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 ||
| ||
宇宙牌化肥--國際首創(chuàng) 主要成分:碳酸氫銨(NH4HCO3) 含氮量居全球化肥之首:24% 凈含量:50kg/袋 “宇宙”化肥有限責任公司出品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類最寶貴的資源.用你學過的化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純水,凈水時需加入明礬的目的是 吸附沉降 吸附沉降 .(2)欲除去水中不溶性雜質,需進行過濾操作,該操作過程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 引流 引流 .(3)生活中為降低水的硬度并殺滅水中病原生物,可采用的方法是 煮沸 煮沸 .(4)如圖為電解水的實驗. ①儀器A的名稱是 試管 試管 ,可用帶火星的木條或燃燒的木條 帶火星的木條或燃燒的木條 檢驗儀器A中收集的氣體.②電源開關閉合前,先將儀器A和與其相同儀器內注滿水的目的是 便于比較兩支試管產生氣體體積的比例 便于比較兩支試管產生氣體體積的比例 和防止收集的氣體不純 防止收集的氣體不純 .③當電源開關閉合后,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H2O
2H2O .
④該實驗能夠說明水是由氫元素與氧元素組成的理論依據是 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或質量守恒定律或原子的種類、數目不變) 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或質量守恒定律或原子的種類、數目不變) ⑤乙圖所示的現(xiàn)象與實驗事實不相符合,請用筆在乙圖中作出修改. 17、水是生命之源,人類的日常生活與工農業(yè)生產都離不開水. (1)下列微粒模型示意圖可能代表水分子的是 B (選填字母序號).(2)小剛利用圖1所示的裝置探究水的組成.通電一段時間后,試管1中所收集的氣體為 H2 ,試管1和試管2中所收集的氣體體積比約為:2:1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H2↑+O2↑ .該實驗說明水是由
氫元素和氧元素 組成的.(3)小剛為了凈化收集到的雨水,自制了一個如圖2所示的簡易凈水器,其中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的作用是 過濾(或除去水中的固體雜質) .為了測定凈化后水是硬水還是軟水,小剛應該使用
肥皂水 .(填試劑名稱)來檢驗.沉淀、過濾、蒸餾等方法都可以凈化水,其中能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蒸餾 .(4)礦泉水、蒸餾水、自來水和凈化后的雨水都是生活中常見的“水”,其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蒸餾水 .(5)“中水”是指生活污水經處理后,達到規(guī)定的水質標準,可在一定范圍內再次使用的非飲用水.根據你了解的水的凈化方法,寫出將生活污水凈化處理成“中水”的過程中,常采用的兩種方法: 過濾 、吸附 .利用“中水”的實際意義是
節(jié)約水的資源 .認真觀察A、B兩裝置圖,并填空. (1)寫出B裝置中發(fā)生反應的符號表達式: 2H2O
2H2O ;在該反應中的能量轉化形式是
電能 電能 能轉化為化學能 化學能 能;B裝置中氣體收集方法屬于排水法 排水法 ;(2)a試管與b試管收集到的氣體體積之比約為 2:1 2:1 ,a試管中的氣體在空氣中燃燒的現(xiàn)象是:發(fā)出淡藍色火焰 發(fā)出淡藍色火焰 檢驗b試管中的氣體常用的方法是把帶火星的木條放進氣體中看是否復燃 把帶火星的木條放進氣體中看是否復燃 .(3)用分子和原子的觀點分析比較A裝置和B裝置在實驗過程中水的變化情況: A裝置對水加熱,水分子間間隔變大,水由液體變成氣體,水分子本身并沒有發(fā)生改變;B裝置電解水,水分子變成了氫分子和氧分子,分子本身改變. A裝置對水加熱,水分子間間隔變大,水由液體變成氣體,水分子本身并沒有發(fā)生改變;B裝置電解水,水分子變成了氫分子和氧分子,分子本身改變. .根據如圖所示水、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性質實驗,請回答以下問題. (1)A裝置中發(fā)生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或化學方程式為: 2H2O
2H2O .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a中的氣體,觀察到木條復燃,該氣體是
氧氣 氧氣 ,該實驗證明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 氫、氧兩種元素 組成的.(2)B中夾持鐵絲的儀器是 坩堝鉗 坩堝鉗 ,B中現(xiàn)象: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 火星四射 ,放出大量熱,有黑 黑 色固體生成,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或化學方程式為3Fe+2O2
3Fe+2O2 .瓶中事先放少量水的作用是
防止濺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防止濺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3)將白色紙花用紫色石蕊試液噴濕,放入C中一段時間,觀察到紙花變 紅 紅 色,發(fā)生該現(xiàn)象的化學原理用文字表達式或化學方程式表示CO2+H2O=H2CO3 CO2+H2O=H2CO3 .同步練習冊答案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版權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圖片來源于網絡,著作權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無意侵犯版權,如有侵權,請作者速來函告知,我們將盡快處理,聯(lián)系qq:3310059649。 ICP備案序號: 滬ICP備07509807號-10 鄂公網安備420185020008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