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是X,Y,Z三種液體的對應近似pH,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

A.X顯酸性
B.Y一定是水
C.Z可能是碳酸鈉溶液
D.Z可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

【答案】B
【解析】A、X的pH為1,小于7,呈酸性,故正確;
B、Y的pH為7,所以呈中性,但呈中性的溶液不一定是水,如氯化鈉的溶液也是中性的,故錯誤;
C、Z的pH為10,大于7,呈堿性,而碳酸鈉溶液顯堿性,故正確;
D、Z的pH為10,大于7,呈堿性,因此Z可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故正確.
故選:B.
依據(jù)pH的應用范圍在0~14之間,當pH=7時水呈中性;pH<7時水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強;當pH>7時水呈堿性,pH越大,堿性越強據(jù)此分析即可.此題是對溶液pH與酸堿性問題的考查,解題的關鍵是知道pH的變化規(guī)律結合自身的識圖分析能力,屬常規(guī)基礎知識考查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自然界中的碳循環(huán)
碳是組成生物體的基本元素之一,也是組成煤、石油、天然氣等的主要元素之一,自然界中的碳循環(huán)主要是通過CO2來實現(xiàn)的,下圖是碳循環(huán)主要途徑的模式圖.

(1)結合圖,下列關于碳循環(huán)的認識正確的是(填序號)
A.有機物和無機物可以相互轉化
B.碳循環(huán)過程只涉及到化學變化
C.碳循環(huán)過程中,各元素的化合價都不變
D.燃燒過程中能量的轉化形式是化學能轉化為熱能和光能
(2)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圖中碳循環(huán)中的下列變化
①動物體內(nèi)的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發(fā)生緩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②消耗二氧化碳的一種方式
(3)從化學的視角看物質(zhì)
目前,人們對二氧化碳的評論褒貶不一,若以“二氧化碳的利與弊”做為論題,你的觀點是什么?請列舉有力的證據(jù)論證你的觀點.
要求:①論據(jù)簡潔、論證充分.②同一論據(jù)舉出一個事例即可.③字數(shù)在100字以內(nè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的再認識.

(1)【經(jīng)典賞析】教材中介紹了拉瓦錫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氣的成分(實驗裝置如圖1).該實驗中選擇使用汞的優(yōu)點有
A.實驗過程中沒有污染
B.在汞槽中起到液封作用
C.生成的化合物加熱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氣
D.能將密閉裝置內(nèi)空氣中的氧氣集合耗盡
(2)【實驗回顧】實驗室常用紅磷燃燒的方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裝置如圖2),寫出紅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 興趣小組用該方法測出的氧氣含量常常遠低于21%.
(3)【提出問題】用紅磷燃燒的方法為什么不能準確地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進行猜想】(1)裝置漏氣;(2)裝置內(nèi)氧氣有剩余;…
(4)【實驗與交流】在老師的指導下,小明分別用過量的紅磷和白磷進行該實驗,用測氧氣濃度的傳感器測得反應后裝置內(nèi)氧氣濃度分別為8.85%和3.21%,請從燃燒條件的角度回答產(chǎn)生上述結果的主要原因
(5)【實驗探究1】小明根據(jù)鐵生銹的原理,探究用鐵能否準確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于是進行了實驗(裝置如圖3)通過7天測得的數(shù)據(jù)計算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為19.13%.
【交流與反思】與用紅磷燃燒的方法相比,用鐵絲生銹的方法測定的主要優(yōu)點及原因:
(6)【實驗探究2】為了加快反應速率,小明通過查閱資料,利用鐵粉、炭粉、氧化鈉等物質(zhì)又進行了實驗(裝置如圖4),8分鐘后測得的數(shù)據(jù)如表:

實驗前的體積

實驗后的體積

集氣瓶內(nèi)空氣

燒杯內(nèi)蒸餾水

燒杯內(nèi)剩余蒸餾水

131mL

90.0mL

63.6mL

請計算出空氣中氧氣含量(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7)【結論與反思】通過上述實驗探究,選擇(填物質(zhì)名稱)進行實驗,可較為快速地完成實驗并減小實驗誤差.
(8)【拓展延伸】銅也能與空氣中氧氣、水、二氧化碳反應而銹蝕,生成銅綠[銅綠的主要成分為Cu2(OH)2CO3],若將圖3裝置中的粗鐵絲換成足量的銅絲進行實驗,請判斷能否比較準確地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學了生活中常見鹽的性質(zhì)以后,某;瘜W興趣小組的同學開展了測定Na2CO3和NaCl混合固體中Na2CO3含量的探究實驗,他們設計了如下的實驗方案:

