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設回旋加速器中的勻強的磁感應強度為B,粒子的質量為m,所帶電荷量為q,剛進入磁場的速度為v0,回旋加速器的最大半徑為R,那么兩極間所加的交變電壓的周期T和該粒子的最大速度v分別為( 。
A.T=$\frac{2πm}{qB}$,v不超過$\frac{qBR}{m}$B.T=$\frac{πm}{qB}$,v不超過$\frac{qBR}{m}$
C.T=$\frac{2πm}{qB}$,v不超過$\frac{qBR}{2m}$D.T=$\frac{πm}{qB}$,v不超過$\frac{qBR}{2m}$

分析 粒子在磁場中做勻速圓周運動,結合洛倫茲力提供向心力,根據(jù)D形盒的半徑求出最大速度的大小,再結合周期公式T=$\frac{2πR}{v}$,即可求解.

解答 解:根據(jù)qvB=m$\frac{{v}^{2}}{R}$,解得:v=$\frac{qBR}{m}$,
根據(jù)周期公式,T=$\frac{2πR}{v}$=$\frac{2πm}{Bq}$,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鍵知道回旋加速器的構造,以及加速粒子的原理,知道回旋加速器加速粒子的速度不會影響運動的周期,同時知道影響D形盒的半徑因素.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一輛以12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行駛的汽車,剎車過程中以4m/s2的加速度作勻減速直線運動,則汽車在4s內的位移是(  )
A.10mB.18mC.20mD.30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質量為m的木塊在拉力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做勻速運動,拉力與水平方向夾角為θ,木塊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試求拉力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8.如圖所示,位于同一直線上的兩點電荷+q1和-q2將該直線劃分成Ⅰ、Ⅱ、Ⅲ三個區(qū)域,另有一正的點電荷q0,設q0對+q1、-q2的電場的影響可忽略 不計,則(  )
A.在Ⅰ區(qū)中,q0受力可能向左,也可能向右
B.在Ⅱ區(qū)中,q0受力可能向左,也可能向右
C.在Ⅲ區(qū)中,q0受力可能向左,也可能向右
D.在Ⅰ,Ⅲ區(qū)中,q0受力必定向左,在Ⅱ區(qū)中,q0受力必定向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圖1為驗證牛頓定律時,在保持小車質量M不變,來研究小車的加速度a與合力F關系的裝置.在平衡摩擦力時甲、乙、丙三位同學操作如下:甲是在細繩未拉小車情況下,改變木板的傾斜度,直到小車拖著紙帶勻速下滑;乙是在托盤沒有砝碼的情況下細繩連著小車,改變木板的傾斜度,直到小車拖著紙帶勻速下滑;丙的操作與乙相同.在數(shù)據(jù)處理畫出a-F圖象時,甲乙均漏記了托盤的重力而直接把砝碼的重力作為F;丙是把托盤和砝碼的總重力作為拉力F.則他們在保證托盤和砝碼總質量遠小于小車質量情況下,利用描點法在同一坐標系內畫出a-F圖象(見圖2),則圖象應該分別是(選填ABC),甲A,乙B,丙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回旋加速器D形盒中央為質子流,D形盒的交流電壓為U,靜止質子經電場加速后,進入D形盒,其最大軌道半徑為R,磁場的磁感應強度為B,質子質量為m.求:
(1)質子最初進入D形盒的動能多大?
(2)質子經回旋加速器最后得到的動能多大?
(3)交流電源的頻率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如圖所示,一個電阻R和一個電動機M串聯(lián)接在電動勢為E,內電阻為r的直流電源上,電路中的電流為I,電動機正常轉動,電阻R兩端的電壓為U1,電功率為P1,電動機兩端的電壓為U2,電功率為P2,則下列關系式正確的是(  )
A.P1=EIB.P2=U2IC.U1=E•IrD.U2=I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0.某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g=10m/s2),則( 。
A.第2s的平均速度為15m/s
B.后一秒的位移總比前一秒的位移多5m
C.前 一秒的平均速度總比后一秒的平均速度小10m/s
D.第7s的位移為65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如圖所示,一個質量為m1=1kg的木板靜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開始時,木板右端與墻相距L=0.08m;質量為m2=1kg的小物塊以初速度v0=2m/s滑上木板左端.木板長度可保證物塊在運動過程中不與墻接觸.物塊與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1,木板與墻的碰撞是完全彈性的.取g=10m/s2,求:
(1)從物塊滑上木板到兩者剛達到共同速度時所用的時間,木板與墻碰撞的次數(shù);
(2)剛達到共同速度時木板右端與墻之間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