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4.在某次“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用頻率為50Hz的打點計時器打出的一條紙帶如圖所示,O點為重錘下落的起點,選取的計數點為A、B、C、D,各計數點到O點的長度已在圖上標出,單位為mm,重力加速度取10m/s2,重錘質量為1kg.

(1)打點計時器打出B點時,重錘下落的速度vB=1.175 m/s,重錘的動能EkB=0.690J.
(2)從開始下落算起,打點計時器打B點時,重錘的重力勢能減少量為0.704 J.
(3)以上實驗可以證明在誤差允許范圍內,重錘在下落的過程中機械能守恒.

分析 根據某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時速度求出打出B點時重錘的速度,從而得出重錘的動能.根據下降的高度求出重力勢能的減小量.

解答 解:(1)B點的瞬時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則${v}_{B}=\frac{{x}_{AC}}{2T}=\frac{0.1252-0.0312}{2×0.04}$m/s=1.175m/s,重錘的動能${E}_{kB}=\frac{1}{2}m{{v}_{B}}^{2}$=$\frac{1}{2}×1×1.17{5}^{2}$=0.690J,
(2)重錘重力勢能減小量△Ep=mgh=1×10×0.0704J=0.704J,
(3)實驗可以證明在誤差允許范圍內,重錘在下落的過程中機械能守恒.
故答案為:(1)1.175 0.690,(2)0.704 (3)在誤差允許范圍內,重錘在下落的過程中機械能守恒.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鍵掌握紙帶的處理方法,會根據紙帶求解瞬時速度,從而得出動能的增加量,會根據下降的高度求解重力勢能的減小量.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直升機懸停在空中向地面投放裝有救災物資的箱子,如圖所示.設投放初速度為零,箱子所受的空氣阻力與箱子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且運動過程中箱子始終保持圖示姿態(tài).在箱子下落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箱內物體對箱子底部始終沒有壓力
B.箱子剛從飛機上投下時,箱內物體受到的支持力最大
C.箱子接近地面時,箱內物體受到的支持力比剛投下時大
D.若下落距離足夠長,箱內物體有可能不受底部支持力而“飄起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5.機械波和電磁波的比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它們都可以發(fā)生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現象
B.機械波和電磁波本質上相同,只是頻率不同而已
C.機械波的傳播速度只取決于介質,和頻率無關;電磁波的傳播速度不僅取決于介質,還和頻率有關
D.機械波的傳播一定要有介質,電磁波沒有介質也可以傳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如圖所示,一個質量為30g帶電量-1.0×10-8C的半徑極小的小球,用絲線懸掛在某勻強電場中,電場線與水平面平行.當小球靜止時,測得懸線與豎直夾角為30°,由此可知勻強電場方向為水平向右,電場強度大小為1.73×107N/C.(保留三位有效數字,g取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根據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的數學表達式,電動勢的單位可表示為(  )
A.Wb/sB.T/sC.T•m/sD.T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如圖所示,在半徑為R的圓形區(qū)域內有垂直紙面向里的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在磁場區(qū)域的上方有一水平放置的感光板MN,從磁場區(qū)域最左端Q垂直磁場射入大量的電荷量為q、質量為m、速率為v的粒子,且速率滿足v=$\frac{qBR}{m}$,最后都打在了感光板上,不考慮粒子間的相互作用力和粒子的重力,關于這些粒子,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這些粒子都帶正電
B.對著圓心入射的粒子,其射出的方向的反向延長線一定過圓心
C.只有對著圓心入射的粒子,射出后才垂直打在感光板MN上
D.沿不同方向入射的粒子射出后均可垂直打在感光板MN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x軸上有兩個點電荷Q1和Q2,選無窮遠處電勢為零,二者之間連線上各點的電勢高低如圖所示,則從圖中可以看出(  )
A.P點的電場強度為零
B.Q1和Q2之間連線上各點的場強方向都指向Q2
C.Q1電量一定小于Q2電量
D.Q1和Q2可能為同種電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3.圖甲為測量物塊與水平桌面之間動摩擦因數的實驗裝置示意圖.實驗步驟如下:

①用天平測量物塊和遮光片的總質量M,重物的質量m,用游標卡尺測量遮光片的寬度d,用米尺測量兩光電門之間的距離s;
②調整輕滑輪,使細線水平;
③讓物塊從光電門A的左側由靜止釋放,用數字毫秒計時器分別測出遮光片經過光電門A和光電門B所用的時間△tA和△tB,求出加速度a;
④多次重復步驟③,求a的平均值$\overline{a}$;
⑤根據上述實驗數據求出動摩擦因數μ.
回答下列問題:
(1)測量d時,某次游標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為1mm)的示數如圖乙所示,其讀數為0.960 cm.
(2)物塊的加速度a可用d、s、△tA和△tB表示為a=$\frac{1}{2s}[(\fracq66m68g{△{t}_{B}})^{2}-(\fracsmimi6a{△{t}_{A}})^{2}]$.
(3)動摩擦因數μ可用M、m、$\overline{a}$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為μ=$\frac{mg-(M+m)\overline{a}}{Mg}$.
(4)如果細線沒有調整到水平,由此引起的誤差屬于系統(tǒng)誤差(填“偶然誤差”或“系統(tǒng)誤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4.某民警駕駛小汽車在一平直公路上做汽車安全距離測試實驗,他勻速行駛時,汽車上“速度表”如圖所示.已知剎車后汽車做勻減速運動的最大加速度大小α=5m/s2,如果某時刻接到指示需要停車,該民警的反應時間t1=0.45s,完成剎車動作所需時間t2=0.05(在此時間內汽車依然按原速度前進),求:
(1)根據“速度表”,讀出小汽車當時的速度v0;
(2)從接到指示到汽車停下,所用時間t;
(3)從接到指示到小汽車停下,汽車運動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