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33570  133578  133584  133588  133594  133596  133600  133606  133608  133614  133620  133624  133626  133630  133636  133638  133644  133648  133650  133654  133656  133660  133662  133664  133665  133666  133668  133669  133670  133672  133674  133678  133680  133684  133686  133690  133696  133698  133704  133708  133710  133714  133720  133726  133728  133734  133738  133740  133746  133750  133756  133764  176998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如下圖所示的裝置中,重為4N的物塊,用一平行于斜面的細線拴在斜面上端的小柱上,整個裝置被固定在測力計上并保持靜止,斜面的傾角為30°.如果物塊與斜面間無摩擦,裝置穩(wěn)定以后,燒斷細線,物塊下滑,與穩(wěn)定時比較,測力計讀數( 。
A.增大4NB.增大3NC.減小1ND.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題

20.(1)某同學在做“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中,其中有疏漏的步驟是AC
A.在水平方木板上固定一張白紙,用圖釘把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點,另一端拴上兩條細繩,并用兩個彈簧秤勾住細繩,互成角度的前拉,使結點到達某一位置O,記錄下O點的位置,讀出兩個彈簧秤的示數;
B.按選好的標度,用鉛筆和刻度尺作出兩只彈簧秤的拉力F1和F2的圖示,并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出合力F;
C.只用一只彈簧秤,通過細繩拉橡皮條使其伸長,讀出彈簧秤的示數,記下細繩的方向,按同一標度作出這個力F′的圖示.
D.比較力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他們是否相同,得出結論.
(2)“探究加速度與物體質量、物體受力的關系”的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

①在平衡小車與桌面之間摩擦力的過程中,打出了一條紙帶如圖(2)所示.打點計時器打點的時間間隔為0.02s.從比較清晰的點起,每5個點取一個計數點,量出相鄰計數點之間的距離,則計數點2的速度為v=0.36m/s,該小車的加速度a=0.16m/s2.(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②平衡摩擦力后,改變砝碼盤中砝碼的數量,多次重復測量,在某次實驗中根據測得的多組數據可畫出a-F關系圖線(如圖(3)所示).此圖線的AB段明顯偏離直線,造成此誤差的主要原因C
A.小車與軌道之間存在摩擦
B.導軌保持了水平狀態(tài)
C.砝碼盤和砝碼的總質量太大
D.所用小車的質量太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9.(1)某同學在“探究加速度與物體質量、物體受力的關系”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他想用鉤碼的重力表示小車受到的合外力,為減小這種做法帶來的誤差,實驗中要采取的兩項措施是:
①平衡摩擦力;  
②使鉤碼的重力遠小于小車的總重力
(2)如圖2所示是某次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其中A、B、C、D、E是計數點,相鄰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為T,距離如圖.則打B點時的速度為vB=$\frac{△{x}_{1}^{\;}+△{x}_{2}^{\;}}{2T}$;計算加速度的公式為a=$\frac{△{x}_{4}^{\;}+△{x}_{3}^{\;}-△{x}_{2}^{\;}-△{x}_{1}^{\;}}{4{T}_{\;}^{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8.如圖1,是某實驗小組用光電計時器來“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的實驗裝置圖.

(1)有關本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AC
A.砂桶和砂子的總質量不必遠遠小于小車的質量
B.小車的質量必須遠遠小于砂桶和砂子的總質量
C.平衡摩擦力時不能取下細繩和砂桶
D.平衡摩擦力時要取下細繩和砂桶
(2)兩個光電門(與之連接的兩個光電計時器沒有畫出),它們之間的距離為0.50m.在安裝好實驗裝置后,將小車放在光電門甲的上方,撤去砂和砂桶,使它從靜止開始沿長木板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測得小車通過光電門甲的時間為0.20s,通過光電門乙的時間為0.10s.則:
①如圖2所示,小車上的擋光片的寬度用游標卡尺測得的示意圖.由圖可知:擋光片的寬度為20.4mm.
②小車通過光電門乙的速度大小為0.20m/s(保留二位有效數字)
③小車的加速度大小為0.030m/s2(保留二位有效數字)
(3)如圖3所示,是在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其中O為起始點,A、B、C、D、E依次為相鄰的計數點,相鄰兩個計數點之間還有n個點未標出.如果打點計時器使用的交流電的頻率為f,加速度的表達式是$\frac{({x}_{2}-{x}_{1}){f}^{2}}{4(n+1)^{2}}$(用題中和圖中的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7.小明同學用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實驗中保持小車質量不變,通過改變砝碼的數量來改變合力大小.

