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體受到水平拉力的作用,在0~6s內其速度與時間圖象和該拉力的功率與時間圖象分別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0~6s內物體位移大小為36m
B.0~6s內拉力做的功為30J
C.合外力在0~6s內做的功與0~2s內做的功相等
D.滑動摩擦力大小為5N

分析 速度圖象的“面積”表示位移.0~2s內物體做勻加速運動,由速度圖象的斜率求出加速度,2~6s內物體做勻速運動,拉力等于摩擦力,由P=Fv求出摩擦力,再由圖讀出P=30W時,v=6m/s,由F=$\frac{P}{v}$求出0~2s內的拉力,由W=Fx求出0~2s內的拉力做的功,由W=Pt求出2~6s內拉力做的功.

解答 解:A、0~6s內物體的位移大小x=$\frac{4+6}{2}×6$=30m.故A錯誤.
B、在0~2s內,物體的加速度a=$\frac{△v}{△t}$=3m/s2,由圖,當P=30W時,v=6m/s,得到牽引力F=$\frac{P}{v}$=5N.在0~2s內物體的位移為x1=6m,則拉力做功為W1=Fx1=5×6J=30J.2~6s內拉力做的功W2=Pt=10×4J=40J.所以0~6s內拉力做的功為W=W1+W2=70J.故B錯誤.
C、在2~6s內,物體做勻速運動,合力做零,則合外力在0~6s內做的功與0~2s內做的功相等.故C正確.
D、在2~6s內,v=6m/s,P=10W,物體做勻速運動,摩擦力f=F,得到f=F=$\frac{P}{v}$=$\frac{10}{6}=\frac{5}{3}$.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解題關鍵是理解圖象的物理意義.求功的方法通常有三種:一是W=Flcosθ,F(xiàn)應是恒力;二是W=Pt,當P恒定時;三是動能定理,特別是在計算變力做功的時候.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許多物理學家的科學研究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程.以下關于物理學家所作科學貢獻符合史實的是( 。
A.伽利略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力是維持運動的原因
B.卡文迪許用扭稱實驗測出了萬有引力常量
C.安培通過油滴實驗測定了元電荷的數(shù)值
D.奧斯特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了點電荷相互作用的定量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7.如圖甲所示,在豎直向上的磁場中,水平放置一個單匝金屬環(huán)形線圈,線圈所圍面積為0.1m2,線圈電阻為1Ω,磁場的磁感應強度大小B隨時間t的變化規(guī)律如圖乙所示,規(guī)定從上往下看順時針方向為線圈中感應電流i的正方向,則( 。
A.0~5 s內i的最大值為0.1 AB.第4 s末i的方向為負方向
C.第3 s內線圈的發(fā)熱功率最大D.3~5 s內線圈有擴張的趨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如圖1所示為“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驗裝置示意圖.砂和砂桶的總質量為m,小車和砝碼的總質量為M.實驗中用砂和砂桶總重力的大小作為細線對小車拉力的大。

(1)實驗中,為了使細線對小車的拉力等于小車所受的合外力,先調節(jié)長木板一端滑輪的高度,使細線與長木板平行.接下來還需要進行的一項操作是C
A.將長木板水平放置,讓小車連著已經穿過打點計時器的紙帶,給打點計時器通電,調節(jié)m的大小,使小車在砂和砂桶的牽引下運動,從打出的紙帶判斷小車是否做勻速運動
B.將長木板水平放置,撤去紙帶以及砂和砂桶,輕推小車,觀察判斷小車是否做勻速運動
C.將長木板的一端墊起適當?shù)母叨,讓小車連著已經穿過打點計時器的紙帶,撤去砂和砂桶,給打點計時器通電,輕推小車,從打出的紙帶判斷小車是否做勻速運動
D.將長木板的一端墊起適當?shù)母叨,將砂桶掛上,撤去紙帶,輕推小車,觀察判斷小車是否做勻速運動
(2)實驗中要進行質量m和M的選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組是C
A.M=200g,m=10g、15g、20g、25g、30g、40g
B.M=200g,m=20g、40g、60g、80g、100g、120g
C.M=400g,m=10g、15g、20g、25g、30g、40g
D.M=400g,m=20g、40g、60g、80g、100g、120g
(3)如圖2是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A、B、C、D、E、F、G為7個相鄰的計數(shù)點,相鄰的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還有四個點未畫出.量出相鄰的計數(shù)點之間的距離分別為:SAB=4.22cm、SBC=4.65cm、SCD=5.08cm、SDE=5.49cm、SEF=5.91cm、SFG=6.34cm.已知打點計時器的工作頻率為50Hz,則B點的速度為0.44m/s,小車的加速度a=0.42m/s2 (結果均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在“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時,某同學把兩根彈簧串在一起如圖1連接起來進行探究,上部為彈簧Ⅰ下部為彈簧Ⅱ.
①某次測量放大后如圖2所示,指針示數(shù)為16.00cm.
②在彈性限度內,將每個50g的鉤碼逐個掛在彈簧下端,得到指針A、B的示數(shù)LA和LB如表.用表中數(shù)據(jù)計算彈簧Ⅰ的勁度系數(shù)為12.5N/m(重力加速度g=10m/s2).由表中數(shù)據(jù)能(填“能”或“不能”)計算出彈簧Ⅱ的勁度系數(shù).
鉤碼數(shù)1234
LA/cm15.7119.7123.7127.71
LB/cm29.9635.7641.5647.36
③若已知彈簧Ⅰ的上端與刻度尺的零刻度對齊,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以比較兩彈簧的原長:LA0<LB0 (選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1.某同學在做“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實驗中,先測得擺線長為l,擺球直徑為d,然后用秒表記錄了單擺振動50次所用的時間為t.他測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
A.測擺線長時擺線拉得過緊
B.擺線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懸點,振動中出現(xiàn)松動,使擺線長度增加了
C.開始計時,秒表過早按下
D.實驗中誤將51次全振動數(shù)為50次
E.實驗中誤將49.5次全振動數(shù)為50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8.一個運動的物體從某時刻開始,在第1s內的位移為1m,在第2s內的位移為2m,在第3s內的位移為3m,在第4s內的位移為4m,下面有關物體運動的描述,正確的是( 。
A.物體在這4s內一定做的是a=1m/s2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B.物體在第4s內的平均速度是4m/s
C.物體在第3s末的瞬時速度是3m/s
D.物體在這4s內可能做非勻變速直線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5.下列關于速度、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加速度在數(shù)值上等于單位時間內速度的變化量
B.物體的速度為零時,加速度也一定為零
C.物體的速度變化量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D.物體的速度變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有一個直流電動機,把它接入0.2V電壓的電路時,電動機不轉,測得流過電動機的電流是0.4A,若把它接入2V電壓的電路中,電動機正常工作,工作電流是1A.
求:(1)電動機正常工作時的輸入功率?
(2)電動機的發(fā)熱功率多大?
(3)電動機正常工作時的輸出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