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實驗課,同學們利用下列裝置進行氣體制備的學習。請你用已學的化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儀器a的名稱是 __________;
(2)在實驗室里常用稀鹽酸和塊狀大理石在裝置A中反應制取二氧化碳,收集二氧化碳的裝置是:___不用粉末狀大理石的原因是_______,寫出上述反應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
(3)裝置A、B和C都能制取二氧化碳氣體,但裝置C與前兩者相比較,你認為裝置C的優(yōu)勢是_____________。
(4)實驗室用加熱無水乙酸鈉固體和氫氧化鈉固體制取甲烷氣體.在通常情況下甲烷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小,F(xiàn)實驗室制取較純凈的甲烷應選用的裝置的組合是_________(填字母編號)。
(5)某同學設計如圖裝置制取和收集氧氣(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再進行相關(guān)實驗。A瓶中發(fā)生反應的方程式為__________,滴入過氧化氫溶液,觀察到A瓶中有氣泡產(chǎn)生,C瓶中液面平穩(wěn)下降,當C瓶中水正好排盡時,取出集氣瓶B和C,蓋上玻璃片。該同學應選擇集氣瓶_____(填“B”或 “C”)用于鐵絲燃燒實驗,另一瓶不合適的具體原因是_____________。
(6)若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反應前后二氧化錳在固體混合物中質(zhì)量分數(shù)是_________ (“不變”或“變大”或“變小”)。
【答案】酒精燈 E 粉末碳酸鈣和鹽酸接觸面積大,反應較快,氣體不好收集,(或反應速率太快不易控制反應進行,不便于實驗操作) CaCO3+2HCl═CaCl2+CO2↑+H2O 能使反應隨開隨用,隨關(guān)隨停(或隨時使反應發(fā)生,隨時使反應停止) D F 2H2O2 2H2O+O2↑ C 易導致因高溫生成物濺落,使集氣瓶底炸裂 2KClO3 2KCl+3O2↑ 變大
【解析】
(1)圖中儀器a的名稱是酒精燈;
(2)在實驗室里常用稀鹽酸和塊狀大理石在裝置A中反應制取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的大,收集二氧化碳的裝置是E,不用粉末狀大理石的原因是粉末碳酸鈣和鹽酸接觸面積大,反應較快,氣體不好收集,(或反應速率太快不易控制反應進行,不便于實驗操作)所以用大理石固體,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鈣、水,反應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CO2↑+H2O;
(3)比較發(fā)現(xiàn)C多一個彈簧夾和隔板,關(guān)閉彈簧夾,氣體增多壓強增大,試管內(nèi)液面下降,下降到隔板下方后,固體和液體分離,反應停止;打開彈簧夾,氣體減少,壓強變小,漏斗內(nèi)液面下降,試管內(nèi)液面上升,當固體與液體接觸時,反應開始。即C的優(yōu)點是能使反應隨開隨用,隨關(guān)隨停(或隨時使反應發(fā)生,隨時使反應停止);
(4)實驗室用加熱無水乙酸鈉固體和氫氧化鈉固體制取甲烷氣體,發(fā)生裝置屬于固體和固體加熱制氣體;甲烷不溶于水,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實驗室制取較純凈的甲烷應選用的裝置的組合是D F;
(5)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發(fā)生反應的方程式為2H2O2 2H2O+O2↑,鐵在氧氣中燃燒時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熱。應選擇集氣瓶C,用于鐵絲燃燒實驗,另一瓶不合適的具體原因是集氣瓶底沒有水,易導致因高溫生成物濺落,使集氣瓶底炸裂;
(6)氯酸鉀在二氧化錳的作用下受熱分解生成氧氣、氯化鉀,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ClO3 2KCl+3O2↑,二氧化錳的質(zhì)量不變,但是反應后固體的質(zhì)量減少,反應前后二氧化錳在固體混合物中質(zhì)量分數(shù)是變大。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缺鈣能導致兒童發(fā)育不良、成人骨質(zhì)疏松等癥狀。因此,市場上出現(xiàn)一些加鈣食鹽,加鈣食鹽的主要成份含食用碳酸鈣。為了測定加鈣食鹽中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小華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稱取20g加鈣食鹽放在燒杯里,然后往燒杯中滴加足量的稀鹽酸,加入稀鹽酸的量與生成氣體的量如圖所示(假設加鈣食鹽中其他物質(zhì)不與鹽酸反應)。試求:該加鈣食鹽中鈣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學校研究性學習小組為了測定當?shù)氐V山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取來了一些礦石樣品,并取稀鹽酸200 g,平均分成4份進行實驗,結(jié)果如下:
實 驗 | 一 | 二 | 三 | 四 |
加入樣品的質(zhì)量/g | 5 | 10 | 15 | 20 |
生成CO2的質(zhì)量/g | 1.76 | 3.52 | 4.4 | m |
(1)上表中m的數(shù)值是________;
