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某同學用如圖甲所示裝置,通過質量分別為m1、m2的A、B兩球的碰撞來驗證動量守恒定律,步驟如下:
①安裝好實驗裝置,在地上鋪一張白紙,白紙上鋪放復寫紙,記下重垂線所指的位置O;
②不放小球B,讓小球A從斜槽上擋板處由靜止?jié)L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復多次以確定小球落點位置;
③把小球B放在軌道水平槽末端,讓小球A從擋板處由靜止?jié)L下,使它們碰撞:重復多次以確定碰撞后兩小球的落點位置;
④用刻度尺分別測量三個落地點M、P、N離O點的距離,即線段的長度OM、OP、ON.
(1)關于上述實驗操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CD
A.斜槽軌道盡量光滑以減少誤差
B.斜槽軌道末端的切線必須水平
C.入射球A每次必須從軌道的同一位置由靜止?jié)L下
D.小球A質量應大于小球B的質量

(2)確定小球落點位置的方法用盡可能小的圓將小球所有落點圈在里面,該圓的圓心位置即為落點平均位置;
(3)當所測物理量滿足表達式m1OP=m1OM+m2ON(用題中所給符號表示)時,即說明兩球碰撞遵守動量守恒定律;
(4)完成上述實驗后,另一位同學對上述裝置進行了改造.如圖乙所示,在水平槽末端與水平地面間放置了一個斜面,斜面的頂點與水平末端等高且無縫連接.使小球A仍從斜槽上擋板處由靜止?jié)L下,重復實驗步驟②和③的操作,得到兩球落在斜面上的落點M′、P′、N′.用刻度尺測量斜面頂點到M′、P′、N′三點的距離分別為l1、l2、l3.則驗證兩球碰撞過程中動能守恒的表達式為m1$\sqrt{{l}_{2}}$=m1$\sqrt{{l}_{1}}$+m2$\sqrt{{l}_{3}}$(用所測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分析 (1)根據(jù)實驗中誤差產生的原因,明確實驗中應注意的事項.
(2)用盡可能小的圓把各落點圈起來,該圓的圓心可以作為小球落點的平均位置.
(3)根據(jù)動量守恒定律求出需要驗證的表達式.
(4)小球落在斜面上,根據(jù)水平位移關系和豎直位移的關系,求出初速度與距離的表達式,從而得出動量守恒的表達式.

解答 解:(1)A、軌道是否光滑對實驗的結果沒有影響,不需要控制軌道光滑,故A錯誤;
B、要保證碰撞后兩個球做平拋運動,故斜槽軌道末端的切線必須水平,故B正確;
C、為保證碰撞的初速度相同,入射球每次必須從軌道的同一位置由靜止?jié)L下,故C正確;
D、碰撞后為防止入射球反彈,入射球的質量應大于被碰球的質量,即小球A質量應大于小球B的質量,故D正確;
故選:BCD;
(2)為減小實驗誤差,應用盡可能小的圓將小球所有落點圈在里面,該圓的圓心位置即為落點平均位置;
(3)小球離開斜槽后做平拋運動,由于拋出點的高度相等,它們做平拋運動的時間t相等,
以向右為正方向,如果碰撞過程動量守恒,由動量守恒定律得:m1v1=m1v1′+m2v2′,
兩邊同時乘以時間t得:m1v1t=m1v1′t+m2v2′t,即:m1OP=m1OM+m2′ON,
需要驗證的表達式為:m1OP=m1OM+m2ON;
(4)碰撞前,m1落在圖中的P′點,設其水平初速度為v1.小球m1和m2發(fā)生碰撞后,m1的落點在圖中M′點,設其水平初速度為v1′,m2的落點是圖中的N′點,設其水平初速度為v2. 設斜面BC與水平面的傾角為α,
由平拋運動規(guī)律得:l1sinα=$\frac{1}{2}$gt2,l1cosα=v1t,解得:v1=$\sqrt{\frac{g{l}_{2}co{s}^{2}α}{2sinα}}$,
同理可知:v1′=$\sqrt{\frac{g{l}_{1}co{s}^{2}α}{2sinα}}$,v2′=$\sqrt{\frac{g{l}_{3}co{s}^{2}α}{2sinα}}$,
如果碰撞過程動量守恒,則:m1v1=m1v1′+m2v2′,
即m1$\sqrt{\frac{g{l}_{2}co{s}^{2}α}{2sinα}}$=m1$\sqrt{\frac{g{l}_{1}co{s}^{2}α}{2sinα}}$+m2$\sqrt{\frac{g{l}_{3}co{s}^{2}α}{2sinα}}$,
整理得:m1$\sqrt{{l}_{2}}$=m1$\sqrt{{l}_{1}}$+m2$\sqrt{{l}_{3}}$,實驗需要驗證:
故答案為.(1)BCD;(2)用盡可能小的圓將小球所有落點圈在里面,該圓的圓心位置即為落點平均位置;
