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圖的裝置中: a是盛有標況下的空氣(氧氣占五分之一 )和10mL 1.2mol/L硝酸的250mL 燒瓶. b是未充氣(實驗開始前內部沒有氣體) 放有0.384g銅粉的氣球.c是夾緊了的 彈簧夾.d中盛有足量的過氧化鈉. e是充有二氧化碳的針筒.整套裝置已經過氣密性檢查合格. (1)將氣球中的銅粉小心倒入燒瓶中.充分反應后發(fā)現銅粉有余(設產生的氣體不溶解于溶液中).則可觀察到的是 . (2)欲提高銅與硝酸反應的速度可采用多種不同的措施 ①若用加入化學試劑法.下列試劑中可以使用的是 , A 蒸餾水 B 無水醋酸鈉 C 石墨 D 硝酸銀溶液 ②也可用升高溫度法.鐵圈下方放酒精燈.鐵圈上要放 ③將燒瓶不斷振蕩發(fā)現氣球逐漸縮小.發(fā)生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此時氣球全在燒瓶外,還是有一部分被吸入燒瓶? . ④打開彈簧夾將二氧化碳扒推入干燥管內繼續(xù)振蕩.使氣體與氣體.溶液充分接觸.欲使所有的銅粉都溶解.至少需要推入二氧化碳 mL ⑤將上述全過程用一個總的化學方程式表示 28有機物A能使石蕊試液變紅.在濃硫酸作用下可發(fā)生如下轉化: 濃H2SO4 甲.乙分子式均為C4H6O2且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1) 甲分子所含官能團的名稱是 .A溶液與碳酸氫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乙能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有 a.酯化反應 b.氧化反應 c.水解反應 (2) B是A的同系物.相對分子質量小于A.B與濃硫酸作用得到的產物在一定條件下可發(fā)生加聚反應.該加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 A的一種同分異構體D是化學法生產氨酪酸的原料.氨酪酸屬于氨基酸.有降低人體血氨和促進腦代謝的作用.D.E及氨酪酸之間有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提示:) 氨酪酸的結構簡式為 . (4) A的另一種同分異構體簡稱EMC.用于制造可充電電池.EMC在氫氧化鈉溶液中水解可得到三種含碳化合物.EMC的結構簡式為 . 29 工業(yè)上以粗銅為原料采取如圖所示流程制備硝酸銅晶體: ①在步驟a中.還需要通入氧氣和水.其目的是 . ②在保溫去鐵的過程中.為使Fe3+沉淀完全.可以向溶液中加入CuO.調節(jié)溶液的pH.根據下表數據.溶液的pH應保持在 范圍. 氫氧化物開始沉淀時的pH 氫氧化物沉淀完全時的pH Fe3+ Cu2+ 1.9 4.7 3.2 6.7 不用加水的方法調節(jié)溶液pH的原因是 . ③進行蒸發(fā)濃縮時.要用硝酸調節(jié)溶液的pH=1.其目的是 . (2)工業(yè)上常利用硝酸銅溶液電鍍銅.電鍍時陰極的電極反應式是 . (3)某些共價化合物(如H2O.NH3.N2O4等)在液態(tài)時有微弱的導電性.主要是因為發(fā)生了電離.如:2NH3NH+NH.由此制備無水硝酸銅的方法之一是用Cu與液態(tài)N2O4反應.液態(tài)N2O4電離得到的兩種離子所含電子數相差18.則液態(tài)N2O4電離的方程式是 ,Cu與液態(tài)N2O4反應制得無水硝酸銅的化學方程式是 . 6 b7 c 8 a 9 d 10 c 11 a 12 d 13 d 26 (其他合理答案參照本標準給分) , (2) ∶Cl∶P∶Cl∶ P(s)+3/2Cl2(g)=PCl3(l),△H= –306 kJ/mol ‥ , :Cl: (3)淀粉KI或KI 8NH3+3Cl2=6NH4Cl+N2 (4)Cl2.NH3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如下圖所示裝置中:

a是盛有標準狀況下的空氣(氧氣占1/5)和10mL 1.2mol/L硝酸的250 mL燒瓶;b是未充氣(實驗開始前內部沒有氣體)放有0.384g銅粉的氣球;c是夾緊了的彈簧夾;d中盛有足量的過氧化鈉;e是充有二氧化碳的針筒。整套裝置已經過氣密性檢查合格。

(1)將氣球中的銅粉小心倒入燒杯中,充分反應后發(fā)現銅粉有余(設產生的氣體不溶解于溶液中),則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

(2)欲提高銅與硝酸反應的速率可采用多種不同的措施。

①若用加入化學試劑法,下列試劑中可以選用的是            

A.蒸餾水               B. 無水醋酸鈉

C.石墨                 D. 少量硝酸銀溶液

②若用升溫法,請在圖中畫出完整的示意圖。

③將燒瓶不斷振蕩發(fā)現氣球逐漸縮小,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此時氣球是全在燒瓶外還是一部分進入燒瓶?

④打開彈簧夾,將二氧化碳反推入干燥管內繼續(xù)振蕩,使氣體與氣體、溶液充分接觸,欲使所有的銅粉全溶解,至少需要推入二氧化碳     mL.

