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分)(1)(4分)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中,A、B兩球同時落地,說明平拋運動在豎直方向上___________。 某同學設(shè)計了如圖乙的實驗:將兩個相同的軌道固定在同一豎直平面內(nèi),最下端水平,其中軌道2與光滑水平軌道平滑相接.現(xiàn)把兩個質(zhì)量相等的小鋼球,從傾斜軌道的相同位置由靜止同時釋放,則他將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在水平軌道上球1擊中球2,這說明平拋運動在水平方向上____ _。
(2)(10分)若用圖3所示的平拋儀來做研究平拋運動的實驗,該實驗所需器材包括:附帶金屬小球的斜槽,木板及豎直固定支架,白紙,圖釘, ,三角板,重錘,鉛筆等。
實驗簡要步驟如下:
A.讓小球多次從___位置上由靜止?jié)L下,記下小球運動的一系列位置.
B.安裝好器材,注意__________,記下軌道末端O點和過O點的豎直線.
C.測出曲線上某點的坐標x、y,用v=__ __。算出該點的瞬時速度.
D.取下白紙,以O(shè)為原點,以豎直線為軸建立坐標系,用平滑曲線畫平拋軌跡.
上述實驗步驟的合理順序是__________。
(3)(4分)在“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的實驗中,記錄了下圖所示的一段軌跡ABC.已知物體是由原點O水平拋出的,C點的坐標為(60,45),則平拋物體的初速度為v0=___________m/s,物體經(jīng)過B點時下落的高度為hB=___________m.(取g="10" m/s2)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某些固體材料受到外力后除了產(chǎn)生形變,其電阻率也要發(fā)生變化,這種由于外力的作用而使材料電阻率發(fā)生變化的現(xiàn)象稱為“壓阻效應(yīng)”,F(xiàn)用如圖所示的電路研究某長薄板電阻Rx的壓阻效應(yīng),已知Rx的阻值變化范圍為幾歐到幾十歐,實驗室中有下列器材:
A.電源E(3 V,內(nèi)阻約為1 Ω)
B.電流表Al (0.6 A,內(nèi)阻r1=5 Ω)
C.電流表A2(0.6 A,內(nèi)阻r2約為1 Ω)
D.開關(guān)S,定值電阻R0
(1)為了比較準確地測量電阻Rx的阻值,請完成虛線框內(nèi)電路圖的設(shè)計。
(2)在電阻Rx上加一個豎直向下的力F(設(shè)豎直向下為正方向),閉合開關(guān)S,記下電表讀數(shù),A1的讀數(shù)為I1,A2的讀數(shù)為I2,得Rx=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3)改變力的大小,得到不同的Rx值,然后讓力反向從下向上擠壓電阻,并改變力的大小,得到不同的Rx值。最后繪成的圖像如圖所示,除觀察到電阻Rx的阻值隨壓力F的增大而均勻減小外,還可以得到的結(jié)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當F豎直向下時,可得Rx與所受壓力F的數(shù)值關(guān)系是Rx=______________。
(4)定值電阻R0的阻值應(yīng)該選用________________。
A.1 Ω B.5 Ω C.10 Ω D.20 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0分)某同學要測量一節(jié)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他根據(jù)老師提供的以下器材畫出了如圖所示的原理圖.
