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如圖,小車沿傾角為θ的斜面加速運動,小車內(nèi)光滑底面上有一物塊被壓縮的彈簧壓在左壁,車左壁受物塊的壓力大小為N1,車右壁受彈簧的彈力大小為N2,彈簧平行小車底面,現(xiàn)在增大小車加速度,則( 。
A.若小車加速度沿斜面向上,N1將不變,N2將變大
B.若小車加速度沿斜面向上,N1將變大,N2將不變
C.若小車加速度沿斜面向下,N1將不變,N2將變大
D.若小車加速度沿斜面向下,N1將變大,N2將不變

分析 車右壁受彈簧的壓力N2的大小與彈簧的壓縮量成正比.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研究物塊所受的左側(cè)壁的壓力大小如何變化,再分析車左壁受物塊的壓力N1如何變化.

解答 解:小車加速度沿斜面向上時,增大加速度,彈簧的長度不變,壓縮量不變,根據(jù)胡克定律可知,則車右壁受彈簧的壓力N2的大小不變.對物塊研究得到:N1′-N2=ma,
得到左壁對物塊的壓力為:N1′=N2+ma,N2不變,a增大,則N1′增大,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得知,車左壁受物塊的壓力N1增大.故A錯誤,B正確
小車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增大加速度,彈簧的長度不變,壓縮量不變,根據(jù)胡克定律可知,則車右壁受彈簧的壓力N2的大小不變.對物塊研究得到:
N2-N1′-=ma,得到左壁對物塊的壓力為:N1′=N2-ma,N2不變,a增大,則N1′減小,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得知,車左壁受物塊的壓力N1減。蔆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關(guān)鍵要抓住彈簧的彈力與壓縮量成正比,由胡克定律分析得出彈力不變.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某汽車以10m/s的速度勻速駛向路口.當車離路口的停車線22m處時,前方綠燈還有3s熄滅,在綠燈熄滅時該車剛好停在停車線處.則該車在這3s內(nèi)運動的v-t圖象可能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用如圖所示的電路測量一節(jié)蓄電池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蓄電池的電動勢約2V,內(nèi)阻非常小,為防止滑動變阻器電阻過小時因電流過大而損壞器材,電路中使用了一個保護電阻R..除蓄電池、滑動變阻器、開關(guān)、導線外,可供使用的實驗器材還有:
(1)電流表(量程0.6A、3A)
(2)電壓表(量程3V、15V)
(3)保護電阻甲(阻值4Ω、額定功率5w)
(4)保護電阻乙(阻值10Ω、額定功率10W)
電流表應(yīng)選0.6A量程,電壓表應(yīng)選3V量程,保護電阻選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伽利略在《兩種新科學的對話》一書中,提出猜想:物體沿斜面下滑是一種勻變速直線運動,同時他還實驗驗證了該猜想.某小組學生依據(jù)伽利略描述的實驗方案,設(shè)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物體沿斜面下滑是否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實驗操作步驟如下:
①讓滑塊從離擋板某一距離L處由靜止沿某一傾角θ的斜面下滑,并同時打開裝置中的閥門,使水箱中的水流到量筒中;
②當滑塊碰到擋板的同時關(guān)閉水箱閥門(假設(shè)水流出時均勻穩(wěn)定);
③記錄下量筒收集的水量V;
④改變滑塊起始位置離擋板的距離,重復以上操作;
⑤測得的數(shù)據(jù)見表格.
次數(shù)123456
L(m)4.53.93.02.11.50.9
V(mL)9084625240
(1)該實驗利用量筒中收集的水量來表示C.(填序號)
A.水箱中水的體積     B.水從水箱中流出的速度
C.滑塊下滑的時間     D.滑塊下滑的位移
(2)小組同學漏填了第3組數(shù)據(jù),實驗正常,你估計這組水量V=75mL.
(你可能用到的數(shù)據(jù)$\sqrt{52}$≈7.2,$\sqrt{53}$≈$\sqrt{54}$≈7.3,$\sqrt{55}$≈7.4)
(3)若保持傾角θ不變,增大滑塊質(zhì)量,則相同的L,水量V將不變(填“增大”“不變”或“減小”);若保持滑塊質(zhì)量不變,增大傾角θ,則相同的L,水量V將減小.(填“增大”“不變”或“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兩條相互平行的光滑金屬導軌,距離為L,電阻不計.導軌內(nèi)有一與水平面垂直向里的勻強磁場,導軌左側(cè)接電容器C,電阻R1和R2,如圖所示.垂直導軌且與導軌接觸良好的金屬桿AB以一定的速度向右勻速運動,某時刻開始做勻減速運動至速度為零后反向勻加速運動.在金屬桿變速運動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R1中無電流通過B.R1中電流一直從e流向a
C.R2中電流一直從a流向bD.R2中電流先從b流向a,后從a流向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洋流又叫海流,指大洋表層海水常年大規(guī)模的沿一定方向較為穩(wěn)定的流動.因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正、負離子,這些離子隨海流做定向運動,如果有足夠強的磁場能使海流中的正、負離子發(fā)生偏轉(zhuǎn),便可用來發(fā)電.
圖為利用海流發(fā)電的磁流體發(fā)電機原理示意圖,其中的發(fā)電管道是長為L、寬為d、高為h的矩形水平管道.發(fā)電管道的上、下兩面是絕緣板,南、北兩側(cè)面M、N是電阻可忽略的導體板.兩導體板與開關(guān)S和定值電阻R相連.整個管道置于方向豎直向上、磁感應(yīng)強度大小為B的勻強磁場中.為了簡化問題,可以認為:開關(guān)閉合前后,海水在發(fā)電管道內(nèi)以恒定速率v朝正東方向流動,發(fā)電管道相當于電源,M、N兩端相當于電源的正、負極,發(fā)電管道內(nèi)海水的電阻為r(可視為電源內(nèi)阻).管道內(nèi)海水所受的摩擦阻力保持不變,大小為f.不計地磁場的影響.
(1)判斷M、N兩端哪端是電源的正極,并求出此發(fā)電裝置產(chǎn)生的電動勢;
(2)要保證發(fā)電管道中的海水以恒定的速度流動,發(fā)電管道進、出口兩端要保持一定的壓力差.請推導當開關(guān)閉合后,發(fā)電管兩端壓力差F與發(fā)電管道中海水的流速v之間的關(guān)系;
(3)發(fā)電管道進、出口兩端壓力差F的功率可視為該發(fā)電機的輸入功率,定值電阻R消耗的電功率與輸入功率的比值可定義為該發(fā)電機的效率.求開關(guān)閉合后,該發(fā)電機的效率η;在發(fā)電管道形狀確定、海水的電阻r、外電阻R和管道內(nèi)海水所受的摩擦阻力f保持不變的情況下,要提高該發(fā)電機的效率,簡述可采取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物體的帶電量是一個不易測得的物理量,某同學設(shè)計了如下實驗來測量帶電物體所帶電量.如圖(a)所示,他將一由絕緣材料制成的小物塊A放在足夠長的木板上,打點計時器固定在長木板末端,物塊靠近打點計時器,一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與物塊相連,操作步驟如下,請結(jié)合操作步驟完成以下問題:

