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a、b和c、d分別是兩個平行板電容器的極扳,E為電池,彼此相距較遠.用導線將E的正極與a、 c相連,將E的負極與b、d相連,待電容器充電后,去掉導線。這時已知a帶的電荷量大于c帶的電荷量,稱此狀態(tài)為原始狀態(tài).現(xiàn)設想用兩根導線分別都從原始狀態(tài)出發(fā),進行以下兩次連接:第一次用一根導線將a、c相連,用另一根導線將b、d相連;第二次用一根導線將a、d相連,用另一根導線將b、c相連,每次連接后都隨即移去導線.下面哪種說法是正確的?

   

A.經(jīng)過第一次連接,a、b間的電壓下降,c、d間的電壓上升高.考.資.源.網(wǎng)

B.經(jīng)過第一次連接,a、b間和c、d間的電壓都不變

C.經(jīng)過第二次連接,a、b間的電壓和c、d間的電壓中有一個上升,一個下降高.考.資.源.網(wǎng)

D.經(jīng)過第二次連接,a、b間的電壓和c、d間的電壓都下降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一輛連有紙帶的小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時,打點計時器所打的紙帶的一部分.打點頻率為50Hz,圖中A、B、C、D、E、F…是按時間順序先后確定的計數(shù)點(每兩個計數(shù)點間有四個實驗點未畫出).用刻度尺量出AB、DE之間的距離分別是2.40cm和0.84cm,那么小車的加速度大小是
0.52
0.52
m/s2向與小車運動的方向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是一輛連有紙帶的小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時,打點計時器所打的紙帶的一部分,打點頻率為50Hz,圖中A、B、C、D、E、F…是按時間順序先后確定的計數(shù)點(每兩個計數(shù)點間有四個實驗點未畫出)用刻度尺量出AB、DE之同的距離分別是2.40cm和0.84cm,那么小車的加速度大小是
0.52
0.52
m/s2,若當時電網(wǎng)中交變電流的頻率變?yōu)?0Hz,但該同學并不知道,那么做實驗的這個同學測得的物體加速度的測量值與實際值相比是
偏小
偏小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是一輛連有紙帶的小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時,打點計時器所打的紙帶的一部分.打點頻率為50Hz,圖中A、B、C、D、E、F…是按時間順序先后確定的計數(shù)點(每兩個計數(shù)點間有四個實驗點未畫出).用刻度尺量出AB、DE之間的距離分別是2.40cm和0.84cm.
①那么小車的加速度大小是
0.52
0.52
m/s2,方向與小車運動的方向相

②若當時電網(wǎng)中交變電流的頻率變?yōu)?0Hz,但該同學并不知道,那么做實驗的這個同學測得的物體加速度的測量值與實際值相比
偏小
偏小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1)如圖1是一輛連有紙帶的小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時,打點計時器所打的紙帶的一部分.打點頻率為50Hz,圖中A、B、C、D、E、F…是按時間順序先后確定的計數(shù)點(每兩個計數(shù)點間有四個實驗點未畫出).用刻度尺量出AB、DE之間的距離分別是2.40cm和0.84cm.
①那么小車的加速度大小是
0.52
0.52
m/s2,方向與小車運動的方向相


②若當時電網(wǎng)中交變電流的頻率變?yōu)?0Hz,但該同學并不知道,那么做實驗的這個同學測得的物體加速度的測量值與實際值相比
偏小
偏小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以上各空均保留兩位小數(shù))
(2)用頻閃照相的方式研究平拋運動,如圖2是小球在豎直放置的坐標紙上留下的三個像點,圖中每個小方格的邊長都是0.54cm,已知閃光頻率是30Hz,那么重力加速度g=
9.72
9.72
m/s2,小球的初速度是v0=
0.486
0.486
m/s,(以上各空均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