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在某一限速路段,汽車以12m/s的速度勻速行駛,某時刻汽車剎車之后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大小為1m/s2,則:
(1)汽車需經(jīng)多長時間才能停止?
(2)剎車過程中汽車發(fā)生的位移是多大?

分析 先求出汽車剎車到停止所需的時間,因為汽車剎車停止后不再運動,然后根據(jù)$x={v}_{0}^{\;}t+\frac{1}{2}a{t}_{\;}^{2}$,求出剎車后的位移.

解答 解:(1)根據(jù)$v={v}_{0}^{\;}+at$,有:
$t=\frac{v-{v}_{0}^{\;}}{a}=\frac{0-12}{-1}s=12s$
(2)剎車過程汽車發(fā)生的位移:$x={v}_{0}^{\;}t+\frac{1}{2}a{t}_{\;}^{2}=12×12+\frac{1}{2}×(-1)×1{2}_{\;}^{2}$=72m
答:(1)汽車需經(jīng)12s才能停止
(2)剎車過程中汽車發(fā)生的位移是72m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guān)鍵是掌握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并能靈活運用.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0.如圖所示,輕桿BC一端用鉸鏈B固定于墻上,另一端C用輕繩系一重物D.另有一輕繩一端系于C點,另一端跨過固定在墻上的定滑輪A.若用力T將重物緩慢向上移動,分析繩的拉力T、輕桿所受的壓力N的變化情況,正確的是(  )
A.T變大B.T減小C.N不變D.N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為測量某金屬絲的電阻率,小明同學(xué)取來一段粗細均勻、長為L0的金屬絲進行實驗.

(1)用蜾旋測微器測金屬絲的直徑d,讀數(shù)如圖甲所示.則d=0.680mm.
(2)用一電阻檔有三個倍率(分別是×1、×10、×100)的多用電表粗測其電阻.選用×10檔測量某電阻時.操作步驟正確,發(fā)現(xiàn)表頭指針偏轉(zhuǎn)角度很大,為了較準(zhǔn)確地進行測量,應(yīng)換到×1檔.重新正確操作后,表盤的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其讀數(shù)為22Ω.
(3)進一步準(zhǔn)確測量金屬絲的電阻,實驗室提供的器材有:
A.直流電源E(電動勢4V,內(nèi)阻不計);B.電流表A1(量程0~0.6A,內(nèi)阻約1Ω);C.電流表A2(量程0~150mA,內(nèi)阻約2Ω);D.電壓表V (量程0~3V,內(nèi)阻約10kΩ):E.滑動變阻器R1(阻值范圍0~15Ω,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2.0A);F.滑動變阻器R2(阻值范圍0~2kΩ,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0.5A);G.待測電阻絲Rx,開關(guān)、導(dǎo)線若干.
①實驗中,小明設(shè)計了如圖丙所示的電路,其中電流表應(yīng)選用C,滑動變 阻器應(yīng)選用E.實驗時,開關(guān)S2應(yīng)接1(選垓“1”成“2”).
②請用筆畫線代替導(dǎo)線在圖丁中完成實物電路連接(部分連線已畫出).
③若實驗中測得該金屬絲的電阻為R0,則計算這種電阻絲材料電阻率的表達式為 ρ=$\frac{π{R}_{0}^{\;}krc9ddr_{\;}^{2}}{4{L}_{0}^{\;}}$(用題中給定的物理量符號和已知常數(shù)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如圖所示,兩個質(zhì)量不等的小球從不同高度同時自由下落,不計空氣阻力.則在兩小球的下落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加速度相同B.下落的位移相同
C.下落的總時間相同D.落地時的速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5.甲、乙兩車某時刻由同一地點,沿同一方向開始做直線運動,若以該時刻作為計時起點,得到兩車的位移-時間(x-t)圖象如圖所示,甲圖象過O點的切線與AB平行,過C點的切線與OA平行,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在兩車相遇前,t1時刻兩車相距最遠
B.t3時刻甲車在乙車的前方
C.0-t2時間內(nèi)甲車的瞬時速度始終大于乙車的瞬時速度
D.在0到t3這段時間內(nèi),甲、乙兩車的平均速度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5.如圖所示,水平絕緣粗糙的軌道AB與處于豎直平面內(nèi)的半圓形絕緣光滑軌道BC平滑連接,半圓形軌道的半徑R=0.4m,在軌道所在空間存在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電場線與軌道所在的平面平行,電場強度E=1.0×104N/C,現(xiàn)有一電荷量q=+1.0×10-4 C,質(zhì)量m=0.1kg的帶電體(可視為質(zhì)點),在水平軌道上的P點由靜止釋放,帶電體恰好能通過半圓形軌道的最高點C,然后落至水平軌道上的D點.取g=10m/s2
試求:
(1)帶電體運動到圓形軌道C點時的速度大。
(2)帶電體運動到圓形軌道B點時對圓形軌道的壓力大。
(3)D點到B點的距離xD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某攝影愛好者沿墻豎直放置一直尺,然后讓一個小石子從離地某一高度處由靜止自由落下,該攝影愛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軌跡AB,如圖所示,已知曝光時間為$\frac{1}{500}$s,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則小石子出發(fā)點離A點約為( 。
A.6.5mB.5mC.20mD.45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9.如圖所示,在勻強電場中,有六個點A、B、C、D、E、F,正好構(gòu)成一正六邊形.點B、C、E的電勢分別為-20V、20V和60V.一帶電粒子從A點以某一速度沿AB方向射出后到達D點.不計重力.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粒子帶正電
B.點F的電勢為20V
C.粒子在A點的電勢能小于在D點的電勢能
D.A、C兩點的電勢差UAC等于F、D兩點的電勢差UF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20.一小球從空中h=20m處自由下落,與水平地面碰撞后以碰前速度的60%豎直反彈到某一高度.取g=10m/s2,不計空氣阻力.求:
(1)小球第一次落地時的速度大。
(2)反彈的高度.
(3)從開始下落到第二次落地,經(jīng)過多長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