(1)為消除摩擦力的影響,他將長木板一端墊起一定傾角,接通打點計時器,輕輕推一下小物塊,使其沿著長木板向下運動.多次調(diào)整傾角θ,直至打出的紙帶上點跡間距相等,測出此時木板與水平面間的傾角,記為θ0
(2)如圖(b)所示,在該裝置處加上一范圍足夠大的垂直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用細繩通過一輕小定滑輪將物塊A與物塊B相連,繩與滑輪摩擦不計.給物塊A帶上一定量的正電荷,保持傾角θ0不變,接通打點計時器,由靜止釋放小物塊A,該過程可近似認為物塊A帶電量不變,下列關(guān)于紙帶上點跡的分析正確的是D
A.紙帶上的點跡間距先增加后減小至零
B.紙帶上的點跡間距先增加后減小至一不為零的定值
C.紙帶上的點跡間距逐漸增加,且相鄰兩點間的距離之差不變
D.紙帶上的點跡間距逐漸增加,且相鄰兩點間的距離之差逐漸減少,直至間距不變
(3)為了測定物體所帶電量q,除θ0、磁感應(yīng)強度B外,本實驗還必須測量的物理量有BD
A.物塊A的質(zhì)量M
B.物塊B的質(zhì)量m
C.物塊A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
D.兩物塊最終的速度v
(2)用重力加速度g,磁感應(yīng)強度B、θ0和所測得的物理量可得出q的表達式為$\frac{mg}{Bvtan{θ}_{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如圖所示,在足夠長的水平邊界MN下方充滿勻強電場(圖中未畫出),同時該區(qū)域上、下部分分別充滿方向垂直于紙面向外和向內(nèi)的勻強磁場,磁感應(yīng)強度大小均為B,PQ為上下磁場的水平分界線,MN、PQ間距離為d.一個質(zhì)量為m、電荷量為-q的小球,由MN上方的O點靜止釋放,小球向下穿過MN進入電磁場區(qū)域后做圓周運動(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求:
(1)電場強度的大小和方向;
(2)帶電小球第一次穿出MN、PQ邊界所圍的區(qū)域,電場力所做的功;
(3)若從某高度釋放小球后,小球能回到O點,小球經(jīng)過多長時間返回O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如圖所示,一木箱里有兩相同的輕彈簧a,b懸掛一小鐵球,當木箱向右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時,兩彈簧的伸長量相同,且a彈簧的軸線與豎直方向成30°,b彈簧處于水平,小球的質(zhì)量為m,則箱子運動的加速度為( 。
A.$\frac{1}{2}$gB.$\frac{\sqrt{3}}{2}$gC.$\frac{2\sqrt{3}}{3}$gD.$\frac{\sqrt{3}}{3}$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