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為測量物塊與木板間動摩擦因數(shù)的實驗裝置。長木板AB水平固定在桌面上,測得木板B點到地面的高度為h,在A點固定一水平彈簧,現(xiàn)用質(zhì)量為m1的物體壓縮彈簧到P點(PB=L),由靜止釋放,物塊在木板上運動,經(jīng)過B點后落地,落地點到B點正下方的水平距離為S1,改用質(zhì)量為m2的相同材料的物塊,仍由P點從靜止釋放,則落地點的水平位移為S2,試由以上測量數(shù)據(jù),計算出物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解:

設兩次實驗物塊到達B點時的速度分別是v1、v2,彈簧對物塊所做的功為W.

       第一次從PB

         ①

                     ②

                    ③

       第二次從PB  ④

            ⑤

       由①~⑤式解得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1)下圖的游標卡尺的讀數(shù)是
 
mm
精英家教網(wǎng)
(2)在研究彈簧的形變量與外力關系的實驗中,精英家教網(wǎng)將彈簧水平放置測出其自然長度,然后豎直懸掛讓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豎直向下施加外力尸,實驗過程是在彈簧的彈性限度內(nèi)進行的.用記錄的外力F與彈簧的形變量x作出的F-x圖象如圖所示,由圖可知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
 
N/m
(3)某實驗小組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來測量木板對物塊的摩擦力所做的功.一物塊放在粗糙的水平長木板上,右側栓有一細線,跨過固定在木板邊緣的滑輪與重錘連接,物塊左側與穿過打點計時器的紙帶相連,長木板固定在水平實驗臺上,精英家教網(wǎng)
實驗時,物塊在重錘牽引下向右運重錘落地后,物塊繼續(xù)向右做勻減速運動.
①下圖給出了重錘落地后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紙帶上的小黑點是計數(shù)點,每相鄰兩計數(shù)點間還有4個點(圖中未標出),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已在圖中標出,打點計時器所用交流電頻率為50Hz,根據(jù)該圖可以判斷紙帶的
 
(選填“左端”或“右端”)與物塊相連.打點計時器在打下4點和B點時物塊的速度分別為vA=
 
m/s,vB=
 
m/s (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精英家教網(wǎng)
②一個電流計的滿偏電流Ig=100μA,內(nèi)阻為600Ω,要把它改裝成一個量程為0.6A的電流表,則應在電流計上
 
(填串聯(lián)或并聯(lián))一個約
 
Ω的電阻(保留一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3-2014學年江蘇省高三12月份聯(lián)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為了測定物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設計如下實驗:物塊放在長木板上,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物塊前方裝有輕質(zhì)小滑輪,沙桶和彈簧秤通過繞在滑輪上的細繩相連,請回答如下問題:

(1)要完成本實驗,使用的器材及其在實驗中的作用如下:

①彈簧秤,用于測細線的拉力F;

②打點計時器、交流電源(50Hz)、紙帶、導線、刻度尺,用于測量物塊的加速度a;

③天平用于測量                   (填相應的物理量及符號);

④其它器材如圖所示。

(2)實驗開始前,要對彈簧秤校零,以及調(diào)整木板端滑輪的高度使繩子水平。

(3)設動摩擦因數(shù)為μ,則(1)中各物理量之間的關系是______         .(用相應物理量的代數(shù)式表示)

(4)為了減小誤差,必須采用多次測量,改變沙桶質(zhì)量,得到多組a-F的測量值填入下表,其中第3次實驗中,通過打點計時器得到一段紙帶,某同學對紙帶的測量如下圖所示,請計算出此次實驗中物塊的加速度大小,填入表中相應的位置。(保留二位有效數(shù)字)

以圖象法處理數(shù)據(jù),請在坐標紙上畫出a-F圖線。

(5)取重力加速度g=l0m/s2,根據(jù)圖線可求得動摩擦因數(shù)約為μ=  ;還可求得物塊質(zhì)量m的大小約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3-2014學年四川省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18分,每空3分)下圖是某興趣小組同學設計的實驗裝置,

(1)若木板水平放置,物塊在重物的牽引下開始運動,重物落地后,物塊再運動一段距離停在木板上(尚未到達滑輪處), 該小組同學利用勻減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測木板動摩擦因數(shù)。從紙帶上便于測量的點開始,相鄰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如圖下所示,相鄰計數(shù)點間還有4個記錄點未畫出。打點計時器電源的頻率為50 Hz。

①通過分析紙帶數(shù)據(jù),可判斷物塊在兩相鄰計數(shù)點____________之間某時刻開始減速。

②計數(shù)點5對應的速度大小為________m/s,計數(shù)點8對應的速度大小為____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③物塊減速運動過程中加速度的大小為a=____m/s2,若用來計算物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g取10 m/s2),則計算結果μ=________ (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

(2)若該小組同學想利用此裝置,探究重物落地前,物塊在重物牽引下運動的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系,則下列做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代號)

A.調(diào)節(jié)滑輪的高度,使牽引物塊的細繩與長木板保持平行

B.在調(diào)節(jié)木板傾斜度平衡物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時,要將重物拴在木塊上

C.實驗時,先放開物塊再接通打點計時器的電源

D.通過增減物塊上的砝碼改變質(zhì)量時,不需要重新調(diào)節(jié)木板傾斜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3屆度南京師大附中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10分)為研究“在外力一定的條件下,物體的加速度與其質(zhì)量間的關系”, 某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圖中打點計時器的交流電源頻率為f=50Hz。

⑴完成下列實驗步驟中的填空:

①平衡小車所受的阻力:小吊盤中不放物塊,調(diào)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用手輕撥小車,直到打點計時器打出一系列            的點;

②按住小車,在小吊盤中放入適當質(zhì)量的物塊,在小車中放入砝碼;

③打開打點計時器電源,釋放小車,獲得帶有點跡的紙帶,在紙帶上標出小車中砝碼的質(zhì)量m;

④按住小車,改變小車中砝碼的質(zhì)量,重復步驟③;

⑤在每條紙帶上清晰的部分,每5個間隔標注一個計數(shù)點,測量相鄰計數(shù)點的間距s1,s2,…,求出與不同m相對應的加速度a;

⑥以砝碼的質(zhì)量m為橫坐標,為縱坐標,在坐標紙上作出-m關系圖線。

⑵完成下列填空:

①本實驗中,為了保證在改變小車中砝碼的質(zhì)量時,小車所受的拉力近似不變,小吊盤和盤中物塊的質(zhì)量之和應滿足的條件是                                               ;

②下圖為用米尺測量某一紙帶的情況,a可用s1、s3和f表示為a=         ,由圖可讀出s1、s2、s3,其中s1         cm,代入各數(shù)據(jù),便可求得加速度的大;

③下圖為所得實驗圖線的示意圖,設圖中直線的斜率為k,在縱軸上的截距為b,若牛頓定律成立,則小車受到的拉力為       ,小車的質(zhì)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