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將包有Na2O2固體的棉花放入如圖燒杯中,緩慢倒入CO2
現(xiàn)象Ⅰ:
 
.說明CO2具有的性質是
 


現(xiàn)象Ⅱ:發(fā)現(xiàn)棉花燃燒起來.
【提出問題】在實驗中是如何給棉花燃燒提供上述條件的呢?
【查閱資料】在常溫下Na2O2和CO2能發(fā)生化學反應.
【設計實驗】小組同學設計了如圖的實驗進行探究.

【實驗步驟】按如圖裝配好裝置,檢查其氣密性后加入如圖的試劑;推動注射器的活塞,把稀鹽酸注入錐形瓶內,并固定活塞位置;一段時間后,在a處放置一根帶火星的木條.
實驗現(xiàn)象:
①干燥管中沒有出現(xiàn)藍色;
②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③飽和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實驗分析及結論:
①D裝置的燒杯內變渾濁的原因是
 

②棉花燃燒起來的原因是
 

③寫出Na2O2和C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考點:實驗探究物質的性質或變化規(guī)律,氣體的凈化(除雜),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專題:科學探究
分析:(1)考查了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2)考查了物質燃燒的條件;
(3)考查了學生分析實驗現(xiàn)象的能力;
(4)考查了沒學過的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法.
解答:解:(1)由題目中圖可知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可以像倒水那樣來傾倒,又由于二氧化碳既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所以蠟燭會由下而上依次熄滅;故答案為:蠟燭由下而上依次熄滅  密度比空氣大且既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2)分析實驗裝置圖中各個裝置的作用:A 大理石和稀鹽酸可生成二氧化碳;B利用了濃硫酸的吸水性可除去生成二氧化碳中的水分;C:由CuSO4+5H2O═CuSO4?5H2O,無色的無水硫酸銅和水反應生成了藍色的利用了這個反應,通過顏色的變化可檢驗水分的存在.由實驗現(xiàn)象:“①干燥管中沒有出現(xiàn)藍色;”說明Na2O2只和二氧化碳發(fā)生反應,又由現(xiàn)象“②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說明從a從中產生的氣體為氧氣.(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可以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①我們已知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但在這個實驗中二氧化碳氣體并沒有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故石灰水變渾濁的原因不是通入了二氧化碳;題目中寫的“飽和的澄清石灰水”,聯(lián)想到澄清石灰水的溶質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要想變渾濁,只能使溶液的溫度升高,又因D裝置中只有Na2O2和CO2反應的反應管,故造成石灰水溫度升高的熱量只能是這個反應放出的;故答案為:Na2O2和CO2反應放出熱量,使溫度升高,從而使氫氧化鈣的溶解度變小,溶質析出;
②由于棉花燃燒需要達到燃燒所具有的條件是:達到棉花的著火點和與氧氣接觸.由上面的分析可知Na2O2和CO2反應既放出熱量又產生氧氣,故答案為:Na2O2和CO2反應放出的熱量,產生的氧氣使棉花達到了著火點又與氧氣接觸;
③Na2O2和CO2反應由現(xiàn)象“在a處產生了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氣體”可知一種生成物為氧氣,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由于反應物Na2O2和CO2由Na、C、O三種元素組成.生成物中的氧氣是由氧元素組成的,因此另一種生成物中一定含有Na、C兩種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可推斷符合條件的只有Na2CO3故答案為:2Na2O2+2CO2═2Na2CO3+O2
點評:此題注重了知識的綜合利用,對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進行合理的推導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在平時的學習中注意積累實驗的學習方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為探究質量守恒定律,設計了如圖(A、B)的探究實驗. 請你與他們一起探究并回答有關問題:
(1)在一根用細線吊著的長玻璃棒兩端,分別繞上30厘米的細銅絲,并使玻璃棒保持平衡.然后用酒精燈給左端的銅絲加熱數(shù)分鐘,停止加熱冷卻到室溫,你會觀察到紅色的銅絲變?yōu)?div id="zdsshhz" class='quizPutTag' contenteditable='true'> 
 色,玻璃棒
 
(選填“平衡”、“向左傾斜”或“向右傾斜”).
(2)將上述左端的銅絲再次加熱一會兒,乘熱插入裝滿H2 的試管,冷卻至室溫,你會看到左端的銅絲變成
 
色,玻璃棒
 
(選填“平衡”、“向左傾斜”或“向右傾斜”).                                                          
(3)寫出有關化學方程式:①
 
; 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對牙膏的探究要用到許多化學知識.
(1)下表列出了三種牙膏中的摩擦劑.請在表中填寫三種摩擦劑所屬的物質類別.
兩面針兒童牙膏珍珠王防臭牙膏中華透明牙膏
磨擦劑氫氧化鋁碳酸鈣二氧化硅
磨擦劑的物質類別
(指酸、堿 鹽、氧化物)
(2)根據(jù)你的推測,牙膏摩擦劑的溶解性是
 
