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9305  9313  9319  9323  9329  9331  9335  9341  9343  9349  9355  9359  9361  9365  9371  9373  9379  9383  9385  9389  9391  9395  9397  9399  9400  9401  9403  9404  9405  9407  9409  9413  9415  9419  9421  9425  9431  9433  9439  9443  9445  9449  9455  9461  9463  9469  9473  9475  9481  9485  9491  9499  176998 

科目: 來源:同步題 題型:實驗題

如圖為“用DIS(位移傳感器、數(shù)據(jù)采集器、計算機)研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的實驗裝置。
(1)在該實驗中必須采用控制變量法,應保持___________不變,用鉤碼所受的重力作為___________,用DIS測小車的加速度。
(2)改變所掛鉤碼的數(shù)量,多次重復測量,在某次實驗中根據(jù)測得的多組數(shù)據(jù)可畫出a-F關系圖線(如圖所示)。
①分析此圖線的OA段可得出的實驗結論是____________;
②此圖線的AB段明顯偏離直線,造成此誤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A.小車與軌道之間存在摩擦
B.導軌保持了水平狀態(tài)
C.所掛鉤碼的總質量太大
D.所用小車的質量太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0112 模擬題 題型:實驗題

某實驗小組設計了如下圖所示實驗裝置,通過改變重物的質量,利用計算機可得滑塊運動的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關系圖像。他們在軌道水平和傾斜的兩種情況下分別做了實驗,得到了兩條a-F圖線,如圖所示;瑝K和位移傳感器發(fā)射部分的總質量m=___________kg;滑塊和軌道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___________。(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0127 模擬題 題型:實驗題

如圖所示,為“用DIS(位移傳感器、數(shù)據(jù)采集器、計算機)研究加速度和力的關系”的實驗裝置。
(1)在該實驗中必須采用控制變量法,應保持___________不變,用鉤碼所受的重力大小作為___________,用DIS測小車的加速度。
(2)改變所掛鉤碼的數(shù)量,多次重復測量。在某次實驗中根據(jù)測得的多組數(shù)據(jù)可畫出a-F關系圖線(如圖所示)。分析此圖線OA段可得出的實驗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圖線的AB段明顯偏離直線,造成此誤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A.小車與軌道之間存在摩擦
B.導軌保持了水平狀態(tài)
C.所掛鉤碼的總質量太大
D.所用小車的質量太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0114 模擬題 題型:實驗題

如圖為“用DIS(位移傳感器、數(shù)據(jù)采集器、計算機)研究加速度和力的關系”的實驗裝置。
(1)在該實驗中必須采用控制變量法,應保持__________不變。平衡摩擦力后,用鉤碼所受的重力作為小車所受的合外力F,用DIS測小車的加速度a。
(2)改變所掛鉤碼的數(shù)量,多次重復測量。在某次實驗中根據(jù)測得的多組數(shù)據(jù)可畫出a-F關系圖線(如圖所示),此圖線的AB段明顯偏離直線,造成此誤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A.小車與軌道之間存在摩擦
B.導軌保持了水平狀態(tài)
C.所掛鉤碼的總質量太大
D.所用小車的質量太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0103 模擬題 題型:實驗題

如圖為“用DIS(位移傳感器、數(shù)據(jù)采集器、計算機)研究加速度和力的關系”的實驗裝置。
(1)在該實驗中必須采用控制變量法,應保持___________不變,用鉤碼所受的重力作為___________,用DIS測小車的加速度。
(2)改變所掛鉤碼的數(shù)量,多次重復測量。在某次實驗中根據(jù)測得的多組數(shù)據(jù)可畫出a-F關系圖線(如圖所示)。
①分析此圖線的OA段可得出的實驗結論是___________;
②此圖線的AB段明顯偏離直線,造成此誤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A.小車與軌道之間存在摩擦
B.導軌保持了水平狀態(tài)
C.所掛鉤碼的總質量太大
D.所用小車的質量太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0104 模擬題 題型:實驗題