A.電壓表V(15V,10kΩ)
B.電流表G(量程3.0mA,內(nèi)阻Rg為10Ω)
C.電流表A(量程0.6A,內(nèi)阻約為0.5Ω)
D.滑動變阻器R1(0~20Ω,10A)
E.滑動變阻器R2(0~100Ω,1A)
F.定值電阻R3=990Ω
G.開關(guān)S和導(dǎo)線若干
(1)該同學沒有選用電壓表是因為________;
(2)該同學將電流表G與定值電阻R3串聯(lián),實際上是進行了電表的改裝,則他改裝的電壓表對應(yīng)的量程是________V;
(3)為了能準確地進行測量,同時為了操作方便,實驗中應(yīng)選用的滑動變阻器是________(填寫器材前的字母編號);
(4)該同學利用上述實驗原理圖測得以下數(shù)據(jù),并根據(jù)這些數(shù)據(jù)繪出了如上圖所示的圖線,根據(jù)圖線可求出干電池的電動勢E=________V(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干電池的內(nèi)阻r=________Ω(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2分)小亮同學為研究某電學元件(最大電壓不超過2.5V,最大電流不超過0.55A)的伏安特性曲線,在實驗室找到了下列實驗器材:
A.電壓表(量程是3V,內(nèi)阻是6kΩ的伏特表)
B.電壓表(量程是15V,內(nèi)阻是30kΩ的伏特表)
C.電流表(量程是0.6A,內(nèi)阻是0.5Ω的安培表)
D.電流表(量程是3A,內(nèi)阻是0.1Ω的安培表)
F.滑動變阻器(阻值范圍0~5Ω),額定電流為0.6A
G.滑動變阻器(阻值范圍0~100Ω),額定電流為0.6A
直流電源(電動勢E=3V,內(nèi)阻不計)
開關(guān)、導(dǎo)線若干。
該同學設(shè)計電路并進行實驗,通過實驗得到如下數(shù)據(jù)(I和U分別表示電學元件上的電流和電壓)。
I/A | 0 | 0.12 | 0.21 | 0.29 | 0.34 | 0.38 | 0.42 | 0.45 | 0.47 | 0.49 | 0.50 |
U/V | 0 | 0.20 | 0.40 | 0.60 | 0.80 | 1.00 | 1.20 | 1.40 | 1.60 | 1.80 | 2.0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某實驗小組在利用單擺測定當?shù)刂亓铀俣鹊膶嶒炛校?br />(1)用游標卡尺測定擺球的直徑,測量結(jié)果如下圖所示,則該擺球的直徑為________cm.
(2)甲同學分別選用四種材料不同、直徑相同的實心球做實驗,記錄的實驗測量數(shù)據(jù)如下,若要比較準確的計算當?shù)氐闹亓铀俣戎,?yīng)選用第 組實驗數(shù)據(jù)。
組別 | 擺球材料 | 擺長 | 最大擺角 | 全振動次數(shù)/次 |
1 | 銅 | 0.40 | 15° | 20 |
2 | 鐵 | 1.00 | 5° | 50 |
3 | 鋁 | 0.40 | 15° | 10 |
4 | 木 | 1.00 | 5° | 5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將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點,另一端拴上兩根細繩,每根細繩分別連著一個量程為5N、最小刻度為0.1N的彈簧測力計。沿著兩個不同的方向拉彈簧測力計。當橡皮筋的活動端拉到O點時,兩根細繩相互垂直,如圖所示.這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可從圖中讀出。
①由圖可讀得彈簧測力計a的讀數(shù)為____N。
②在本題的虛線方格紙上按作圖法的要求畫出這兩個力及它們的合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9分)表格中所列數(shù)據(jù)是測量小燈泡U-I關(guān)系的實驗數(shù)據(jù):
U(V) | 0.0 | 0.2 | 0.5 | 1.0 | 1.5 | 2.0 | 2.5 | 3.0 |
I(A) | 0.000 | 0.050 | 0.100 | 0.150 | 0.180 | 0.195 | 0.205 | 0.21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某同學將力傳感器固定在小車上,然后把繩的一端固定在傳感器拉鉤上,用來測量繩對小車的拉力,探究在小車及傳感器總質(zhì)量不變時加速度跟它們所受拉力的關(guān)系,根據(jù)所測數(shù)據(jù)在坐標系中作出了如圖所示的a-F圖象.
(1)圖線不過坐標原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實驗中是否仍需要砂和桶的總質(zhì)量遠小于小車和傳感器的總質(zhì)量________(填“是”或“否”);
(3)由圖象求出小車和傳感器的總質(zhì)量為________ kg.(保留1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在探究力的合成方法時,先將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帶有繩套的兩根細繩。實驗時,需要兩次拉伸橡皮條,一次是通過兩細繩用兩個彈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另一次是用一個彈簧秤通過細繩拉橡皮條。
①實驗對兩次拉伸橡皮條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填字母代號)
A.將橡皮條拉伸相同長度即可
B. 將彈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C. 將橡皮條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長度
D.將橡皮條和繩的結(jié)點拉到相同位置
②同學們在操作過程中有如下議論,其中對減小實驗誤差有益的說法是 (填字母代號)
A.拉橡皮條的細繩要適當長些,標記同一細繩方向的兩點要適當遠些
B.彈簧秤、細繩、橡皮條都應(yīng)與木板平行
C.用兩彈簧秤同時拉細繩時兩彈簧秤示數(shù)之差應(yīng)盡可能大
D.兩細繩必須等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