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題目】嫦娥一號探月衛(wèi)星沿地月轉移軌道直奔月球,在距月球表面200kmP點進行第一次變軌后被月球捕獲,先進入橢圓軌道Ⅰ繞月飛行,如圖所示之后,衛(wèi)星在P點又經過兩次變軌,最后在距月球表面200km的圓形軌道Ⅲ上繞月球做勻速圓周運動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衛(wèi)星在軌道Ⅲ上運動的速度大于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B. 衛(wèi)星在軌道Ⅱ上運動周期比在軌道Ⅰ上長

C. 衛(wèi)星在軌道Ⅱ上運動到P點的速度大于沿軌道Ⅰ運動到P點的速度

D. 衛(wèi)星在軌道Ⅲ上運動到P點的加速度等于沿軌道Ⅱ運動到P點的加速度

【答案】D

【解析】

衛(wèi)星從軌道Ⅲ進入軌道Ⅱ必須在P點加速,衛(wèi)星在軌道Ⅲ上運動到P點的速度小于在軌道Ⅱ上運動到P點的速度,選項A錯誤;根據開普勒第三定律K,半長軸越長,周期越大,所以衛(wèi)星在軌道Ⅰ運動的周期最長,故B正確;從軌道Ⅰ進入軌道Ⅱ和從軌道Ⅱ進入軌道Ⅲ,都要減速做近心運動,故其機械能要減小,故衛(wèi)星在軌道Ⅲ上運行的機械能最小,故C正確.衛(wèi)星在軌道Ⅲ上在P點和在軌道Ⅰ在P點的萬有引力大小相等,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加速度相等.故D錯誤.故選B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有一玻璃圓柱體,橫截面半徑R=10cm,圓柱體長L=100cm,一點光源在玻璃圓柱體中心軸線上的A點,與玻璃圓柱體左端面距離d=4cm,點光源向各個方向發(fā)射單色光,其中射向玻璃圓柱體從左端面中央半徑為r=8cm圓面內射入的光線恰好不會從柱體側面射出。光速為c=3×108m/s;求:

(i)玻璃圓柱體對該單色光的折射率;

(ii)從半徑為r的圓面范圍內射入的光線通過玻璃圓柱體的最長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從狀態(tài)A依次經過狀態(tài)B、CD后再回到狀態(tài)A,其中,ABCD為等溫過程,BCDA為絕熱過程。該循環(huán)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

A. AB過程中,氣體對外界做功,吸熱

B. BC過程中,氣體分子的平均動能增加

C. CD過程中,單位時間內碰撞單位面積器壁的分子數減少

D. DA過程中,氣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線發(fā)生變化

E.該循環(huán)過程中,氣體吸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為小型旋轉電樞式交流發(fā)電機的原理圖,匝數n=100,電阻為r=1Ω的矩形線圈在勻強磁場中,繞垂直于磁場方向的固定軸OO′勻速轉動,線圈兩端經集流環(huán)和電刷與電路連接,定值電阻R1=6Ω,R2=3Ω,其他電阻不計,線圈勻速轉動的周T=0.2s.從線框與磁場方向平行位置開始計時,線圈轉動的過程中,理想電壓表的示數為2V.

:

1)穿過線圈的磁通量的最大值

2)從開始計時到s通過電阻R2的電荷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光滑的水平面上,物體A、B的質量分別為m1m2,且,它們用一根輕質彈簧相連接(栓接)。開始時,整個系統處于靜止狀態(tài),彈簧處于自然長度。第一次給物體A一個沿彈簧軸線方向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第二次給物體B一個沿彈簧軸線方向水平向左的等大的初速度v,如圖所示。已知彈簧的形變未超出彈性限度,比較這兩種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兩種情況物體A、B的共同速度大小相等

B. 第一次物體A、B的共同速度較小

C. 兩種情況彈簧的最大彈性勢能相同

D. 第二次彈簧的最大彈性勢能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國已正式批準立項火星探測任務,計劃在2020年火星探測的最佳窗口時間發(fā)射探測器,進一步實現對火星的環(huán)繞和著陸巡視探測,假設火星探測器圍繞火星做勻速圓周運動,當它距火星表面高度為h時,其運行的周期為T,已知火星的半徑為R,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火星探測器運動時的線速度為

B. 火星探測器運行時向心加速度為

C. 物體在火星表面自由下落的加速度為

D. 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星球A、B在相互間萬有引力作用下,A、B繞兩者連線上的O點做勻速圓周運動,A、BO間距離滿足:OA=2OB,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A、B星球質量之比為2:1 B. AB星球線速度之比為2:1

C. A、B星球角速度之比為2:1 D. AB星球向心加速度之比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A、B、C三板平行,B板延長線與圓筒切于P點,C板與圓筒切于Q點,圓筒半徑R=4 cm.繞中心軸逆時針勻速轉動,筒上開有一個小孔M,桶內勻強磁場平行于中心軸向外且B=0.5 T;一個帶正電的粒子(不計重力)以速度=3×103m/s沿AB兩板正中間垂直射入勻強偏轉電場,偏轉后恰從B板邊緣離開電場,經過一段勻速直線運動,恰好穿過小孔M射入圓筒,射入時速度方向朝向圓筒中心O點,而后又在磁場作用下經過偏轉恰好從小孔M射出,沿垂直于C板方向打在Q點,整個過程中粒子不與圓筒內壁碰撞,偏轉電場極板A、Bl=4cm,板間距d=4 cm,求:

1)粒子從B板邊緣離開電場時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粒子的比荷;

3)圓筒轉動的角速度ω至少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質量為m=1kg的物塊從一光滑的斜面頂端A點以初速度v0=2m/s下滑至底端B點后,顛簸了一下,接著沿水平粗糙地面勻減速滑行了x=8m位移后停止在C點.已知斜面的高度為h=3m,物塊與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1,g10m/s2,求:

(1)物塊剛滑到斜面底端時(顛簸之前)的速度大小;

(2)物塊在B點由于顛簸而損失的機械能E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