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如圖所示,有一束平行于等邊三棱鏡橫截面ABC的單色光從空氣射向E點,并偏折到F點,已知入射方向與邊AB的夾角為θ=30°,E、F分別為邊AB、BC的中點,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棱鏡的折射率為$\sqrt{3}$
B.光在F點發(fā)生全反射
C.光從空氣進入棱鏡,波長變長
D.光從空氣進入棱鏡,光速變小
E.從F點出射的光束與入射到E點的光束相比較偏折了60°

分析 由幾何知識分別得到入射角和折射角,求出折射率.根據(jù)光路可逆性原理,知光在F點不可能發(fā)生全反射.光從空氣進入棱鏡,頻率不變,波速變小,波長變。畯腇點出射的光束與BC的夾角為θ.結(jié)合幾何知識分析求光的偏折角.

解答 解:A、由幾何知識得:光線在AB面上入射角為 i=60°,折射角為 r=30°,則棱鏡的折射率為 n=$\frac{sini}{sinr}$=$\sqrt{3}$.故A正確.
BE、由幾何關(guān)系可知,光線在F點的入射角等于AB面上的折射角,根據(jù)光路可逆性原理知,光在F點不可能發(fā)生全反射,而且從F點出射的光束與BC的夾角為θ,所以從F點出射的光束與與入射到E點的光束相比較偏折了2θ=60°.故B錯誤,E正確.
CD、光從空氣進入棱鏡,頻率不變,波速變小,由公式v=λf得知,波長變。蔆錯誤,D正確.
故選:ADE

點評 本題是折射定律的應用問題,根據(jù)幾何知識與折射定律結(jié)合進行處理.要知道光從一種介質(zhì)進入另一種介質(zhì)時頻率不變,波速和波長會發(fā)生改變.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8.圖1為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驗裝置示意圖.圖中打點計時器的電源為50Hz的交流電源,打點的時間間隔用△t表示.在小車質(zhì)量未知的情況下,某同學設計了一種方法用來研究“在外力一定的條件下,物體的加速度與其質(zhì)量間的關(guān)系”.

(1)完成下列實驗步驟中的填空:
①平衡小車所受的阻力:小吊盤中不放物塊,調(diào)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用手輕撥小車,直到打點計時器打出一系列間隔均勻的點.
②按住小車,在小吊盤中放入適當質(zhì)量的物塊,在小車中放入砝碼.
③打開打點計時器電源,釋放小車,獲得帶有點列的紙帶,在紙帶上標出小車中砝碼的質(zhì)量m.
④按住小車,改變小車中砝碼的質(zhì)量,重復步驟③.
⑤在每條紙帶上清晰的部分,每5個間隔標注一個計數(shù)點.測量相鄰計數(shù)點的間距s1,s2,….求出與不同m相對應的加速度a.
⑥以砝碼的質(zhì)量m為橫坐標,$\frac{1}{a}$為縱坐標,在坐標紙上做出$\frac{1}{a}$-m關(guān)系圖線.若加速度與小車和砝碼的總質(zhì)量成反比,則$\frac{1}{a}$與m處應成線性關(guān)系(填“線性”或“非線性”).
(2)完成下列填空:
(。┍緦嶒炛,為了保證在改變小車中砝碼的質(zhì)量時,小車所受的拉力近似不變,小吊盤和盤中物塊的質(zhì)量之和應滿足的條件是遠小于小車的質(zhì)量.
(ⅱ)設紙帶上三個相鄰計數(shù)點的間距為s1、s2和s3.a(chǎn)可用s1、s3和△t表示為a=$\frac{{s}_{3}-{s}_{1}}{50{△t}^{2}}$.圖2為用米尺測量某一紙帶上的s1、s3的情況,由圖可讀出s1=24.3mm,s3=47.2mm.由此求得加速度的大小a=1.15m/s2
(ⅲ)圖3為所得實驗圖線的示意圖.設圖中直線的斜率為k,在縱軸上的截距為b,若牛頓定律成立,則小車受到的拉力為$\frac{1}{k}$,小車的質(zhì)量為$\frac{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9.某同學用如圖所示裝置通過半徑相同的A、B兩球的碰撞來探究碰撞過程中的不變量,圖中PQ是斜槽,QR為水平槽,實驗時先使A球從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靜止開始滾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記錄紙上,留下痕跡.重復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個落點痕跡,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讓A球仍從位置G由靜止開始滾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別在記錄紙上留下各自的落點痕跡,重復這種操作10次.圖中O點是水平槽末端R在記錄紙上的垂直投影點,B球落點痕跡如圖乙所示,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在G、R、O所在的平面內(nèi),米尺的零點與O點對齊.

