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應(yīng)用牛頓第二定律求出AB的加速度,然后應(yīng)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公式求出物體脫離小車需要的時間,再應(yīng)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求出受到.
(2)應(yīng)用牛頓第二定律求出A的加速度,B離開小車后做平拋運動,應(yīng)用平拋運動規(guī)律求出運動時間與水平位移,然后應(yīng)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公式求出B的位移,再求出AB間的距離.
解答 解:(1)由牛頓第二定律的得:
對A:aA=$\frac{F-μ{m}_{2}g}{{m}_{1}}$=$\frac{35-0.3×5×10}{5}$=4m/s2,
對B:aB=$\frac{μ{m}_{2}g}{{m}_{2}}$=μg=0.3×10=3m/s2,
B從A上滑落時:$\frac{1}{2}$aAt2-$\frac{1}{2}$aBt2=L,解得:t=2s,
A的速度:v1=aAt=4×2=8m/s,
B的速度:v2=aBt=3×2=6m/s;
(2)A的加速度:a′=$\frac{F}{{m}_{1}}$=$\frac{35}{5}$=7m/s2,
B從A上滑落后做平拋運動,
h=$\frac{1}{2}$gt′2,平拋運動的時間:t′=$\sqrt{\frac{2h}{g}}$=$\sqrt{\frac{2×0.8}{10}}$=0.4s,
B落地時A、B間的距離:
△s=v1t′+$\frac{1}{2}$a′t′2-v2t′=8×0.4+$\frac{1}{2}$×7×0.42-6×0.4=1.36m;
答:(1)物體脫離車時車A和物體B各自的速度v1、v2分別為8m/s、6m/s.
(2)A、B分離后A的加速度大小為7m/s2,小物體B落地瞬間車A與小物體B之間的距離△s為1.36m.
點評 本題考查了求速度、加速度與距離問題,分析清楚物體的運動過程是解題的前提與關(guān)鍵,應(yīng)用牛頓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應(yīng)用運動學公式即可解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氣體分子單位時間內(nèi)與單位面積器壁碰撞的次數(shù),僅與單位體積內(nèi)的分子數(shù)有關(guān) | |
B. | 一定質(zhì)量的理想氣體保持壓強不變時,氣體分子的熱運動可能變得更劇烈 | |
C. | 因為布朗運動是懸浮在液體中的固體顆粒的運動,所以布朗運動的劇烈程度與自身體積有關(guān),而與液體的溫度無關(guān) | |
D. | 一定溫度下,水的飽和蒸汽壓是一定的 | |
E. | 一定質(zhì)量的理想氣體的內(nèi)能只與溫度有關(guān)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懸吊貨物靜止不動 | B. | 懸吊貨物豎直升降 | ||
C. | 沿吊臂緩慢水平移動貨物 | D. | 繞塔身緩慢水平轉(zhuǎn)動貨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加速度越大,說明物體的速度變化越快 | |
B. | 若加速度增大,則物體的速度一定增大 | |
C. | 若加速度為零,則物體一定處于靜止狀態(tài) | |
D. | 若運動速度為零,則物體的加速度一定為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在第1s末運動方向發(fā)生變化 | B. | 在第2s末運動方向發(fā)生改變 | ||
C. | 在第2s內(nèi)速度越來越大 | D. | 在第3s內(nèi)速度越來越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20kg•m/s | B. | 30kg•m/s | C. | 40kg•m/s | D. | 50kg•m/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