(2)反應中礦石有剩余是第_______次實驗;
(3)這種石灰石礦中碳酸鈣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是_______;
(4)15g碳酸鈣中各元素質(zhì)量比是_______;
(5)求稀鹽酸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____。(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通過下列實驗,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 通過觀察甲裝置小試管中產(chǎn)生氣泡的速率,比較MnO2和CuO的催化效果
B. 通過觀察乙裝置燒杯中紅磷未燃燒,說明紅磷的著火點高于40℃
C. 通過觀察丙裝置氣球的大小變化,比較NaOH和NH4NO3固體溶解的熱效應
D. 通過觀察丁裝置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壁是否出現(xiàn)渾油,鑒別氣體CO和C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利用生活中的廢棄材料來做家庭小實驗,其樂無窮!小美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a、d為浸有紫色石蕊試液的濕潤棉花,b、c為用紫色石蕊試液浸過的干燥棉花。垂直固定裝璃管的裝置末畫出)來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質(zhì)。下列關(guān)于該實驗裝置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通過推壓性注射器活塞,可以控制進入飲料瓶內(nèi)液體的量
B. 利用該裝置制取二氧化碳時注射器內(nèi)的液體可為稀硫酸
C. 利用該裝置可驗證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及二氧化碳能與水發(fā)生反應
D. 該裝置的左半部也可用于制取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許多新材料,它們一些性能超乎人們的想象。根據(jù)所給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石墨烯是從石墨中分離出來的單層石墨片,它是目前人工制得最薄的材料,理論上可以用于在地球與月球之間架設電梯,它的一些用途如圖。
①石墨烯、金剛石的物理性質(zhì)______(填“相似”或“不相似”)。
②石墨烯的導電性_______(填“好”或“不好”)。
③石墨烯還具有密度______(填“大”或“小”)和強度____(填“高”或“低”)的特性。
(2)以空氣為主要成分的一種氣凝膠,是目前人工制得的最輕的固體,具有疏松多孔的結(jié)構(gòu),高溫灼燒時幾乎無變化。
①該氣凝膠屬于__________(選填“混合物”或“純凈物”);
②該氣凝膠化學性質(zhì)_________(選填“活潑”或“穩(wěn)定”);
③該氣凝膠像活性炭一樣具有__________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豆腐是人們喜愛的食物,營養(yǎng)豐富,能為人體提供所需的多種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化學式為C6H13NO2)。下列關(guān)于亮氨酸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亮氨酸由碳、氫、氮、氧四種元素組成
B. 一個亮氨酸分子由22個原子構(gòu)成
C. 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27.3%
D. 亮氨酸中氫、氮兩種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13: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工業(yè)上以石灰石和赤鐵礦為主要原料可以制取B和G ,其轉(zhuǎn)化關(guān)系如下圖所示,已知D、G為單質(zhì),C和E的組成元素相同。試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兩種物質(zhì)的化學式:B_____,G________。
(2)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反應②:_____,反應③:______,檢驗氣體C:___。
(3)C和E的組成元素相同,但化學性質(zhì)不同,原因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07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德國化學家格哈德·埃特爾(Gerhard Ertl),以表彰他搞清了氣體在固體表面怎樣發(fā)生的化學反應,埃特爾研究的成果之一是對CO催化氧化過程的研究,即一氧化碳在鉑催化劑作用下的氧化反應,這一反應的過程可以表示為:
CO COad,O2 2Oad,COad+Oad →CO2。式中標有ad的物質(zhì)表示吸附在金屬鉑表面的原子或分子,對上述反應過程的下列說法有錯誤的是( )
A.CO和COad不是同種物質(zhì)
B.該反應過程中,一氧化碳發(fā)生了氧化反應
C.這一反應原理應用于汽車尾氣處理,會使汽車一氧化碳的排放量減少
D.從反應效果看,CO與O2不用點燃反應也能進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