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人類在探索自然規(guī)律的進程中總結(jié)了許多科學(xué)方法,如控制變量法、比值定義法、極限法等.在下列研究中,用極限法進行研究的是( 。
A.驗證牛頓第二定律B.驗證牛頓第三定律
C.研究瞬時速度D.探究平拋運動的規(guī)律

分析 研究瞬時速度采用的極限法.研究胡克定律、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guān)系采用控制變量法,利用質(zhì)點來替代實際的物體采用理想化物理模型法.

解答 解:A、驗證牛頓第二定律時,用到了控制變量法,沒有用到極限法;故A錯誤;
B、驗證牛頓第三定律的實驗是觀察歸納法;沒有用到極限法,故B錯誤;
C、瞬時速度的定義式$\overline{v}$=$\frac{△x}{△t}$,當(dāng)△t→0時平均速度代替t時刻的瞬時速度,采用極限法.故C正確.
D、研究平拋運動時也沒有用到極限分析法,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物理學(xué)上常用的研究方法有:控制變量法、等效替代法、比值定義法、極限法、理想化物理模型法等,要理解掌握,明確物理方法的準(zhǔn)確應(yīng)用.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豎直升空的火箭,其v-t圖象如圖所示,由圖可知以下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火箭先上升后下降
B.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為48000m
C.火箭經(jīng)過120s落回地面
D.火箭上升過程中的加速度始終是2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以下的計時數(shù)據(jù)指時間間隔的是(  )
A.中央電視臺新聞聯(lián)播節(jié)目19:00開播
B.某人用15s跑完100 m
C.一名初中學(xué)生早上6:00起床
D.開往北京的G104次列車于07:29從無錫東站開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6.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A.滿足F=-kx的振動是簡諧運動
B.波可以發(fā)生干涉、衍射等現(xiàn)象
C.由波速公式v=λf可知,空氣中聲波的波速由f、λ共同決定
D.發(fā)生多普勒效應(yīng)時波的頻率發(fā)生了變化
E.周期性的振蕩電場和振蕩磁場彼此交互激發(fā)并向遠(yuǎn)處傳播形成電磁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3.如圖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一個半徑R=1.6m的$\frac{3}{4}$光滑圓弧軌道的工件,其圓心在O點,AOC連線水平,BOD連線豎直.在圓周軌道的最低點B有兩個質(zhì)量分別為m1=2kg,m2=1kg的可視為質(zhì)點的小球1和2,兩小球間夾有一個極短的輕彈簧,當(dāng)彈簧儲存了EP=90J的彈性勢能時鎖定彈簧.某時刻解除鎖定,彈簧將兩個小球彈開,重力加速度g=10m/s2,試求:
(1)兩小球脫離彈簧瞬間的速度的大小
(2)通過計算說明小球2第一次沿軌道上滑過程中能否到達(dá)D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一質(zhì)量為m的物體被人用手由靜止豎直向上以加速度a勻加速提升h.關(guān)于此過程中(空氣阻力不計),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物體動能增加mahB.手對物體做功mah
C.物體的機械能增加m(a+g)hD.物體克服重力做功mg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如圖所示為一質(zhì)點做直線運動的v-t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整個過程中,D點對應(yīng)時刻離出發(fā)點最遠(yuǎn)
B.整個過程中,BC段對應(yīng)過程的加速度最大
C.在0~22 s時間內(nèi),質(zhì)點的位移為90m
D.在t=20.5s時,質(zhì)點的速度為3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7.某同學(xué)在做“研究平拋運動”的實驗中,忘記記下小球做平拋運動的起點位置O,A為小球運動一段時間后的位置,根據(jù)如圖所示,求小球做平拋運動的初速度?(寫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7.2015年7月31日中國北京獲得2022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舉辦權(quán),如圖所示,一滑雪者在北京南山滑雪場從山上M處以水平速度飛出,經(jīng)t0時間落在山坡上N處時速度方向剛好沿斜坡向下,接著從N沿直線自由滑下,又經(jīng)t0時間到達(dá)坡上的P處,斜坡NP與水平面夾角為30°,不計摩擦阻力和空氣阻力,則從M到P的過程中水平、豎直兩方向的分速度vx、vy隨時間變化的圖象是( 。ā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