(1)小明在某一次實驗中通過打點計時器得到紙帶部分情況如圖2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每兩個記數點間有4個點未標出)
①此次實驗中紙帶左端與小車相連(填“左”或“右”);
②紙帶記錄點3對應的小車速度為0.65m/s;
③則此次實驗中測得的小車加速度為1.5m/s2;
(2)小明每次實驗增加一質量為50g的砝碼來改變拉力大小,并記錄小車的加速度,如果小車的質量為100g,細線質量可以忽略,一切摩擦不計.則小車加速度隨砝碼個數變化的曲線最符合實際的應是圖3中的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如圖所示,正方形與圓位于同一平面內,正方形的中心與與圓的圓心重合于O點,ab、cd分別是正方形兩條邊的中垂線,M、N為圓周上的點,正方形四角有等量點電荷.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M、N兩點的電場強度與電勢均相同
B.虛線圓周為電場的一條等勢線
C.若一正電荷從M點沿直線運動到O點,該正電荷受到的電場力一直減小
D.若將某一負電荷從M點沿折線M→O→N運動到N點,電場力始終不做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5.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的實驗時:
(1)我們已經知道,物體的加速度(a)同時跟合外力(F)和質量(m)兩個因素有關.要研究這三個物理量之間的定量關系的基本思路是控制m一定,a與F關系;控制F,研究a與m的關系;.

(2)某同學的實驗方案如圖1所示,她想用砂和砂桶的重力表示小車受到的合外力,為了減少這種做法而帶來的實驗誤差,你認為在實驗中還應該采取的兩項措施是:
a.平衡摩擦力;
b.砂和砂桶的質量遠小于小車的質.
(3)該同學利用實驗中打出的紙帶求加速度時,處理方案有兩種:
A、利用公式a=$\frac{2s}{{t}^{2}}$計算;B、根據a=$\frac{△s}{{T}^{2}}$利用逐差法計算.
兩種方案中,你認為選擇方案B比較合理.
砂和砂桶總重力F(N)0.1960.3920.5880.7840.980
加速度a(m•s-20.691.181.662.182.70
(4)該同學平衡摩擦力后,將5個相同的砝碼都放在小車上.掛上砝碼盤,然后每次從小車上取一個砝碼添加到砝碼盤中,測量小車的加速度.小車的加速度a與砝碼盤中砝碼總重力F的實驗數據如上表,請你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在上面的坐標系中做出a-F圖象;
(5)根據該同學提供的實驗數據在圖2中作出的a-F圖線不通過原點,請說明主要原因:分析拉力時未計入砝碼盤的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4.如圖所示,一個箱子中放有一個物體,已知靜止時物體對下底面的壓力等于物體的重力,且物體與箱子上表面剛好接觸.現(xiàn)將箱子以初速度v0豎直向上拋出,已知箱子所受空氣阻力與箱子運動的速率成正比,且箱子運動過程中始終保持圖示姿態(tài).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上升過程中,物體對箱子的下底面有壓力,且壓力越來越小
B.上升過程中,物體對箱子的上底面有壓力,且壓力越來越小
C.下降過程中,物體對箱子的下底面有壓力,且壓力越來越大
D.下降過程中,物體對箱子的上底面有壓力,且壓力越來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3.如圖所示,在傾角θ=37°足夠長的固定斜面上,有一質量m=1kg的物體,物體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frac{\sqrt{3}}{3}$,物體在恒力F的作用下從靜止開始沿斜面向上做勻加速運動,經2s運動了10m.(sin37°=0.6,cos37°=0.8,g=10m/s2),求:
(1)物體沿斜面運動的加速度大。
(2)作用在物體上的恒力F的最小值及其與斜面的夾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2.如圖所示,質量為mA、mB的兩個物體A和B,用跨過定滑輪的細繩相連.用力把B壓在水平桌面上,且桌面上方細繩與桌面平行.現(xiàn)撤去壓B的外力,使A、B從靜止開始運動,A著地后不反彈,B在水平桌面上滑動的距離為L.已知在運動過程中B始終碰不到滑輪.B與水平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重力加速度為g.不計滑輪與軸間、繩子的摩擦,不計空氣阻力及細繩、滑輪的質量.
求:(1)A下落過程的加速度大小.
(2)在剛撤去壓B的外力時A離地面的高度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