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學設計了一個“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實驗,如圖所示為實驗裝置簡圖,A為小車,B為電火花計時器,C為裝有砝碼的砝碼盤,D為一端帶有定滑輪的長方形木板,電源頻率為。
(1)平衡摩擦力后,可認為細繩對小車的拉力F等于砝碼和砝碼盤的總重力,需滿足的條件是小車的總質量 砝碼和砝碼盤的總質量。
(2)實驗中打出的其中一條紙帶如圖所示,由該紙帶可求得小車的加速度 (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值)。
(3)某同學將有關測量數(shù)據(jù)填入他所設計的表格中,如下表,他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畫出圖像(如圖所示),造成圖線不過坐標原點的主要原因是 。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省揚州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調研考試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壓路機在水平路面上緩慢行駛,路面對壓路機的支持力為F1,壓路機對路面的壓力為F2,關于F1、F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F1大于F2
B.F1小于F2
C.F1與F2是一對平衡力
D.F1和F2一定是同性質的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杭州二中高一上期期末考試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一質量為M的直角劈B放在水平面上,在劈的斜面上放一質量為m的物體A,用一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于A上,使其沿斜面勻速上滑,在A上滑的過程中直角劈B相對地面始終靜止,則關于地面對劈的摩擦力f及支持力N正確的是
A.f = 0 ,N = Mg+mg B.f向左,N <Mg+mg
C.f向右,N <Mg+mg D.f向左,N =Mg+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西上高縣二中高一上期期末考試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酒后駕駛會導致許多安全隱患,是因為駕駛員的反應時間變長,反應時間是指駕駛員從發(fā)現(xiàn)情況到采取制動的時間,下表中“思考距離”是指駕駛員從發(fā)現(xiàn)情況到采取制動的時間內汽車行駛的距離,“制動距離”是指駕駛員從發(fā)現(xiàn)情況到汽車停止行駛的距離(假設汽車制動時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
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駕駛員酒后反應時間比正常情況下多
B.若汽車以的速度行駛時,發(fā)現(xiàn)前方處有險情,酒后駕駛也能安全停車
C.汽車制動時,加速度大小為
D.表中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西上高縣二中高二上期期末考試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場強和電勢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在勻強電場中,場強處處相同,電勢也處處相等
B.在正點電荷形成的電場中,離點電荷越遠,電勢越高,場強越小
C.若取無限遠處電勢為零,等量異種點電荷形成的電場中,兩電荷連線中點的電勢為零,場強不為零
D.在任何電場中,場強越大的地方,電勢也越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南南陽一中高一下學期開學考試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貨車A正在該公路上以的速度勻速行駛,因疲勞駕駛司機注意力不集中,當司機發(fā)現(xiàn)正前方有一輛靜止的轎車B時,兩車距離僅有。
(1)若此時B車立即以的加速度啟動,通過計算判定:如果A車司機沒有剎車,是否會撞上B車;若不相撞,求兩車相距最近時的距離;若相撞,求出從A車發(fā)現(xiàn)B車開始到撞上B車的時間。
(2)若A車司機發(fā)現(xiàn)B車,立即剎車(不計反應時間)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大小為(兩車均視為質點),為避免碰撞,在A車剎車的同時,B車立即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不計反應時間),問:B車加速度至少多大才能避免事故(這段公路很窄,無法靠邊讓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深圳高級中學高一上期期末考試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詩句描繪的情景中,含有以流水為參考系的是( )
A.人在橋上走,橋流水不流
B.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C.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D.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高一期末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東方網(wǎng)2014年12月17日消息:據(jù)《勞動報》報道,上海海洋大學教授崔維成帶隊研發(fā)的1.1萬米載人潛水器最近獲得了上海市科委立項支持,這一深度已可抵達目前地球所知 最深的海溝﹣﹣馬里亞納海溝.這意味著中國載人潛水器將在全世界近100%的海洋范圍內自由行動.如圖所示為潛水器在某次實驗中下潛的速度一時間圖象,規(guī)定向下為速度的正方向,則( )
A.3s末潛水器的加速度為零
B.0~1s內潛水器的加速度小于3s﹣5s內的加速度
C.2s末,潛水器離出發(fā)點最遠
D.5s末,潛水器回到出發(fā)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南邵陽邵陽縣石齊學校高一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在驗證“互成角度的兩個力的合成”的實驗中,某小組得出如圖所示的圖(F′與AO共線),圖中 是F1與F2合成的理論值; 是F1與F2合成的實際值,在實驗中如果將兩個細繩套換成兩根橡皮條,那么實驗結果是否變化?答: (填“變”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