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在教室里某同學站在體重計上研究超重與失重。她由穩(wěn)定的站姿變化到穩(wěn)定的蹲姿稱為“下蹲”過程;由穩(wěn)定的蹲姿變化到穩(wěn)定的站姿稱為“起立”過程。關于她的實驗現(xiàn)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只有“起立”過程,才能出現(xiàn)失重的現(xiàn)象

B.只有“下蹲”過程,才能出現(xiàn)超重的現(xiàn)象

C.“下蹲”的過程,先出現(xiàn)超重現(xiàn)象后出現(xiàn)失重現(xiàn)象

D.“起立”、“下蹲”的過程,都能出現(xiàn)超重和失重的現(xiàn)象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省冀州市高二下期中物理B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α粒子穿過金箔發(fā)生大角度散射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α粒子一直受到金原子核的斥力作用

B.α粒子的動能不斷減小

C.α粒子的電勢能不斷增大

D.α粒子發(fā)生散射,是與電子碰撞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溫州中學高二下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同一豎直平面內(nèi)固定著絕緣細桿AB、CD,長均為,兩桿間豎直距離為h,B、D兩端與光滑絕緣的半圓形細桿相連,半圓形細桿與AB、CD在同一豎直平面內(nèi),O為AD、BC連線的交點。在O點固定一電荷量為Q的正點電荷,質(zhì)量為m、電荷量為q的帶負電的小球,穿在細桿上,從A端以一定的初速度出發(fā),沿桿滑動恰能到達C點。已知小球與兩水平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小球所受庫侖力始終小于重力,不計小球帶電對點電荷Q電場的影響。則小球從A點到C點的運動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點電荷Q在A、C兩點產(chǎn)生的電場強度相同

B. 小球運動到O點正下方時,受到的摩擦力最小,其值為μ(mg-

C. 從B點到D點的運動過程中電場力對小球先做正功后做負功

D. 小球的初速度大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溫州十校聯(lián)合高二下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簡答題

如圖所示,AB是傾角為θ=30°的粗糙直軌道,BCD是光滑的圓弧軌道,AB恰好在B點與圓弧相切,圓弧的半徑為R,一個質(zhì)量為m的物體(可以看做質(zhì)點 )從直軌道上的P點由靜止釋放,結果它能在兩軌道間做往返運動。已知P點與圓弧的圓心O等高,物體與軌道AB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求:

(1)物體做往返運動的整個過程中在AB軌道上通過的總路程;

(2)為使物體能順利到達圓弧軌道的最高點D,釋放點P'距B點的距離至少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溫州十校聯(lián)合高二下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為氫原子的能級圖,已知可見光的光子的能量范圍為1.62~3.11eV,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那么對氫原子在能級躍遷的過程中輻射或吸收光子的特征認識正確的是( )

A.用能量為11.0eV的光子照射氫原子,可使處于基態(tài)的氫原子躍遷到激發(fā)態(tài)

B.處于n=2能級的氫原子能吸收任意頻率的紫外線

C.處于n=3能級的氫原子可以吸收任意頻率的紫外線,并且使氫原子電離

D.用波長為60nm的倫琴射線照射,不能使處于基態(tài)的氫原子電離出自由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溫州十校聯(lián)合高二下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以下關于物理學史和所用物理學方法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在推導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公式時,把整個運動過程劃分成很多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勻速直線運動,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之和代表物體的位移,這里采用了微元法

B.牛頓進行了“月—地檢驗”,得出天上和地下的物體都遵從萬有引力定律的結論

C.由于牛頓在萬有引力定律方面的杰出成就,所以被稱為能“稱量地球質(zhì)量”的人

D.根據(jù)速度定義式,當非常非常小時,就可以表示物體在t時刻的瞬時速度,該定義應用了極限思想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山西太原五中高一下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利用下圖裝置做“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

(1)為驗證機械能是否守恒,需要比較重物下落過程中任意兩點間的 。

A.動能變化量與勢能變化量

B.速度變化量與勢能變化量

C.速度變化量與高度變化量

(2)除帶夾子的重物、紙帶、鐵架臺(含鐵夾)、電磁打點計時器、導線及開關外,在下列器材中,還必須使用的兩種器材是 。

A.交流電源 B.刻度尺 C.天平(含砝碼)

(3)實驗中,先接通電源,再釋放重物,得到如圖所示的一條紙帶。在紙帶上選取三個連續(xù)打出的點A、B、C,測得它們到起始點O的距離分別為hA、hB、hC。

已知當?shù)刂亓铀俣葹間,打點計時器打點的周期為T。設重物的質(zhì)量為m。從打O點到打B點的過程中,重物的重力勢能變化量 ,動能變化量

(4)大多數(shù)學生的實驗結果顯示,重力勢能的減少量大于動能的增加量,原因是 。

A.利用公式計算重物速度

B.利用公式計算重物速度

C.存在空氣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響

D.沒有采用多次實驗取平均值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黑龍江雙鴨山一中高二6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一輛值勤的警車停在平直公路邊,當警員發(fā)現(xiàn)從他旁邊以v=8 m/s的速度勻速駛過的貨車有違章行為時,決定前去追趕,經(jīng)2.5 s,警車發(fā)動起來,以加速度a=2 m/s2做勻加速運動,試問:

(1)警車發(fā)動起來后要多長的時間才能追上違章的貨車?

(2)在警車追上貨車之前,兩車間的最大距離是多少?

(3)若警車的最大速度是12 m/s,則警車發(fā)動起來后要多長的時間才能追上違章的貨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屆山西省高三5月考理綜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某同學在測量電源電動勢和內(nèi)電阻的實驗中。

(1)該同學連接的實物電路如圖甲所示,請根據(jù)該實物圖在虛線框內(nèi)畫出電路圖。

(2)實驗中移動滑動變阻器觸頭,讀出電壓表V1和V2的多組數(shù)據(jù)U1、U2,并描繪出了U1-U2的圖像,如圖乙所示,圖中直線斜率為k,與橫軸的截距為a,則電源的電動勢E= ,內(nèi)阻r= 。(用k、a、R0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