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3.如圖所示為一正方體,在頂點A放一帶負電的電荷,則下列正確的說法是( 。
A.由于B、C、D三點到A點的距離相等,則這三點的電場強度一定相同
B.B、C、D三點的電勢相等,但過B、C、D三點的平面不是等勢面
C.如果將一正的點電荷由D點沿AD方向遠離A點,則電場力做負功
D.如果在B、C、D三點放三個合適的點電荷,則A點的電荷所受的電場力可能為零

分析 根據點電荷電場的特點判斷BCD三個點的電場強度、電勢之間的關系;結合電場力做功的特點分析;根據矢量合成的特點分析點電荷所受的電場力情況.

解答 解:A、根據點電荷電場線的分布情況可知B、C、D三點的電場強度大小相同,但方向不同,而場強是矢量,則B、C、D三點的電場強度不同,故A錯誤;
B、B、C、D三點處于同一等勢面上,電勢相同,由于B、C、D三點所在的等勢面為球面,所以過B、C、D三點的平面不是等勢面,故B正確;
C、如果將正的點電荷由D點沿AD方向遠離A點,由于該電荷受到庫侖引力的作用,則該引力一定對電荷做負功,故C正確;
D、如果在B、C、D三點放置三個點電荷,任意兩個點電荷對A點的電荷的電場力的合力與第三個電荷對A點的電場力不在同一直線上,所以三個點電荷對A點的電荷的合力不可能為零,故D錯誤.
故選:BC

點評 該題的關鍵要掌握點電荷的電場分布特點,以及矢量合成法則:平行四邊形定則,其中三個兩兩垂直的矢量的合成不可能等于0是解答的難點,要注意正確理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關于質點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當研究地球的自轉時可以把地球看成質點
B.只有質量很大的物體才能看成質點
C.只有質量與體積都很小的物體才能看成質點
D.研究物體運動時,物體的形狀和體積屬于次要因素時,可以把物體看作質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自耦變壓器鐵芯上只繞一個線圈,原、副線圈都只取該線圈的某部分,如圖為一降壓式自耦變壓器的示意圖,其副線圈可調.現將原線圈接入一正弦交變電壓,副線圈接入一可調電阻,電路中的分別為理想交流電流表和交流電壓表.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只將滑片P順時針旋轉,電壓表的示數變大
B.只將滑片P逆時針旋轉,電流表的示數變大
C.只將滑片Q向上移動,電壓表的示數變小
D.只將滑片Q向下移動,電流表的示數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如圖所示,理想變壓器輸入端接在電動勢為e,內阻為r的交流電源上,輸出端負載R,如果要求負載R上消耗的電功率最大,則( 。
A.變壓器原副線圈的匝數比為$\sqrt{\frac{r}{R}}$
B.變壓器原副線圈的匝數比為$\sqrt{\frac{R}{r}}$
C.負載R上消耗的電功率最大值是$\frac{{e}^{2}}{2r}$
D.負載R上消耗的電功率最大值是$\frac{{e}^{2}}{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如圖甲所示,絕緣軌道ABCD與水平面成37°,除BC部分外其余光滑,在D處垂直斜面固定一絕緣擋板,AB間距L1=3m,BC間距L2=0.6m.一質量m=1kg的玩具(視為質點)可在軌道上沿直線滑行,與擋板碰撞后原速返回,滑行過程中空氣阻力不計,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

(1)玩具由A點靜止釋放,經1.1s到達C點,求玩具與BC間的動摩擦因數;
(2)在B點左側區(qū)域施加豎直向上的勻強電場,電場強度E=2.5×103N/C,如圖乙所示.讓玩具帶上q=-2×10-3C的電量,仍由A點靜止釋放后.求:
①玩具在滑行過程中的最小加速度amin和最大加速度amax;
②玩具與擋板第一次碰撞后上升的最高位置距A點的距離L3
(3)在第(2)問的條件下,求玩具從開始釋放到停止運動的整個過程中因摩擦產生的總熱量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如圖所示,圖(a)中的變壓器是一理想變壓器,從副線圈輸出的電壓信號如圖(b)所示(圖線為正弦曲線),電路中電阻R=55Ω,圖中交流電流表、交流電壓表均為理想電表,其中電流表與電流表的讀數之比為1: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電壓表的示數為110VB.原線圈輸入功率為880W
C.原線圈中交變電壓的頻率為50HzD.電壓表的示數為u=220$\sqrt{2}$sin(100π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5.某人站在力傳感器上做“下蹲-起跳”的動作,力傳感器顯示此過程F-t圖象如圖所示,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b點時人的速度為零B.c點時人開始向上起跳
C.e點時加速度比b點大D.a-c階段處于下蹲過程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2.計時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質量m=1kg的重物自由下落,在紙袋上一系列的點,如圖所示(相鄰記數點間的時間間隔為0.02s),長度單位是cm,那么,

(1)紙帶的左(“左”或“右”)端與重物相連
(2)從起點P到打下計數點B的過程中重力勢能減少量△EP=0.49J,此過程中物體動能的增加量△Ek=0.48J.(g取9.8m/s2
(3)通過計算,數值上△EP>△Ek(填“>”“=”“<”),這是因為紙帶和重物運動過程中受阻力.
(4)如果以$\frac{1}{2}$v2為縱軸,以h為橫軸,根據實驗數據繪出的圖線應是下圖中的D,其斜率
等于g的數值.

(5)實驗的結論是在實驗誤差允許的范圍內,重物機械能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實驗桌上放著晶體二極管、電容器、電阻各一只,性能均正常,外表十分相似.現用多用電表的某個檔,分別測它們的正反電阻(以R1和R2表示)加以鑒別.測甲元件時,R1=R2;測乙元件時,R1<<R2;測丙元件,正測時,開始指針有向右偏轉,接著指針向左返回,最后停在電阻無窮大處,反測時依然開始指針有向右偏轉,接著指針向左返回,最后停在電阻無窮大處.  則甲、乙、丙三個元件分別為:甲電阻乙二極管丙電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