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接觸面光滑 | B. | 豎直繩懸掛光滑球 | ||
C. | 物體沖上粗糙斜面 | D. | 兩物體一起向右勻速運動 |
分析 彈力是相互接觸的物體由于相互擠壓而產(chǎn)生的;根據(jù)彈力及摩擦力產(chǎn)生的條件結(jié)合假設(shè)法進行分析即可求解.
解答 解:A、斜面與球之間若有彈力則物體將會向右運動,故球和斜面之間沒有彈力;故A錯誤;
B、由于懸線豎直,故繩子有拉力;球與斜面雖然接觸,但如果有彈力,懸線不可能保持豎直方向;故B正確;
C、物體向上運動,故摩擦力應(yīng)沿斜面向下;故C錯誤;
D、兩物體一塊勻速運動,則上面的物體與下面物體之間一定沒有摩擦力,故只受重力和支持力;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 彈力與摩擦力的有無的判斷是力學中的重難點之一,要注意學會應(yīng)用假設(shè)法進行判斷.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懸浮顆粒做無規(guī)則運動的劇烈程度與溫度有關(guān) | |
B. | 布朗運動是組成固體微粒的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的反映 | |
C. | 布朗運動是液體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的反映 | |
D. | 觀察時間越長,布朗運動越顯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光電效應(yīng)揭示了光的粒子性,而康普頓效應(yīng)從動量方面進一步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 |
B. | 盧瑟福通過α粒子散射實驗,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jié)構(gòu)學說 | |
C. | 核反應(yīng)方程${\;}_{4}^{9}$Be+${\;}_{2}^{4}$He→${\;}_{6}^{12}$C+X中的X為質(zhì)子 | |
D. | 一個氫原子處在n=4的能級,由較高能級躍遷到較低能級時,最多可以發(fā)出3種頻率的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比1025Ω略小 | B. | 比750Ω略大 | C. | 比1025Ω略大 | D. | 比750Ω略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