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有一瓶無色的氣體,可能是氧氣、空氣或二氧化碳中的一種,請你設計實驗方案進行鑒別.
實 驗 操 作實 驗 現(xiàn) 象結論
 
 
 
考點:常見氣體的檢驗與除雜方法
專題:物質的檢驗、鑒別與推斷
分析:氧氣具有助燃性,通常使用帶火星的木條進行檢驗;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通常使用澄清石灰水來檢驗二氧化碳.
解答:解:確定氣體為氧氣,一般把帶火星木條伸入瓶中,木條復燃,氣體為氧氣;確定氣體為二氧化碳,把澄清的石灰水倒入集氣瓶振蕩,石灰水變渾濁,氣體為二氧化碳.
故答案為:
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
向瓶中澄清石灰水振蕩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該氣體是二氧化碳
點評:根據(jù)物質特殊性質或變化,對物質進行檢驗,明確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檢驗方法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欲制得12.8克銅,需要用硫酸銅與多少克含雜質2%的鋅反應?(反應在溶液中進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各組溶液,不加其它試劑就能鑒別的是(  )
A、NaOH、NaCl、MgCl2、FeCl3
B、Na2CO3、稀H2SO4、稀HCl、NaNO3
C、Na2SO4、BaCl2、KNO3、NaCl
D、K2SO4、Na2CO3、BaCl2、Na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決定元素種類的是中子數(shù)
B、分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C、原子不可以再分
D、分子、原子、離子都可以直接構成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為實驗室中常見的氣體制備和收集裝置.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制取并收集氧氣:
①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應選用發(fā)生裝置
 
 (填字母序號),此裝置有什么不足之處
 
,若用收集一瓶較純凈的氧氣,應選的收裝置
 

②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我選用C做發(fā)生裝置,不選B的原因是
 

③欲使用裝置E收集氧氣,氣體從
 
 (填“a”或“b”)端通入.驗滿的方法是
 

(2)寫出出現(xiàn)下列實驗情況的原因:
鐵絲伸入氧氣的中未燃燒
 

做硫在氧氣中燃燒教室里充滿刺激性氣味氣體
 

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氣不純的原因是
 

混濁的河水過濾后的液體仍然混濁的可能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學習小組對炭粉與氧化銅高溫反應產物中氣體的成分進行研究.
【猜想】
①氣體產物全部是CO2②氣體產物全部是CO  ③氣體產物是
 

若猜想①成立,則碳和氧化銅高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設計方案】將一定量氧化銅在隔絕氧氣的條件下與過量炭粉充分反應.通過參加反應的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提示:二氧化碳與一氧化碳中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分別為3:8和3:4)
【查閱資料】氮氣不與碳、氧化銅產生反應,可用來隔絕氧氣.
【實驗】
操作步驟及實驗現(xiàn)象簡答
①稱取8g氧化銅與2g炭粉均勻混合,放入重48.4g的玻璃管中,按上圖裝置連接/
②加熱前,先通一段時間純凈、干燥的氮氣其目的是
 
;
③夾緊T處彈簧夾,加熱一段時間后,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化學方程式為:
 
④完全反應后,冷卻至室溫,稱得玻璃管和固體的總質量為56.0g/
【數(shù)據(jù)處理】
依據(jù)題目所給數(shù)據(jù)和質量守恒定律可得:反應生成的氣體質量為
 
g;因氧化銅全部參加反應,氣體中的氧元素為1.6g,則氣體中碳元素的質量為
 
g;
【結論】根據(jù)數(shù)據(jù)處理結果,得出猜想
 
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
傾倒液體
B、
檢查氣密性
C、
點燃酒精燈
D、 
熄滅酒精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用雙氧水與二氧化錳混合,液體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將不斷減少直至為零
B、含氧化合物中所含元素的種類大于或等于氧化物中所含元素的種類
C、質子數(shù)相同的微粒一定屬于同一種元素
D、只含有一種元素的物質,一定不可能是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區(qū)分下列各組物質所用的兩種方法不完全正確的是( �。�
選項要鑒別的物質方法一方法二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別通過灼熱的氧化銅注入石灰水、振蕩、觀察
B鋁絲和銀絲觀察顏色分別取樣浸入到硫酸鎂溶液中,觀察
C濃鹽酸和濃硫酸打開瓶口觀察分別蘸取在紙上寫字,過一會兒觀察
D空氣和人呼出氣體分別伸入帶火星的木條分別加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蕩、觀察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