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步驟A中只有記下兩條細繩的方向,才能確定兩個分力的方向,進一步才能根據(jù)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合力;步驟B中只有使結(jié)點到達同樣的位置O,才能表示兩種情況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2)實驗要操作方便,盡量減小誤差,兩分力夾角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彈簧要與紙面平行
(3)該實驗采用了“等效法”,由于實驗誤差的存在,導(dǎo)致F1與F2合成的實際值(通過平行四邊形定則得出的值),與理論值(實際實驗的數(shù)值)存在差別.
解答 解:(1)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力的圖示法可以表示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因而要表示出分力,必須先測量出其大小和方向,故步驟A中遺漏了方向;合力與分力是一種等效替代的關(guān)系,替代的前提是等效,實驗中合力與分力一定產(chǎn)生相同的形變效果,故步驟B中遺漏了使結(jié)點到達同樣的位置;
(2)A、為減小實驗過程中的偶然誤差,就要設(shè)法減小讀數(shù)誤差,兩個分力的大小不一定要相等,繩子的長短對分力大小和方向亦無影響,故A、B錯誤;
C、讀數(shù)時視線正對彈簧測力計的刻度能減小偶然誤差,故C正確;
D、兩個拉力的夾角過大,合力會過小,量取理論值時相對誤差變大,夾角太小,會導(dǎo)致作圖困難,也會增大偶然誤差,故D正確;
故選:CD.
(3)是F1與F2合成的理論值是通過平行四邊形定則算出的值,而實際值是單獨一個力拉O點的時的值,因此F是F1與F2合成的實際值,F(xiàn)′是F1與F2合成的理論值.
故答案為:(1)沒有記錄下兩細繩的方向,即F1、F2的方向;應(yīng)使細繩結(jié)點仍拉到操作A中的O點處;(2)CD;(3)F′
點評 本題涉及力的合成實驗的原理,要明確力的圖示法和力的作用效果;減小實驗的系統(tǒng)誤差要從實驗原理角度出發(fā),減小偶然誤差主要要從讀數(shù)考慮!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4s末距出發(fā)點最遠 | B. | 6s末距出發(fā)點最遠 | ||
C. | 2s到4s內(nèi)的加速度最大 | D. | 4s到8s內(nèi)加速度保持不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第1s末乙改變運動方向 | |
B. | 在第2s末甲乙相距16m | |
C. | 在前4s內(nèi),乙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總比甲運動的加速度大小大 | |
D. | 在前2s內(nèi),乙做勻速直線運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串聯(lián) 11900 調(diào)小些 | B. | 并聯(lián) 11900 調(diào)小些 | ||
C. | 串聯(lián) 11900 調(diào)大些 | D. | 串聯(lián) 11900 調(diào)大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質(zhì)點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為1m/s | |
B. | 質(zhì)點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為1m/s2 | |
C. | 質(zhì)點在1 s末速度為3m/s | |
D. | 質(zhì)點在第1 s內(nèi)的平均速度1.5m/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