某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來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彈簧秤固定在一合適的木板上,桌面的右邊緣固定一支表面光滑的鉛筆以代替定滑輪,細繩的兩端分別與彈簧秤的掛鉤和礦泉水瓶連接。在桌面上畫出兩條平行線MN、PQ,并測出間距d。開始時讓木板置于MN處,現(xiàn)緩慢向瓶中加水,直到木板剛剛開始運動為止,記下彈簧秤的示數(shù)F0,以此表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再將木板放回原處并按住,繼續(xù)向瓶中加水后,記下彈簧秤的示數(shù)F1,然后釋放木板,并用秒表記下木板運動到PQ處的時間t。
(1)木板的加速度可以用d、t表示為a=______;為了減小測量加速度的偶然誤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一種即可)______。
(2)改變瓶中水的質量重復實驗,確定加速度a與彈簧秤示數(shù)F1的關系。下列圖象能表示該同學實驗結果的是______。
(3)用加水的方法改變拉力的大小與掛鉤碼的方法相比,它的優(yōu)點是______。 
a.可以改變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b.可以更方便地獲取多組實驗數(shù)據(jù)
c.可以比較精確地測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d.可以獲得更大的加速度以提高實驗精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模擬題 題型:實驗題

某同學在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所示。打點計時器使用的交流電源的頻率為50 Hz。開始實驗時,細線上掛適當?shù)你^碼,釋放小車后,小車做勻加速運動,與小車相連的紙帶上被打出一系列小點。
(1)下圖給出的是實驗中獲取的一條紙帶的一部分:1、2、3、4是計數(shù)點,每相鄰兩計數(shù)點間還有4個打點,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如圖所示。根據(jù)圖中數(shù)據(jù)計算的加速度a=____m/s2,計數(shù)點2對應的速度大小v2=____ m/s。(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2)實驗中,該同學測出拉力F(鉤碼重力)和小車質量M,根據(jù)計算出加速度。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根據(jù)公式計算出的加速度要比利用紙帶測出的加速度大。若該同學實驗操作過程沒有錯誤,試分析其原因。(至少寫兩點)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另一同學在完成同樣的實驗時,每次實驗在吊掛之處逐次增加一個質量為50 g的鉤碼,利用紙帶測出每次小車的加速度,如果小車質量為100 g,細繩質量可忽略,則下列曲線最適合描述小車加速度隨著吊掛鉤碼個數(shù)變化的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同步題 題型:實驗題

用如圖所示的裝置研究在作用力F一定時,小車的加速度a與小車質量m的關系,某位同學設計的實驗步驟如下:
A.用天平稱出小車和托盤 及所裝重物的質量;
B.按圖安裝好實驗器材;
C.把輕繩系在小車上并繞 過定滑輪懸掛托盤及重物;
D.將電磁打點計時器接在6V電壓的蓄電池上,接通電源,放開小車,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下一系列點,并在紙帶上標明小車質量;
E.保持托盤及重物的質量不變,增加小車上的砝碼個數(shù),并記錄每次增加后的m值,重復上述實驗;
F.分析每條紙帶,測量并計算出加速度的值;
G.作a-m關系圖象,并由圖象確定a與m的關系。
(1)該同學漏掉的重要實驗步驟是_____________,該步驟應排在_____________步實驗之后。
(2)在上述步驟中,有錯誤的是_____________,應把_____________改為_____________。
(3)在上述步驟中,處理不恰當?shù)氖莀____________ ,應把_____________改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同步題 題型:實驗題

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的活動中:
(1)某同學在接通電源進行實驗之前,將實驗器材組裝成如圖所示。請你指出該裝置中錯誤或不妥之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正實驗裝置后,該同學順利地完成了實驗。下圖是他在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圖中相鄰兩計數(shù)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為0.1s,由圖中的數(shù)據(jù)可算得小車的加速度a為_____________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同步題 題型:不定項選擇

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實驗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平衡摩擦力時,托盤應用細線通過定滑輪系在小車上,但托盤內(nèi)不能裝砝碼
B.實驗中無需始終保持小車和砝碼的總質量遠遠大于托盤和砝碼的質量
C.實驗中如用縱坐標表示加速度,用橫坐標表示小車和車內(nèi)砝碼的總質量,描出相應的點在一條直線上時,即可證明加速度與質量成反比
D.平衡摩擦力時,小車后面的紙帶必須連好,因為運動過程中紙帶也要受到阻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