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一個小球從長為4m的斜面頂端無初速度下滑,接著又在水平面上做勻減速運動,直至運動6m停止,小球共運動了10s.則小球在運動過程中的最大速度為m/s;小球在斜面上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m/s2

【答案】2;
【解析】設小球在運動過程中的最大速度為v , 根據(jù)平均速度的推論知, ,
解得最大速度
小球在斜面上的加速度
所以答案是:2,
【考點精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位移、時間的關系的相關知識點,需要掌握速度公式:V=V0+at;位移公式:s=v0t+1/2at2;速度位移公式:vt2-v02=2as;以上各式均為矢量式,應用時應規(guī)定正方向,然后把矢量化為代數(shù)量求解,通常選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凡是跟正方向一致的取“+”值,跟正方向相反的取“-”值才能正確解答此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質點沿x軸運動,其位置x隨時間t變化的規(guī)律為:x=10t﹣5t2(m),t的單位為s.下列關于該質點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該質點的加速度大小為5m/s2
B.物體回到x=0處時其速度大小為10m/s
C.t=2s時刻該質點速度為零
D.0~3s內(nèi)該質點的平均速度大小為5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做斜拋運動的物體(  )

A.經(jīng)過最高點時,即時速度為0B.在相同的高度處有相同的速度

C.加速度不變D.水平分速度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無人駕駛汽車是通過車載傳感系統(tǒng)感知道路環(huán)境,自動規(guī)劃路線并控制車輛到達預定目標的智能汽車.其有一項技術為車距保持技術,主要是利用車上的聲學或者光學儀器對兩車距離減小監(jiān)測,一旦兩車距離接近或低于設定值時,后車系統(tǒng)會自動制動或減小油門開度,而前車可增大油門開度的方式來保持兩車之間的車距,其模型可理想化如下:在光滑的水平軌道上有兩個半徑都是r的小球AB,質量都為m,當兩球心間的距離大于l(比2r大得多)時,兩球之間無相互作用力,當兩球心間的距離等于或小于l時,兩球間存在相互作用的恒定斥力F.設A球從遠離B球處以兩倍于B球速度大小沿兩球連心線向B球運動,如圖所示,欲使兩球不發(fā)生接觸,A球速度vA必須滿足什么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勻變速直線運動中,下述正確的是( 。
A.相同時間內(nèi)位移的變化相同
B.相同時間內(nèi)速度的變化相同
C.相同時間內(nèi)加速度的變化相同
D.相同位移內(nèi)速度的變化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個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第1s內(nèi)的位移為2m,第2s內(nèi)的位移為4m,則物體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m/s2 , 初速度大小為m/s,第5s內(nèi)的位移為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4年11月22日16時55分,四川省康定縣境內(nèi)發(fā)生6.3級地震并引發(fā)一處泥石流.一汽車停在小山坡底,突然司機發(fā)現(xiàn)山坡上距坡底240m處的泥石流以8m/s的初速度,0.4m/s2的加速度勻加速傾瀉而下,假設泥石流到達坡底后速率不變,在水平地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司機的反應時間為1s,汽車啟動后以恒定的加速度一直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其過程簡化為圖所示,求:
(1)泥石流到達坡底的時間和速度大。
(2)試通過計算說明:汽車的加速度至少多大才能脫離危險?(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水平轉臺上的小物體A、B通過輕彈簧連接,并隨轉臺一起勻速轉動,A、B的質量分別為m、2m,A、B與轉臺的動摩擦因數(shù)都為μ,AB離轉臺中心的距離分別為1.5r、r,已知彈簧的原長為1.5r勁度系數(shù)為k,設本題中的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 B受到的摩擦力為0,轉臺轉動的角速度為

B. A受到的摩擦力為0,轉臺轉動的角速度為

C. BA先相對轉臺滑動,B剛好要滑動時轉臺轉動的角速度為

D. AB先相對轉臺滑動,A剛好要滑動時轉臺轉動的角速度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同一鐵芯上繞兩個線圈AB,單刀雙擲開關 S原來接觸點1,現(xiàn)在把它扳向觸點2,則在開關S斷開1和閉合2的過程中,流過電阻R中電流的方向是:

A. 先由PQ,再由QP B. 先由QP,再由PQ

C. 始終是由QP D. 始終是由PQ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