(1)如圖甲所示(鐵夾夾持的儀器是注射器),把一定量的混合物與足量稀硫酸反應后,測定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氣體的體積,檢查該裝置的氣密性的方法是:
(2)小明同學提出用圖乙代替圖甲中的收集裝置,則所測CO2氣體的體積(填“偏大”、“偏小”、“不變”);有同學對乙裝置中的缺陷提出三種改進方案.
A方案:將廣口瓶中的水改為飽和的CO2水溶液;B方案:將廣口瓶中的水改為氫氧化鈉稀溶液;C方案:在廣口瓶中的水面上覆蓋一層植物油.你認為錯誤的方案是(填字母代號);廣口瓶內(nèi)原有的空氣對實驗結果(填“有”或“沒有”)影響;
(3)小宇同學用圖丙裝置測定CO2的質(zhì)量.則圖丙實驗裝置主要存在哪些缺陷?這些缺陷對實驗結果有何影響?請寫出其中兩點主要缺陷及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組離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Ba2+、NH4+、NO3-、Cl- B.H+、 K+、 HCO3-、NO3-

C.Ca2+、Ag+、CO32-、Cl- D.Na+、Cu2+、SO4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西沙群島及附近海域是我國神圣不可侵犯的領域,海底蘊含著大量的可燃冰,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請你回答下列問題:
(1)可燃冰屬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甲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3)甲烷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一定條件下與CO2反應生成CO和H2 , CO和H2又可化合成液體燃料CH3OH,則參加反應的CO和H2的分子數(shù)之比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A.加入固體粉末
B.讀取液體體積
C.稀釋濃硫酸
D.過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元素符號或化學式填空:
4個二氧化碳分子
金屬鐵
4個硫酸根離子
由60碳原子構成的單質(zhì)分子
3個銅原子
氮元素
三氧化二鋁中鋁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
由Fe3+和OH構成的氫氧化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按照體積計算空氣中氧氣約占21%,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按照課本的實驗裝置做“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實驗(圖1),但測出的氧氣體積分數(shù)明顯偏。埬銋⑴c探究:

(1)【提出問題】造成誤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進課本實驗裝置?
【查閱資料】①

顏色、狀態(tài)

熔點/℃

燃燒所需最低溫度/℃

密度/gcm3

紅磷

暗紅色固體

590

240

2.34

白磷

白色固體

44.1

40

1.82

②二氧化碳氣體能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
③在加熱的條件下銅粉能與氧氣反應生成黑色的氧化銅固體
【猜想】
甲同學:可能是導管內(nèi)原存有空氣,后來留有吸入的水,影響實驗的準確性;
乙同學:可能是瓶內(nèi)殘留氣體中還有氧氣的緣故;
你還能做的猜想是(寫一點即可).
(2)【交流與討論】
①寫出圖1中集氣瓶中發(fā)生反應的符號表達式;
②丙同學認為,用木炭代替紅磷也能完成圖1的實驗,但事先要在集氣瓶中放入一定量的
③他們對圖1實驗裝置進行了如圖2的改進.與圖1實驗裝置相比,圖2裝置的一個優(yōu)點是;
(3)【探究與反思】
①為驗證乙同學的猜想,將銅粉在殘余氣體中加熱,觀察到銅粉變黑,所以乙同學的猜想(選填“合理”或“不合理”);
②大家采用改進的實驗裝置(圖2)進行實驗(左邊玻璃管上面的空氣平均分成了5等份,并標刻度線),待玻璃管冷卻、管內(nèi)白色的煙幕消失,同時能觀察到 , 得到了較準確的數(shù)據(jù),但又意外發(fā)現(xiàn)左玻璃管內(nèi)壁上端附著白色固體.左玻璃管上端的白色固體主要成分可能是白磷或者五氧化二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