(3)m1OP=m1OM+m2ON;(4)m1$\sqrt{{l}_{2}}$=m1$\sqrt{{l}_{1}}$+m2$\sqrt{{l}_{3}}$.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鍵掌握實驗的原理,以及實驗的步驟,在驗證動量守恒定律實驗中,無需測出速度的大小,可以用位移代表速度.同時,在運用平拋運動的知識得出碰撞前后兩球的速度,因為下落的時間相等,則水平位移代表平拋運動的速度.若碰撞前后總動能相等,則機械能守恒.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半徑相等的兩個小球甲和乙,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線相向運動.若甲球的質量大于乙球的質量,碰撞前兩球的動能相等,則碰撞后兩球的運動狀態(tài),可能是( 。
A.甲球的速度為零而乙球的速度不為零
B.乙球的速度為零而甲球的速度不為零
C.兩球的速度均不為零
D.兩球的速度均與原方向相反,兩球的動能仍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如圖所示,傾角為45°直角三角形劈水平放置,質量為m的光滑圓球放在劈的斜面上,被固定在劈上的直角擋板AOB擋住,靜止時,圓球頂部與水平擋板OB接觸但無彈力.某時刻三角形劈在外力作用下先向左加速一段時間,然后改做加速度大小為a的減速運動,重力加速度為g,面說法正確的是( 。
A.當球靜止時,球對AO擋板的作用力FAO=$\sqrt{2}$mg
B.減速階段,當a=g時球對AO擋板的作用力FAO=mg
C.減速階段,當a>g時球對BO擋板的作用力FBO=m(a-g)
D.減速階段,當a<g時球對BO擋板的作用力FBO=m(g-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5.一輛汽車質量為2×103kg,額定功率為3×104W.在水平路面由靜止開始作直線運動,運動中汽車所受阻力恒定,發(fā)動機的最大牽引力為3×103N,汽車以額定功率行駛100s時速度達到最大,其行駛過程中牽引力F與車速的倒數(shù)$\frac{1}{v}$的關系如圖所示,求:
(1)汽車能達到最大速度
(2)汽車由啟動到最大速度時的位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2.如圖所示,ABCD是一直角梯形棱鏡的橫截面,位于截面所在平面內的一束光線由O點垂直AD射入.已知棱鏡的折射率n=$\sqrt{2}$,AB=BC=6cm,OA=1.5cm,∠OAB=60°,求:
①臨界角及光線第一次射出棱鏡時,出射光線的方向.
②第一次的出射點到D點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在物理學發(fā)展的過程中,許多物理學家的科學發(fā)現(xiàn)推動了人類歷史的進步.在對以下幾位物理學家所作科學貢獻敘述正確的是( 。
A.牛頓建立了“日心說”
B.愛因斯坦發(fā)現(xiàn)萬有引力定律
C.卡文迪許最早測出引力常量
D.伽利略發(fā)現(xiàn)了太陽系行星運動三大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已知入射角i=60°,b光在三棱鏡中的折射角r=45°,該三棱鏡對b光的折射率為( 。
A.$\frac{4}{3}$B.$\frac{3}{4}$C.$\frac{{\sqrt{6}}}{2}$D.$\frac{{\sqrt{6}}}{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6.某同學利用“插針法”測定玻璃的折射率,所用的玻璃磚兩面平行.正確操作后,作出的光路圖及測出的相關角度如圖所示.
(1)此玻璃磚的折射率計算式為n=$\frac{sin{θ}_{1}}{sin{θ}_{2}}$(用圖中的θ1、θ2表示);
(2)P1、P2及P3、P4之間的距離適當大(填“大”或“小”)些,可以提高準確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7.水上滑梯可簡化成如圖所示的模型,傾角為θ=37°斜滑道AB和水平滑道BC平滑連接.起點A距水面的高度H=8.0m,BC長d=2.0m,端點C距水面的高度h=2.0m,一質量m=60kg的運動員從滑道起點A點無初速地自由滑下,不計空氣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cos37°=0.8,sin37°=0.6,運動員在運動過程中可視為質點).已知運動員與AB、BC間有摩擦力,且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μ=0.15,求:
(1)運動員從B滑到C的過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2)運動員從A滑到B的過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3)運動員到達C點時的速度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