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guān)系,使用如圖所示的氣墊導軌裝置進行實驗.其中G1、G2為兩個光電門,它們與數(shù)字計時器相連,當滑行器通過G1、G2光電門時,光束被遮擋的時間Δt1、Δt2都可以被測量并記錄,滑行器連同上面固定的一條形擋光片的總質(zhì)量為M,擋光片寬度為D,8間距離為x,牽引砝碼的質(zhì)量為m.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開始應先調(diào)節(jié)氣墊導軌下面的螺釘,使氣墊導軌水平,在不增加其他儀器的情況下,如何判定調(diào)節(jié)是否到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取M=0.4 kg,改變m的值,進行多次實驗,以下m的取值不合適的一個是(    )
A.m1=5 g    B.m2=15 g       C.m3=40 g      D.m4=400 g
(3)在此實驗中,記錄得Δt1=0.02s;Δt2=0.01s;D=1cm;x=37.5cm,求得的加速度為___________ m/s2
(4)測得小車的加速度a和砝碼重力G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G/N
0.20
0.30
0.40
0.50
0.60
a/(m·s-2)
0.10
0.15
0.20
0.25
0.30
則小車和砝碼的總質(zhì)量為(    )
A.m=200g    B.m=2g        C.m=2kg         D.m=400 g
(1)將滑行器放在導軌上,觀察它能否保持靜止,或輕推滑行器,觀察滑行器是否勻速滑行。 (2)D    (3)   (4)C

試題分析:(1)將滑行器放在導軌上,觀察它能否保持靜止,或輕推滑行器,觀察滑行器是否勻速滑,如果勻速滑行,說明軌道水平,一定要注意滑行器速度要。
(2)本實驗要求,m越大,誤差越大,故選D
(3)由,,可得
(4)根據(jù)題意可得,小車和砝碼的總質(zhì)量,故選C。
點評:實驗中始終要求砝碼和小盤的總質(zhì)量小于小車和砝碼的總質(zhì)量,前者的總質(zhì)量最好不要超過后者的.只有這樣,砝碼和小盤的總重力才能視為小車受到的拉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螺旋測微器的讀數(shù)___________mm,游標卡尺的讀數(shù)______________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8分)某同學在“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的實驗中,用打點計時器記錄了被小車拖動的紙帶的運動情況,在紙帶上確定的A、B、C、D、E、F、G共7個計數(shù)點,其相鄰點間的距離如圖所示,每兩個相鄰計數(shù)點之間還有四個點未畫出。試根據(jù)紙帶上各個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求:(本題計算結(jié)果數(shù)值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1)計算出打下E點時小車的瞬時速度為              _m/s
(2)整個過程中小車的加速度大小為____       ____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某實驗小組同學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物體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guān)系”。

(1)在研究物體加速度與力的關(guān)系時,保持不變的物理量是   (只需填A或B)
A.小車質(zhì)量     B.塑料桶和桶中砝碼的質(zhì)量
(2)實驗中,首先要平衡摩擦力,具體做法是     (只需填A或B)
A.在塑料桶中添加砝碼,使小車帶著紙帶勻速運動。
B.取下塑料桶,墊起滑板的一端,使小車帶著紙帶勻速運動。
(3)實驗中要使小車的質(zhì)量     (填“遠大于”或“遠小于”)塑料桶和桶中砝碼的質(zhì)量,才能認為細線對小車的拉力等于塑料桶和砝碼的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實驗中,橡皮條的一端固定于P點,如圖。

⑴用A、B兩彈簧測力計將橡皮條的另一端拉至O點,記錄兩分力的            ,此時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shù)為­­­­­­­_____N(只須讀到0.1N)。接下來,為了測出這兩分力的合力,用一只彈簧測力計沿PO方向拉伸橡皮條,使橡皮條的長度   PO(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記錄下該力的大小和方向。

⑵圖為另一同學根據(jù)自己的實驗數(shù)據(jù)畫出的兩個分力F1、F2的圖示,請在圖1中作出這兩個分力的合力F(保留作圖痕跡),并在圖中空格處填寫F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6分)在“探究兩個共點力的合成”實驗中,需要將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兩根細繩,細繩的另一端都有繩套(如圖)。實驗中需用兩個彈簧秤分別勾住繩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

(1)某同學認為在此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幾項:
A.兩根細繩必須等長
B.橡皮條應與兩繩夾角的平分線在同一直線上
C.在使用彈簧秤時要注意使彈簧秤與木板平面平行其中正確的是________。(填入相應的字母)  
(2) 實驗情況如圖甲所示,其中A為固定橡皮筋的圖釘,O為橡皮筋與細繩的結(jié)點,OB和OC為細繩,圖乙是在白紙上根據(jù)實驗結(jié)果畫出的圖。
①圖乙中的F與F′兩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②本實驗采用的科學方法是      (      )(2分)
A. 理想實驗法                B. 等效替代法
C. 控制變量法                D. 建立物理模型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在“測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實驗中,得到一條清晰的紙帶,按每打5個點取一個計數(shù)點的方法標出計數(shù)點(如圖甲所示),兩相鄰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T=0.02×5s=0.1s.已測得s5=8.80cm,在測計數(shù)點3、4之間的距離s4時,刻度尺的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則s4=       cm,根據(jù)上述數(shù)據(jù)算得加速度的大小為        m/s2(加速度的數(shù)值保留2位小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的實驗
(1)實驗中要用到打點計時器,打點計時器是一種計時儀器,其電源頻率為50Hz,常用的電磁打點計時器和電火花計時器使用的是     (直流電,交流電),它們是每隔      s打一個點。
(2)接通打點計時器電源和讓紙帶開始運動,這兩個操作之間的時間順序關(guān)系是                    
A.先接通電源,后讓紙帶運動B.先讓紙帶運動,再接通電源
C.讓紙帶運動的同時接通電源D.先讓紙帶運動或先接通電源都可以
(3)某同學在實驗得到的紙帶標出0、1、2、3、4共5個計數(shù)點,并量出各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如圖所示,每兩個相鄰的計數(shù)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為0.10s,已知S1=1.2cm,S2="2.4cm," S3=3.6cm,S4=4.8cm,則打第三個計數(shù)點對應的小車速度V3=      m/s,小車運動的加速度a=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橡皮筋也像彈簧一樣,在彈性限度內(nèi)伸長量x與彈力F成正比,即F=kx,k的值與橡皮筋未受到拉力時的長度L、橫截面積S有關(guān),理論與實際都表明,其中Y是一個由材料決定的常數(shù),材料力學上稱之為楊氏模量。
(1)在國際單位中,楊氏模量Y的單位應該是______.
A.NB.mC.N/mD.Pa
(2)在一段橫截面積是圓形的橡皮筋,應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可以測量出它的楊氏模量Y的值,首先利用毫米刻度尺測得橡皮筋的長度L=20.00cm,利用測量工具a測得橡皮筋未受到拉力時的直徑D=4.000mm,那么測量工具a應該是___      _。 

(3)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就可以測出這種橡皮筋的Y值,下面的表格是橡皮筋受到的拉力F與伸長量x的實驗記錄。處理數(shù)據(jù)時,可在圖(乙)中作出F-x的圖像,由圖像可求得該橡皮筋的勁度系數(shù)k=______N/m。(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拉力F(N)
5
10
15
20
25
伸長量x(cm )
1.6
3.2
4.8
6.4
8
 (4)這種橡皮筋的楊氏模量Y=______。(保留一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