.(填“易溶”或“難溶”)
(3)牙膏中的摩擦劑碳酸鈣可以用石灰石來制備.某學生設計了一種制備碳酸鈣的實驗方案,其流程圖為:
請寫出上述方案中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①
 
 
 

(4)請你仍用石灰石為原料(其他試劑自選),設計另一種制備碳酸鈣的方案.仿照(3)所示,將你的實驗方案用流程圖表示出來:

你設計的方案優(yōu)點是
 

(5)某學生為了測定一種以碳酸鈣為摩擦劑的牙膏中的碳酸鈣的含量,用燒杯稱取這種牙膏膏體100.0g,向燒杯中逐漸加入稀鹽酸至不再有氣體放出(除碳酸鈣外,這種牙膏中的其他物質不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氣體),共用去稀鹽酸200.0g.反應完畢后稱得燒杯內物質的質量為278.0g.(所有質量數(shù)據(jù)均不含燒杯質量).請你計算這種牙膏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C-12;O-16;Cl-35.5;Ca-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寫出下列符號的意義或根據(jù)意義寫出符號:Si
 
;  5Ca2+
 
; n個鐵原子
 
;2個氮分子
 
; 保持液態(tài)氧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我國就開始生產和使用鐵器.工業(yè)煉鐵把鐵礦石和焦炭、石灰石一起加入高爐,在高溫下,利用焦炭與氧氣反應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鐵從鐵礦石里還原出來.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化學方程式為:
 
.其中,石灰石起作用
 

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在學習煉鐵的相關內容時,對煉鐵時還原劑的選擇進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單質碳也具有還原性,碳還原氧化鐵的化學方程式為
 
.為什么工業(yè)上不用焦炭作為還原劑直接還原鐵礦石?
【猜想與假設】焦炭和鐵礦石都是固體,接觸面積小,反應不易完全.
【進行實驗】實驗步驟及注意事項如下:
①稱取兩份相同質量的氧化鐵粉末.一份與足量的碳粉均勻混合放入圖1裝置A的試管中;另一份放入圖1裝置B的玻璃管中.

②圖1裝置A和B兩組實驗同時開始進行.在圖1裝置B的反應中,實驗開始前應先
 
(選填“通CO”或“加熱”); 實驗結束后應繼續(xù)通入CO直至冷卻至室溫,其原因是
 

【實驗現(xiàn)象】當圖1裝置B的玻璃管中固體完全由
 
時(選填“紅色變?yōu)楹谏被颉昂谏優(yōu)榧t色”),圖1裝置A的試管中仍有
 

【解釋與結論】焦炭和鐵礦石都是固體,接觸面積小,反應確實不易完全,這可能是工業(yè)上不用焦炭作為還原劑直接還原鐵礦石的一個原因.
【完善實驗】聯(lián)想到單質碳的一些化學性質,甲同學認為在碳還原氧化鐵的反應中可能還會有CO產生.為了證明碳還原氧化鐵所得的氣體中含有CO和CO2,將該氣體通過圖2的檢驗裝置.圖2A裝置中的試劑是(寫名稱,下同)
 
,圖2B裝置中的試劑是氫氧化鈉溶液,用以吸收二氧化碳(2NaOH+CO2═Na2CO3+H2O );證明原混合氣體中CO2存在的實驗現(xiàn)象是
 
;證明原混合氣體中CO存在的實驗現(xiàn)象是
 
;經過檢驗,證實碳還原氧化鐵所得的氣體中確實含有CO和CO2,因此圖1裝置A的不足之處是
 

【拓展延伸】要煉出含鐵96%的生鐵4000t,至少需要含氧化鐵80%的赤鐵礦石的質量是多少?(請寫出詳細的計算過程,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檢驗二氧化碳的試劑是
 
,不能用燃燒的木條放入瓶中看是否熄滅來驗證二氧化碳,是因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請從H、C、O、Na等4種元素中選擇恰當?shù)脑兀M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質,并將其化學式填寫在相應的空格上:
①能燃燒的固態(tài)非金屬單質是
 
; 
②一種有毒的氣態(tài)氧化物,可用于煉鐵的是
 
;
③參與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做農作物氣體肥料的是
 
;
④含有相同元素的兩種化合物
 

⑤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一個氧原子的實際質量為Mkg  它的相對原子質量為a.一個鋁原子的實際質量為Nkg,則它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碳捕捉技術”是指通過一定的方法,將工業(yè)生產中產生的二氧化碳分離出來并加以利用.某校科研小組的同學設計用氫氧化鈉溶液來“捕捉”二氧化碳,其基本過程如下(部分條件及物質未標出).

(1)“捕捉室”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在整個“捕捉”過程中,可以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是
 

(3)下列有關敘述中錯誤的是(填序號)
 

A.該技術可有效減少碳排放
B.“反應分離”過程中,分離物質的基本操作是蒸發(fā)結晶和過濾
C.能耗大是該技術的一大缺點
D.“捕捉”到的二氧化碳可用與生產尿素、甲醇、碳酸氫銨和純堿等
(4)寫出高溫反應爐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