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1.電源的電動勢E=3V,內阻r=1Ω,R1=10Ω,R2=10Ω,R3=30Ω,R4=60Ω;電容器的電容C=100μF,電容器原來不帶電,接通開關S后流過R4的電荷量為( 。
A.2×10-4CB.2×10-3CC.1.76×10-4CD.1.76×10-3C

分析 接通開關S待電路穩(wěn)定后電容器兩板間的電壓等于電阻R3兩端的電壓.根據歐姆定律和串并電路的特點,求出電容器的電壓,得到電容器的電量.接通開關S到電路穩(wěn)定過程中流過R4的總電荷量Q等于電容器所帶的電量.

解答 解:外電路的總電阻為:R=$\frac{{R}_{1}({R}_{2}+{R}_{3})}{{R}_{1}+{R}_{2}+{R}_{3}}$=$\frac{10×40}{50}$=8Ω
電路中的總電流:I=$\frac{E}{R+r}$=$\frac{3}{8+1}$=$\frac{1}{3}$A
路端電壓:U=E-Ir=3-$\frac{1}{3}×1$=$\frac{8}{3}$v
電容器兩板間電壓等于R3兩端電壓為:UC=U3=$\frac{{R}_{3}}{{R}_{2}+{R}_{3}}$U=$\frac{30}{10+30}×\frac{8}{3}$V=2V
流過R4的電荷量為:Q=CUC
得:Q=2×10-4C
故選:A.

點評 對于含有電容器的問題,關鍵是確定電容器的電壓.電路穩(wěn)定時電容器的電壓等于其并聯電路兩端的電壓.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關于電阻率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電阻率與導體的長度和橫截面積有關
B.電阻率表征了材料導電能力的強弱,由導體的材料決定,且與溫度有關
C.電阻率大的導體電阻一定大
D.有些合金的電阻率幾乎不受溫度變化的影響,用它們可做成定值電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如圖,一熱敏電阻RT放在控溫容器M內;A為毫安表,量程6mA,內阻為數十歐姆;E為直流電源,電動勢約為3V,內阻很小;R為電阻箱,最大阻值為999.9Ω;S為開關.已知RT在95℃時的阻值為150Ω,在20℃時的阻值約為550Ω.現要求在降溫過程中測量在95℃~20℃之間的多個溫度下RT的阻值.
(1)在圖中畫出連線,完成實驗原理電路圖.
(2)完成下列步驟中的填空:
①、依照實驗原理電路圖連線.
②、調節(jié)控溫容器M內的溫度,使得RT溫度為95℃.
③、將電阻箱調到適當的初值,以保證儀器安全.
④、閉合開關.調節(jié)電阻箱,記錄電流表的示數I0,并記錄R0
⑤、將RT的溫度降為T1(20℃<T1<95℃);調節(jié)電阻箱,使得電流表的讀數為I0,記錄R1
⑥、溫度為T1時熱敏電阻的電阻值RT1=R0+150-R1
⑦、逐步降低T1的數值,直至20℃為止;在每一溫度下重復步驟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如圖所示:兩個相互垂直的力F1、F2作用在同一物體上使物體運動,通過一段位移,力F1對物體做功4J,F2對物體做功3J,則F1和F2的合力對物體做功為(  )
A.7JB.1JC.5J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如圖所示:小物體從半徑為R的四分之一光滑豎直圓弧軌道頂端A由靜止下滑后,在粗糙水平面BC上又滑行了一段s停止,圖中OA線水平,OB線豎直,O是圓心.則:
(1)物體滑至B點時的速度VB和加速度aB分別是多大?
(2)物體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素μ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6.一個做直線運動的物體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與物體運動的方向一致,當合外力增大時,則物體運動的加速度和速度的變化是( 。
A.加速度增大B.加速度減小C.速度增大D.速度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某同學設計了一個研究平拋運動的實驗.實驗裝置示意圖如圖1所示,A是一塊平面木板,在其上等間隔地開鑿出一組平行的插槽(圖中P0P′0、P1P′1…),槽間距離均為d.把覆蓋復寫紙的白紙鋪在硬板B上.實驗時依次將B板插入A板的各插槽中,每次讓小球從斜軌的同一位置由靜止釋放.每打完一點后,把B板插入后一槽中并同時向紙面內側平移距離d.實驗得到小球在白紙上打下的若干痕跡點,如圖2所示.

(1)實驗前應對實驗裝置反復調節(jié),直到斜槽末端水平.每次讓小球從同一位置由靜止釋放,是為了保持小球水平拋出的初速度相同
(2)每次將B板向內側平移距離d,是為了保持相鄰痕跡點的水平距離大小相同.
(3)在圖2中繪出小球做平拋運動的軌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號探測器順利發(fā)射.嫦娥三號要求一次性進入近地點210公里、遠地點約36.8萬公里的地月轉移軌道.12月10日晚上九點二十分,在太空飛行了九天的“嫦娥三號”飛船,再次成功變軌,從100km×100km的環(huán)月圓軌道Ⅰ,降低到近月點15km、遠月點100km的橢圓軌道Ⅱ,兩軌道相交于點P,如圖所示.若繞月運行時只考慮月球引力作用,關于“嫦娥三號”飛船,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在軌道Ⅰ上運動的周期小于在軌道Ⅱ上運動的周期
B.沿軌道Ⅰ運行至P 點的速度等于沿軌道Ⅱ運行至P 點的速度
C.沿軌道Ⅰ運行至P 點的加速度大于沿軌道Ⅱ運行至P 點的加速度
D.在軌道Ⅰ上的勢能與動能之和比在軌道Ⅱ上的勢能與動能之和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關于波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橫波在傳播過程中,波峰上的質點運動到相鄰的波峰所用的時間為一個周期
B.當波的波長遠小于障礙物的尺寸時能夠發(fā)生明顯的衍射現象
C.發(fā)生干涉現象的兩列波頻率必然相同
D.產生多普勒效應的原因是觀察者和波源之間發(fā)生了相對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