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圖為實驗室制取 氧氣 的裝置圖,其中B是 裝置.分別寫出帶有序號的儀器名稱1 ;3 .
(2)在圖裝置中用高錳酸鉀加熱制取氧氣,A裝置需要改進的是 .
(3)實驗結束,應先撤離B裝置中的導管,再熄滅酒精燈,若不按此操作,將會出現的現象是 .
(4)在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實驗過程,大致可分為以下六步操作,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填序號)
①點燃酒精燈,給試管加熱;②熄滅酒精燈;③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④將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裝入試管里用帶有導管的塞子塞緊并將它固定在鐵架臺上;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氣;⑥將導管從水槽里取出.
(5)工業(yè)上大量制取氧氣用 法.
(6)某固體粉末與氯酸鉀混合共熱,發(fā)現氯酸鉀分解的速率明顯增大,由此得出此粉末在該反應中 (填“一定是”“可能是”或“不是”)催化劑.
(7)潛水艇為了保證長時間潛航,在潛航時要配備制氧氣的化學再生裝置.現有以下幾種制氧氣的方法:①加熱高錳酸鉀,②電解水,③在常溫下用過氧化鈉(一種化合物)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氧氣,④加熱氧化汞.你認為最適宜在潛艇里制取氧氣的方法是、邸種.與其它幾種方法相比,該法有哪三條優(yōu)點 .
氧氣的制取裝置;氧氣的工業(yè)制法;氧氣的收集方法;制取氧氣的操作步驟和注意點;催化劑的特點與催化作用.. | |
專題: | 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法、檢驗、干燥與凈化. |
分析: | (1)根據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以及識別一些常見儀器; (2)根據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注意事項進行分析; (3)根據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注意事項進行分析; (4)根據加熱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分解制取氧氣時的操作步驟為:查、裝、定、點、收、移、熄,據此進行分析解答; (5)根據工業(yè)制取氧氣的原理進行解答; (6)根據催化劑的含義進行解答; (7)根據在潛水艇中制氧氣,裝置要簡單,反應物和生成物也要利于潛水艇的環(huán)境,最好是能夠循環(huán)利用進行分析. |
解答: | 解: (1)根據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可知圖為實驗室制取氧氣的裝置圖,其中B是排水法收集氣體,為收集裝置,帶有序號的儀器名稱1酒精燈,3鐵架臺; (2)為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需在試管口處放一團棉花; (3)收集完氧氣后,應先將導管從水中取出,在熄滅酒精燈,以防水倒流進試管炸裂試管.若不按此操作,將會出現的現象是水倒流進試管,將試管炸裂; (4)實驗室加熱加熱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制取氧氣的操作步驟和注意點分別是: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將高錳酸鉀裝入試管,管口放一小團棉花,塞上帶導管的單孔塞→將試管固定在鐵架臺上→點燃酒精燈,加熱試管→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將導氣管從水槽中撤離→熄滅酒精燈,可得題中正確的操作順序是③④①⑤②⑥; (5)工業(yè)上大量制取氧氣用分離液態(tài)空氣法; (6)某固體粉末與氯酸鉀混合加熱,發(fā)現氯酸鉀分解速率明顯增大,由此得出該粉末在反應中可能是催化劑,例如 高錳酸鉀在加熱時能夠發(fā)生分解產生二氧化錳,這樣氯酸鉀和高錳酸鉀的混合物在受熱時高錳酸鉀分解產生的二氧化錳就能夠對氯酸鉀的分解起到催化的作用其中的二氧化錳改變了氯酸鉀的分解速率,所以充當催化劑的是二氧化錳,而非高錳酸鉀. (7)①需要加熱,②需要加熱③需要消耗電能,④不用加熱,不用通電,操作簡單,還能將人呼出的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 答案: (1)氧氣 收集 1酒精燈,3鐵架臺 (2)在試管口塞一團棉花 (3)水倒流進試管,將試管炸裂 (4)③④①⑤②⑥ (5)分離液態(tài)空氣 (6)可能是 (7)③不用加熱和通電,操作簡單,還能將人呼出的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 |
點評: | 本考點主要考查了儀器的名稱、氣體的制取裝置和收集裝置的選擇,同時也考查了文字表達式的書寫,綜合性比較強.氣體的制取裝置的選擇與反應物的狀態(tài)和反應的條件有關;氣體的收集裝置的選擇與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有關.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4年7月,某市自來水有股奇怪的味道,經專家多輪綜合檢測,基本認定引起此次異味的主要物質是鄰叔丁基苯酚.將30克鄰叔丁基苯酚完全燃燒,生成88克CO2和25.2克H2O.已知鄰叔丁基苯酚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50,求:
(1)30克鄰叔丁基苯酚中含碳元素 克,氫元素 克.
(2)鄰叔丁基苯酚的化學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正確完成如圖所示兩個實驗.已知所用實驗裝置氣密性良好.
關于該實驗,有如下說法:
①紅磷熄滅并冷卻后才能打開彈簧夾;
②點燃酒精燈加熱銅絲,可觀察到銅絲由紅色變成黑色;
③停止加熱后即可讀出注射器內氣體的體積約為24mL;
④實驗取用銅絲質量的多少不會影響實驗結果;
⑤兩個實驗均能證明空氣是混合物;
⑥兩個實驗均能證明空氣中約含體積的氧氣.
