個彈簧秤分別勾住繩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使橡皮條伸長,結(jié)點到達某一位置O.
(1)某同學在做該實驗時認為:
A.拉橡皮條的細繩應(yīng)該長一些,實驗效果較好
B.拉橡皮條時,彈簧秤、橡皮條、細繩應(yīng)貼近木板且與木板平面平行
C.橡皮條彈性要好,拉結(jié)點到達某一位置O時,拉力要適當大些
D.彈簧秤的示數(shù)要先進行校準調(diào)零
其中正確的是
ABCD
ABCD
(填入相應(yīng)的字母).
(2)若兩個彈簧秤的讀數(shù)均為4N,且兩彈簧秤拉力的方向相互垂直,則
不能
不能
(選填“能”或“不能”)用一個量程為5N的彈簧秤測量出它們的合力,理由是
因為這兩個力的合力大小超出了彈簧秤的量程
因為這兩個力的合力大小超出了彈簧秤的量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實驗中,需要將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細繩套.實驗中需用兩個彈簧測力計分別勾住細繩套,互成角度的拉橡皮條,使橡皮條與細繩的結(jié)點拉到與一個力作用時的同一位置O,某同學在做該實驗時認為:
A.拉橡皮條的細繩細一些且長一些,實驗效果好
B.拉橡皮條時,彈簧測力計、橡皮條、細繩應(yīng)貼近木板且與木板平行
C.拉力F1和F2的夾角越大越好
D.實驗中橡皮條也可以用不可伸長的細繩替代,只要一個力作用和兩個力作用時拉結(jié)點到達同一位置O,就可以達到等效的目的
其中正確的是:
AB
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