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62%
3.如果大量氫原子處在n=4的能級,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
A.最多能輻射出4種頻率的光
B.最多能輻射出6種頻率的光
C.從n=4躍遷至n=3時輻射的光的頻率最大
D.從n=4躍遷至n=1時輻射的光的頻率最大

分析 大量氫原子處在n=4的能級,根據(jù)數(shù)學組合公式C2n求出最多輻射出光子頻率的種數(shù),能極差越大,躍遷時輻射的光子頻率越大.

解答 解:大量氫原子處在n=4的能級,因為C24=6,所以最多輻射出6種頻率的光.根據(jù)En-Em=hγ,知道能極差越大,輻射光子的頻率越大,因為從n=4和n=1間能極差最大,所以輻射光子的頻率最大.故B、D正確,A、C錯誤.
故選:BD.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鍵掌握求解最多輻射光子頻率種數(shù)的方法,以及知道能極差與光子頻率的關系En-Em=hγ.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某同學利用鐵架臺、彈簧、刻度尺及鉤碼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如圖1所示:

(1)實驗中,下列操作正確的是BC
A.彈簧水平放置在桌面上,穩(wěn)定后測出原始長度
B.彈簧豎直懸掛在鐵架臺上,穩(wěn)定后測出原始長度
C.每次懸掛鉤碼后應保持彈簧豎直位置且處于平衡狀態(tài)
D.用刻度尺測出彈簧的長度即為彈簧的伸長量
(2)表是該同學實驗中所測的幾組數(shù)據(jù),請你在圖2中的坐標紙上作出F-x圖線
彈力F/N00.51.01.52.02.5
彈簧總長度l/cm8.010.813.215.418.020.6
(3)由(2)中的F-x圖線可求得,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k=20.5N/m(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2017學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A、B是一條電場線上的兩個點,一帶負電的微粒僅在電場力作用下以一定初速度從A點沿電場線運動到B點,其v-t圖像如圖甲所示。則這一電場可能是圖乙中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某組同學設計了“探究加速度a與物體所受合力F及質量m的關系”實驗.圖(a)為實驗裝置簡圖,A為小車,B為電火花計時器,C為裝有細砂的小桶,D為一端帶有定滑輪的長方形木板,實驗中認為細繩對小車拉力F等于細砂和小桶的總重量,小車運動的加速度a可用紙帶上打出的點求得.

①圖(b)為某次實驗得到的紙帶,已知實驗所用電源的頻率為50Hz.根據(jù)紙帶可求出小車的加速度大小為3.2m/s2.(結果保留二位有效數(shù)字)
②在“探究加速度a與質量m的關系”時,保持細砂和小桶質量不變,改變小車質量m,分別記錄小車加速度a與其質量m的數(shù)據(jù).在分析處理數(shù)據(jù)時,該組同學產生分歧:甲同學認為應該根據(jù)實驗中測得的數(shù)據(jù)作出小車加速度a與其質量m的圖象.乙同學認為應該根據(jù)實驗中測得的數(shù)據(jù)作出小車加速度a與其質量倒數(shù)1m的圖象.兩位同學都按照自己的方案將實驗數(shù)據(jù)在坐標系中進行了標注,但尚未完成圖象(如圖c所示).你認為同學乙(填“甲”、“乙”)的方案更合理.
③在“探究加速度a與合力F的關系”時,保持小車的質量不變,改變小桶中細砂的質量,該同學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作出了加速度a與合力F的圖線如圖(d),該圖線不通過坐標原點,試分析圖線不通過坐標原點的原因.答:實驗前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有關光現(xiàn)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在電磁波譜中最容易發(fā)生衍射的是γ射線
B.光導纖維絲的內芯材料的折射率比外套材料的折射率小
C.在光的雙縫干涉實驗中,若僅將入射光由綠光改為黃光,則條紋間距變寬
D.在水中的潛水員斜向上看岸邊的物體時,看到的物體將比物體所處的實際位置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如圖所示,真空中有一個半徑r=0.5m的圓形磁場,與坐標原點相切,磁場的磁感應強度大小B=2×10-3T,方向垂直于紙面向外,在x=r處的虛線右側有一個方向豎直向上的寬度為L1=0.2m的勻強電場區(qū)域,電場強度E=1.5×103N/C.在x=1.7m處有一垂直x方向的足夠長的熒光屏.從O點處向不同方向發(fā)射出速率相同的比荷為qm=1×109C/kg帶正電的粒子,粒子的運動軌跡在紙面內.一個速度方向沿y軸正方向射入磁場的粒子,恰能從磁場與電場的相切處進入電場.不計重力及阻力的作用.
(1)求粒子進入電場時的速度和沿y軸正方向射入的粒子在磁場中運動的時間.
(2)從O點入射的所有粒子經磁場偏轉后出射的速度方向有何特點?(直接答結論,不必證明)
(3)速度方向與y軸正方向成30°角(如圖中所示)射入磁場的粒子,最后打到熒光屏上,求該發(fā)光點的位置坐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
(1)其中有兩個實驗步驟如下:
A.在水平位置的方木板上固定一張白紙,用圖釘把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方木板上,另一端拴上兩個繩套,通過細繩同時用兩個彈簧測力計(平行方木板)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使它與細繩的結點到達某一點O,在白紙上用鉛筆記下O點的位置和讀出兩測力計的示數(shù)F1和F2
B.只用一彈簧測力計,通過細繩拉橡皮條,讀出示數(shù),記下和F的方向.
請指出以上步驟中的錯誤或疏漏:A中是未記下P1和F2的方向;B中是未將結點拉到原位置0點.
(2)某同學認為實驗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幾項:
A.兩根細繩必須等長
B.橡皮條應與兩繩夾角的平分線在同一直線上
C.讀數(shù)時視線要正對彈簧測力計的刻度
D.兩拉力之間的夾角不要太小,也不太大.
其中正確的是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如圖所示,面積為S的矩形線圈共N匝,線圈總電阻為R,在磁感應強度為B、方向垂直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中以豎直線OO′為軸,以角速度ω,勻速旋轉,圖示位置C與紙面共面,位置A與位置C成45°角.線圈從位置A轉過90°到達位置B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平均電動勢為22NBSω
B.通過線圈某一截面的電量q=0
C.為保證線圈勻速旋轉,外界須向線圈輸入的能量應為\frac{{N}^{2}{B}^{2}{S}^{2}πω}{4R}
D.在此轉動過程中,電流方向并未發(fā)生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地球繞太陽運行的周期為T相應的圓軌道半徑為r,衛(wèi)星繞地球運行的周期為T0相應的圓軌道半徑為r0太陽的質量為m1,地球的質量為m2,月球的質量為m3,則\frac{{r}^{3}}{{T}^{2}}\frac{{r}_{0}^{3}}{{T}_{0}^{2}}等于( �。�
A.1:1B.m1:m2C.m2:m3D.m1: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