其中正確說法的個數有( )
| A. | 2個 | B. | 3個 | C. | 4個 | D. | 5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資料一:據報道,浙西北藏著個聚寶盆,4平方公里范圍的稀土礦含鈧70t,經濟價值超700億元.稀土是國家戰(zhàn)略儲備資源,這次發(fā)現的鈧更能被用在國防、軍工、航天、核能等多個重要方面.
資料二:2012年8月16日“嫦娥一號”從月球返回信息表明,月球中含有豐富3He,同時測了月球上14種元素的含量和分布:K、Th(釷)、U(鈾)、O、Si、Mg、Al、Ca、Fe、Ti(鈦)、Na、Mn(錳)、Cr(鉻)、Gd(釓).
請結合上述材料回答:
(1)“嫦娥一號”從月球返回信息表明,月球中含有豐富He﹣3原子,它可能成為未來核能的重要原料.He﹣3原子核內 .
A.含有3個質子,沒有中子 B.含有2個質子,1個中子
C.含有1個質子,2個中子 D.含有3個中子,沒有質子
(2)鈧元素相關信息如圖1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該元素的元素符號為Sc
B.該元素屬于金屬元素
C.該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1個電子
D.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44.96g
(3)月球上的3He(3表示相對原子質量)蘊藏量巨大,探月的目標之一是探測核聚變燃料3He的分布.地球上的氦元素主要以4He形式存在.從原子的構成來看,3He、4He兩種原子的 數不同,化學性質 .“嫦娥一號”另一個目標是探測下列14種元素的含量和分布:K、Th(釷)、U(鈾)、O、Si、Mg、Al、Ca、Fe、Ti(鈦)、Na、Mn(錳)、Cr(鉻)、Gd(釓).其中屬于地殼中含量最多金屬是 ;屬于非金屬元素的有 種.
(4)鈧是一種熔點高、密度小、抗腐蝕性能好的金屬.鈧(Sc)元素的粒子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
①四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中如圖4,與圖2化學性質相似的是 .
②圖3所表示的粒子的化學符號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除去雜質所采用的試劑錯誤的是( 。
選項 | 物質 | 雜質 | 除雜所選用的試劑 |
A | CO2 | CO | 灼熱的CuO |
B | N2 | O2 | 灼熱的炭 |
C | O2 | H2O(氣體) | 濃硫酸 |
D | FeCl2溶液 | CuCl2溶液 | 足量的鐵粉 |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興趣小組的李浩宇同學對“一貼熱”的發(fā)熱原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先上網查閱有關資料,然后和興趣小組的同學一起帶了幾包“一貼熱”(如圖1),來到實驗室對其進行實驗研究.
【查閱資料】
(1)一貼熱的使用方法:將外包裝袋剪開,取出藥袋,晃動幾次,使藥物充分接觸到空氣,手摸有熱感時,置于固定袋內,覆蓋于痛患處.
(2)四氧化三鐵也具有鐵磁性,能被磁鐵吸引.
(3)可以作為過氧化氫分解反應的催化劑有很多,如:鐵粉、氧化銅粉末、四氧化三鐵等.
【提出問題】一貼熱的成分是什么?
李浩宇同學將一貼熱包裝剪開,將填充物倒入燒杯中,觀察,為黑色粉末.
【猜想與假設】李浩宇說:該黑色粉末可能含有碳粉、鐵粉.
你猜想該黑色粉末還可能是 (與李浩宇的猜想不同)
【設計并進行試驗】
如圖2(1)先用磁鐵與燒杯中的黑色粉末充分接觸,如果粉末部分被吸附,你認為該黑色粉末可能是① ;② .
(2)王梅取適量黑色粉末于燃燒匙中,在酒精燈上點燃后伸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觀察到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熱、 的現象,從而證明了鐵粉的存在.寫出鐵與氧氣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在反應后的集氣瓶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蕩,觀察到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粉末中一定含有 .
【實驗結論】
該黑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
張陽和廠家聯系得知,一貼熱的發(fā)熱材料主要由鐵粉、活性炭、蛭石、水、鹽等材料構成.
【拓展探究】
(1)二氧化錳和鐵粉,誰能更好的加快過氧化氫分解反應的速率?
馮偉經過實驗發(fā)現一貼熱也可以加快過氧化氫分解的速率,經檢驗是鐵粉起的作用,他想知道鐵粉和二氧化錳相比,究竟誰的催化效果更好,于是設計以下一組實驗:
實驗編號 | 反應物的濃度體積 | 溫度 | 催化劑 | 收集125ml 氧氣所用的時間 |
1 | 10mL 6% H2O2 | 25℃(室溫) | 1g 二氧化錳粉末 | 35s |
2 | 10mL 6% H2O2 | 25℃(室溫) | 1g 鐵粉 | 152s |
根據控制變量法,上表中變量是: ,常量是 、 、 (至少寫出三個).由該實驗可以得出:在相同條件下,二氧化錳的催化效果比鐵粉 .(填“好”或“差”)
(2)用一貼熱藥粉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王嵐查閱資料得知,一貼熱的作用原理是鐵跟氧氣和水發(fā)生反應生成氫氧化鐵(固體),并放熱.小組同學設計了如圖2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實驗.請你仔細觀察并在下表中填寫主要的實驗現象.
實驗操作 | 主要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及解釋 |
加入足量藥品一貼熱,迅速將膠塞蓋嚴,并充分振蕩 | 進入集氣瓶內水的體積即為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并可計算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
(你能回答下列問題,可獲得3分的加分,但總分不超過100分)
【實驗反思】王嵐同學認為實驗需要改進,才能得到較為準確的結果.試寫出改進的實驗操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