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在B點由牛頓第二定律求的B點的最小速度,從A到B由動能定理即可求得A點速度;
(2)在AB兩點由牛頓第二定律求的小球在A點與B點的壓力大小,由動能定理即可求得
解答 解:(1)在最高點由牛頓第二定律得$mg+\frac{kqQ}{{r}^{2}}=\frac{m{v}^{2}}{r}$
從A到B由動能定理可知$-2mgr=\frac{1}{2}m{v}^{2}-\frac{1}{2}{mv}_{A}^{2}$
聯(lián)立解得${v}_{A}=\sqrt{5gr+\frac{kqQ}{mr}}$
(2)在A點,${F}_{N1}+\frac{kQq}{{r}^{2}}-mg=\frac{{mv}_{1}^{2}}{r}$
在B點$mg+\frac{kQq}{{r}^{2}}-{F}_{N}=\frac{{mv}_{2}^{2}}{r}$
從A到B由動能定理可知
-2mgr-Wf=$\frac{1}{2}{mv}_{2}^{2}-\frac{1}{2}{mv}_{1}^{2}$
△F=FN1-FN
聯(lián)立解得Wf=△Fr-2mgr
答:(1)若不計小球所受的阻力,且小球恰能過B點,小球通過A點時速度vA的大小$\sqrt{5gr+\frac{kqQ}{mr}}$.
(2)若小球所受阻力不可忽略,且小球在A點與B點的壓力大小之差為△F,小球從A點運動到B點的過程所受阻力做的功為△Fr-2mgr.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動能定理的應(yīng)用,抓住過程利用好動能定理即可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WAB>W(wǎng)AC | B. | WAB=WAC | C. | WAD>W(wǎng)AB | D. | WAC>W(wǎng)A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B. | C.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增加單色光的頻率,光在光纖中的傳播速度將增大 | |
B. | 改變光在左端面的入射角,光在光纖中的傳播時間不變 | |
C. | 該單色光在光纖中傳播的最短時間為$\frac{nL}{c}$ | |
D. | n$<\sqrt{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光電效應(yīng)既顯示了光的粒子性,又顯示了光的波動性 | |
B. | 原子核內(nèi)的中子轉(zhuǎn)化成一個質(zhì)子和一個電子,這種轉(zhuǎn)化產(chǎn)生的電子發(fā)射到核外,就是β粒子,這就是β衰變的實質(zhì) | |
C. | 一個氘核${\;}_{1}^{2}$H與一個氚核${\;}_{1}^{3}$H聚變生成一個氦核${\;}_{2}^{4}$He的同時,放出一個質(zhì)子 | |
D. | 光子的能量由光的頻率所決定 | |
E. | 按照玻爾理論,氫原子核外從半徑較小的軌道躍遷半徑較大的軌道時,電子的動能減小,電勢能增大,原子的總能量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由此可知d電勢高于c電勢 | |
B. | 由此可知Ⅰ是S極 | |
C. | 由此可知Ⅰ是N極 | |
D. | 當cd棒向下運動時,ab導線受到向左的磁場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小于v | B. | 該衛(wèi)星的軌道半徑為$\frac{{v}^{2}}{g{R}^{2}}$ | ||
C. | 該衛(wèi)星的運行周期為2π$\frac{{gR}^{2}}{{v}^{3}}$ | D. | 該衛(wèi)星的向心加速度為$\frac{{v}^{2}}{g{R}^{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行星在橢圓軌道上繞太陽運動的過程中,其速度隨行星與太陽之間距離的變化而變化,距離小時速度小,距離大時速度大 | |
B. | 開普勒第三定律中定值K與行星的質(zhì)量無關(guān),只與太陽的質(zhì)量有關(guān) | |
C. | 所有行星繞太陽運動的周期是相等的 | |
D. | 行星在橢圓軌道上繞太陽運動的過程中,太陽在所有行星運動軌道的一個焦點上 |
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