(1)碰撞后B球的水平射程應取為64.7cm.
(2)(多選)在以下選項中,本次實驗必須進行的測量是ABC.
A.水平槽上未放B球時,測量A球落點位置到O點的距離
B.測量A球與B球碰撞后,A球落點位置到O點的距離
C.測量A球與B球的質(zhì)量
D.測量G點相對于水平槽面的高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如圖1,三個實驗場景A、B、C分別是某同學按照課本中的要求所做的“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guān)系”實驗、“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guān)系”實驗、“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該同學正確操作獲得了一系列紙帶,但由于忘了標記,需要逐一對應分析.圖2是該同學在實驗中獲得的一條紙帶,圖中紙帶上各點是打點計時器連續(xù)打下的點.已知所用打點計時器頻率為50Hz,完成以下問題.

(1)由圖2紙帶可求出加速度大小為2.5m/s2(保留二位有效數(shù)字),該紙帶所對應的實驗場景是A(填A、B或C),其理由是場景B變加速運動,場景C接近重力加速度;
(2)選用場景C的裝置來“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A.應選擇下端帶橡膠墊的重物
B.本實驗不能使用電火花計時器
C.本實驗必須選用打第1、2兩個點之間的距離為2mm的紙帶
D.根據(jù)v=g t計算重物在t時刻的速度從而獲得動能
(3)三個實驗都用到了紙帶,場景B中通過紙帶以獲取橡皮筋恢復原長時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9.如圖,電源的電動勢E=110V,電阻R1=21Ω,電動機的電阻R0=0.5Ω,開關(guān)S1始終閉合.當開關(guān)S2斷開時,電阻R1的電功率是525W;當開關(guān)S2閉合時,電阻R1的電功率是336W,求:
(1)電源的內(nèi)電阻;
(2)當開關(guān)S2閉合時流過電源的電流和電動機的輸出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9.如圖所示,一透明半球的半徑為R,對單色光a和b的折射率分別為n1=$\frac{2\sqrt{3}}{3}$和n2=2.真空中兩細束平行單色光a和b從半球的左、右兩側(cè)沿半球的平面上的一條直徑向球心移動,光始終與透明半球的平面垂直.一旦光束到某一位置恰好從透明半球的球面射出(不考慮光在透明介質(zhì)中的多次反射后再射出球面)即停止移動.將此時a、b入射點分別記為P、Q(圖中未畫出)求:
①PQ的距離d.
②設真空中光束為c,現(xiàn)讓單色光束a和b分別從P、Q兩點,同時垂直入射,求兩束光到達相交位置的時間差△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6.如圖所示,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動過程,電壓表V1的示數(shù)變化為△U1,電壓表V2的示數(shù)變化為△U2,電壓表V的示數(shù)變化為△U,電流表A的示數(shù)變化△I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U1與△I的絕對值比值為一常數(shù)B.△U2與△I的絕對值比值為一常數(shù)
C.△U與△I的絕對值比值為一常數(shù)D.以上說法均不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3.在“研究平拋物體運動”的實驗中,可以測出小球經(jīng)過曲線上任意位置的瞬時速度,實驗簡要步驟如下:
(1)A.讓小球多次從斜槽同一位置上滾下,記下小球穿過卡片孔的一系列位置.
B.安裝好器材,注意斜槽末端水平,記下斜槽末端O點和過O點的豎直線.
C.測出曲線上某點的坐標x、y,用v=$\sqrt{\frac{g{x}^{2}}{2y}+2gy}$算出該點的瞬時速度.
D.取下白紙,以O為原點,以豎直線為軸建立坐標系,用平滑曲線畫平拋軌跡.
(2)上述實驗步驟的合理順序是BAD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如圖所示,一質(zhì)量為m的木塊,以速度v0水平撞向左端固定的彈簧,彈簧勁度系數(shù)為k木塊和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最后木塊靜止在足夠長的水平地面上,若過程中彈簧的最大壓縮量為l0,則(  )
A.l0=$\frac{-μmg+\sqrt{{μ}^{2}{m}^{2}{g}^{2}-mk{v}_{o}}}{k}$
B.彈簧做的總功為W=$\frac{1}{2}$mv02-2μmgl0
C.木塊靜止在彈簧右側(cè)$\frac{{{v}_{0}}^{2}}{2μg}$-2l0
D.若彈簧勁度系數(shù)k變大,木塊滑行的軌跡會更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