⑤將上述全過程用一個總的化學方程式表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圖所示裝置可用來制取Fe(OH)2和觀察Fe(OH)2在空氣中被氧化時的顏色變化.實驗時必須使用鐵屑、6mol/L H2SO4溶液和NaOH溶液.填寫下列空白:
(1)B中盛有一定量的
NaOH溶液
NaOH溶液
,A中應預先加入的試劑是
鐵屑
鐵屑
,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Fe+H2SO4═FeSO4+H2
Fe+H2SO4═FeSO4+H2

(2)實驗開始時應先將活塞E
打開
打開
(填“打開”或“關閉”),目的是
讓生成的氫氣排走裝置和溶液中的空氣
讓生成的氫氣排走裝置和溶液中的空氣

(3)A反應一段時間后將活塞E
關閉
關閉
(填“打開”或“關閉”),目的是
把A中FeSO4溶液壓入B中反應
把A中FeSO4溶液壓入B中反應

(4)實驗結束,拔去裝置B中的橡皮塞,使空氣進入,Fe(OH)2被氧化.若反應過程中轉移了0.04mol電子,則參加反應的氧氣的體積為
0.224
0.224
L(標準狀況).

查看答案和解析>>

(10分)下表是某城市某日的空氣質量報告:

污染指數
首要污染物
空氣質量級別
空氣質量狀況
55
SO2
II

該市某校研究性學習小組對表中首要污染物SO2導致酸雨的成因進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實驗一]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

① A裝置的作用是     (填“干燥”或“氧化”)SO2氣體。
②實驗過程中,B裝置內石蕊試紙的顏色沒有發(fā)生變化,C裝置內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變   色,說明SO2與水反應生成一種酸。
③ D裝置的作用是         ,D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探究實驗二]往盛有水的燒杯中通入SO2氣體,測得所得溶液的pH     7(填“>”“=”或“<”),然后每隔1 h測定其pH,發(fā)現pH逐漸     (填“變大”或“變小”),直至恒定。說明燒杯中的溶液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最終生成H2SO4
[查閱資料]SO2形成酸雨的另一途徑為:SO2與空氣中的O2在飄塵的作用下反應生成SO3,SO3溶于降水生成H2SO4。則在此過程中的飄塵是作為     (填“催化劑”或“氧化劑”)。
[探究結論]SO2與空氣中的氧氣、水反應生成硫酸而形成酸雨。該市可能易出現酸雨。
[知識拓展]
(1)汽車排放的尾氣,硝酸、化肥等工業(yè)生產排出的廢氣中都含有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溶于水最終轉化為     ,是造成酸雨的另一主要原因。
(2)該市某工廠的燃料煤中硫的質量分數為0.16%,該工廠每天燃燒這種煤100噸。如果煤中的硫全部轉化為SO2,那么這些SO2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約為     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10分)下表是某城市某日的空氣質量報告:

污染指數

首要污染物

空氣質量級別

空氣質量狀況

55

SO2

II

該市某校研究性學習小組對表中首要污染物SO2導致酸雨的成因進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實驗一]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

① A裝置的作用是      (填“干燥”或“氧化”)SO2氣體。

②實驗過程中,B裝置內石蕊試紙的顏色沒有發(fā)生變化,C裝置內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變    色,說明SO2與水反應生成一種酸。

③ D裝置的作用是          ,D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探究實驗二]往盛有水的燒杯中通入SO2氣體,測得所得溶液的pH      7(填“>”“=”或“<”),然后每隔1 h測定其pH,發(fā)現pH逐漸      (填“變大”或“變小”),直至恒定。說明燒杯中的溶液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最終生成H2SO4

[查閱資料]SO2形成酸雨的另一途徑為:SO2與空氣中的O2在飄塵的作用下反應生成SO3,SO3溶于降水生成H2SO4。則在此過程中的飄塵是作為      (填“催化劑”或“氧化劑”)。

[探究結論]SO2與空氣中的氧氣、水反應生成硫酸而形成酸雨。該市可能易出現酸雨。

[知識拓展]

(1)汽車排放的尾氣,硝酸、化肥等工業(yè)生產排出的廢氣中都含有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溶于水最終轉化為      ,是造成酸雨的另一主要原因。

(2)該市某工廠的燃料煤中硫的質量分數為0.16%,該工廠每天燃燒這種煤100噸。如果煤中的硫全部轉化為SO2,那么這些SO2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約為      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10分)下表是某城市某日的空氣質量報告:
污染指數
首要污染物
空氣質量級別
空氣質量狀況
55
SO2
II

該市某校研究性學習小組對表中首要污染物SO2導致酸雨的成因進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實驗一]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

① A裝置的作用是     (填“干燥”或“氧化”)SO2氣體。
②實驗過程中,B裝置內石蕊試紙的顏色沒有發(fā)生變化,C裝置內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變   色,說明SO2與水反應生成一種酸。
③ D裝置的作用是         ,D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探究實驗二]往盛有水的燒杯中通入SO2氣體,測得所得溶液的pH     7(填“>”“=”或“<”),然后每隔1 h測定其pH,發(fā)現pH逐漸     (填“變大”或“變小”),直至恒定。說明燒杯中的溶液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最終生成H2SO4。
[查閱資料]SO2形成酸雨的另一途徑為:SO2與空氣中的O2在飄塵的作用下反應生成SO3,SO3溶于降水生成H2SO4。則在此過程中的飄塵是作為     (填“催化劑”或“氧化劑”)。
[探究結論]SO2與空氣中的氧氣、水反應生成硫酸而形成酸雨。該市可能易出現酸雨。
[知識拓展]
(1)汽車排放的尾氣,硝酸、化肥等工業(yè)生產排出的廢氣中都含有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溶于水最終轉化為     ,是造成酸雨的另一主要原因。
(2)該市某工廠的燃料煤中硫的質量分數為0.16%,該工廠每天燃燒這種煤100噸。如果煤中的硫全部轉化為SO2,那么這些SO2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約為     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