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口腔的溫度大約是37℃,發(fā)現(xiàn)問題:在細細咀嚼饅頭時.能夠品嘗出一絲甜味來. 提出問題:饅頭變甜是唾液淀粉酶把淀粉分解成麥芽糖了嗎?做出假設: . 制定計劃并實施計劃:(1)取兩只相同的試管.分別編號為1號試管.2號試管, (2)分別向1號.2號試管中加入等量的饅頭碎屑, (3)向1號試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向2號試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并將兩只試管充分振蕩, (4)放入盛有 ℃溫水的燒杯中.5―10分鐘后.取出兩只試管.各滴加兩滴碘液.搖勻,(5)觀察兩只試管中顏色的變化.1號試管 ,2號試管 .1號試管的作用是: .得出結論: .表達交流:請把探究活動的過程和結論與同學交流.分享.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11?自貢)請回答下列有關實驗和探究的問題:
(1)某同學做“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實驗時,在不變換目鏡的情況下,先用l0x的物鏡觀察,再換40x的物鏡觀察,此時看到的細胞比原來的更
(大或小),一個視野中看到的細胞數(shù)目更
(多或少).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后.能夠清晰看到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的結構,有
細胞質
細胞質
、
細胞核
細胞核
、
細胞膜
細胞膜

(2)在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時,教材上有以下提示:
A.淀粉是饅頭的主要成分.淀粉沒有甜味,分解后形成的麥芽糖有甜味.
B.淀粉遇碘變藍,麥芽糖遇碘不會變藍.
C.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和唾液的混合都是在口腔中進行,口腔的溫度大約是37℃.
請根據所學知識及以上提示回答:
①在口腔中較長時間的咀嚼饅頭能感覺到甜味,說明饅頭中的淀粉分解成了
麥芽糖
麥芽糖

②最適合唾液淀粉酶發(fā)揮作用的溫度為
37℃
37℃

③饅頭的變甜是否與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有關?
(是或否)
④有同學說:“淀粉在口腔內最終被分解成葡萄糖,并被口腔吸收.”這句話中的兩個明顯錯誤是
淀粉在口腔內不會變成葡萄糖,口腔不能吸收葡萄糖
淀粉在口腔內不會變成葡萄糖,口腔不能吸收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請回答下列有關實驗和探究的問題:
(1)某同學做“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實驗時,在不變換目鏡的情況下,先用l0x的物鏡觀察,再換40x的物鏡觀察,此時看到的細胞比原來的更    (大或小),一個視野中看到的細胞數(shù)目更    (多或少).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后.能夠清晰看到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的結構,有    、    、   
(2)在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時,教材上有以下提示:
A.淀粉是饅頭的主要成分.淀粉沒有甜味,分解后形成的麥芽糖有甜味.
B.淀粉遇碘變藍,麥芽糖遇碘不會變藍.
C.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和唾液的混合都是在口腔中進行,口腔的溫度大約是37℃.
請根據所學知識及以上提示回答:
①在口腔中較長時間的咀嚼饅頭能感覺到甜味,說明饅頭中的淀粉分解成了   
②最適合唾液淀粉酶發(fā)揮作用的溫度為   
③饅頭的變甜是否與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有關?    (是或否)
④有同學說:“淀粉在口腔內最終被分解成葡萄糖,并被口腔吸收.”這句話中的兩個明顯錯誤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請回答下列有關實驗和探究的問題:
(1)某同學做“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實驗時,在不變換目鏡的情況下,先用l0x的物鏡觀察,再換40x的物鏡觀察,此時看到的細胞比原來的更______(大或。粋視野中看到的細胞數(shù)目更______(多或少).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后.能夠清晰看到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的結構,有______、______、______.
(2)在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時,教材上有以下提示:
A.淀粉是饅頭的主要成分.淀粉沒有甜味,分解后形成的麥芽糖有甜味.
B.淀粉遇碘變藍,麥芽糖遇碘不會變藍.
C.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和唾液的混合都是在口腔中進行,口腔的溫度大約是37℃.
請根據所學知識及以上提示回答:
①在口腔中較長時間的咀嚼饅頭能感覺到甜味,說明饅頭中的淀粉分解成了______
②最適合唾液淀粉酶發(fā)揮作用的溫度為______.
③饅頭的變甜是否與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有關?______(是或否)
④有同學說:“淀粉在口腔內最終被分解成葡萄糖,并被口腔吸收.”這句話中的兩個明顯錯誤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請回答下列有關實驗和探究的問題:
(1)某同學做“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實驗時,在不變換目鏡的情況下,先用l0x的物鏡觀察,再換40x的物鏡觀察,此時看到的細胞比原來的更________(大或。粋視野中看到的細胞數(shù)目更_(多或少).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后.能夠清晰看到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的結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時,教材上有以下提示:
A.淀粉是饅頭的主要成分.淀粉沒有甜味,分解后形成的麥芽糖有甜味.
B.淀粉遇碘變藍,麥芽糖遇碘不會變藍.
C.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和唾液的混合都是在口腔中進行,口腔的溫度大約是37℃.
請根據所學知識及以上提示回答:
①在口腔中較長時間的咀嚼饅頭能感覺到甜味,說明饅頭中的淀粉分解成了________
②最適合唾液淀粉酶發(fā)揮作用的溫度為________.
③饅頭的變甜是否與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有關?________(是或否)
④有同學說:“淀粉在口腔內最終被分解成葡萄糖,并被口腔吸收.”這句話中的兩個明顯錯誤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根據下表列出的實驗方法步驟,填寫實驗現(xiàn)象,再根據實驗現(xiàn)象分析原因.
試管編號 注入漿糊 加清水 加入唾液 振蕩搖勻 放在37℃水中恒溫 冷卻后加碘液
1 2亳升 2亳升 0亳升 振蕩搖勻 10分鐘 2滴
2 2亳升 0亳升 2亳升 振蕩搖勻 10分鐘 2滴(1)口腔的溫度大約是
37
37
℃左右.
(2)1號試管內的漿糊(淀粉),未加唾液、淀粉未被
唾液淀粉
唾液淀粉
  酶分解,所以淀粉遇碘顯
色.
(3)2號試管內因為加了唾液,
唾液淀粉
唾液淀粉
酶在適宜的溫度下將
淀粉
淀粉
分解成了
麥芽糖
麥芽糖
,所以加碘液后沒有變顏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