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下面是粗鹽提純部分實驗操作示意圖.其中正確的操作是(  )
A.
    稱量
B.
  溶解
C.
    過濾
D.
    蒸發(fā)

分析 A、根據(jù)托盤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碼”的原則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jù)溶解的方法、注意事項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jù)過濾液體時注意“一貼、二低、三靠”的原則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jù)蒸發(fā)操作的注意事項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 解:A、托盤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碼”的原則,圖中所示操作砝碼與藥品位置放反了,圖中所示操作錯誤.
B、溶解粗鹽要在燒杯中進行,為了加速粗鹽的溶解,可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不能在量筒內進行,圖中所示操作錯誤.
C、過濾液體時,要注意“一貼、二低、三靠”的原則,圖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圖中所示操作錯誤.
D、在蒸發(fā)操作時,要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以防止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體飛濺,圖中所示操作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熟悉粗鹽提純的實驗步驟、常見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項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人類在1825年獲得金屬鋁.當時價格非常昂貴,稱為“銀色的金子”.直到19世紀后期鋁價格大大下降,使鋁成為當今廣泛應用的金屬材料.鋁的熔點660℃,氧化鋁的熔點2050℃.鋁常溫下既能與酸反應,還能與強堿(如NaOH)反應,是一種兩性金屬.鋁在人體內積累可使人慢性中毒,1989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正式將鋁定為“食品污染源之一”加以控制.
(1)下列關于鋁的敘述,不正確的是BCD(填序號)
A.鋁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       B.鋁只能與酸反應,不能與堿反應
C.鋁是人類最早生產(chǎn)和使用的金屬       D.鋁保存時間較長,是因為鋁的化學性質不活潑
(2)用坩堝鉗夾住一塊鋁箔在酒精燈上加熱至熔化,輕輕搖晃,發(fā)現(xiàn)熔化的鋁不滴落,好像有一層膜兜者,原因是鋁表面有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氧化鋁的熔點高.
(3)胃酸過多常用胃舒平治療,胃舒平主要成分為Al(OH)3,試寫出服用胃舒平后,胃中發(fā)生的反應方程式:Al(OH)3+3HCl═AlCl3+3H2O.目前這種胃藥已不常用,原因主要是鋁在人體內積累可使人慢性中毒.
(4)用鋁粉和氧化鐵粉末在高溫下反應,產(chǎn)生鐵和氧化鋁,放熱,生成鐵水填充短軌間縫隙,將短軌連接成長軌,該反應的方程式為2Al+Fe2O3$\frac{\underline{\;高溫\;}}{\;}$Al2O3+2Fe,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填反應基本類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某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純度為80%(樣品中的雜質與稀鹽酸不反應),甲、乙兩個興趣小組同學設計如圖1圖2兩個實驗進行驗證.
【查閱資料】無水CaCl2可作干燥劑
【進行實驗】
實驗均取10.0g石灰石樣品(質地、含量均相同)和等體積、等濃度的稀鹽酸.
實驗1:甲小組同學設計的操作步驟如下:①讀取反應前電子天平的示數(shù)(139.20g)②將過量的稀鹽酸全部倒入燒杯中③待反應停止后,立即讀取電子天平的示數(shù)(135.46g),該樣品中碳酸鈣的純度為85%
實驗2:乙小組同學認為甲組的設計存在不足,經(jīng)過共同討論,設計如下操作步驟:
①在氣密性良好的裝置中裝入藥品
②稱量反應前燒杯和燒杯中液體的質量(140.0g)
③迅速加入過量的稀鹽酸
④待反應停止后,立即稱量燒杯和燒杯中液體的質量(142.2g)
該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純度為50%

【解釋與結論】
(1)實驗1中,判斷反應停止的依據(jù)是不再有氣泡產(chǎn)生
(2)實驗2中測得的樣品純度與實際值80%有誤差的原因可能是BC(填序號).
A.碳酸鈣沒有完全反應       B.排出的CO2沒有完全被NaOH溶液吸收
C.反應容器中CO2有殘留     D.NaOH溶液吸收了空氣中的CO2
【反思與改進】
為提高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對實驗1裝置進行改進(如圖3所示),測得樣品純度的平均值為80.3%.
(1)反應前后,兩次稱量整個裝置及藥品的總質量.在第二次稱量前,應該進行的操作是從a口通入入空氣一段時間.
(2)裝置中的“無水CaCl2”能提高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其原因是可以防止瓶中的水蒸氣逸出.
【綜合計算】丙小組同學取上述品質相同的石灰樣品10克,加入鹽酸與產(chǎn)生二氧化碳的關系如圖,求該稀鹽酸的質量分數(shù)(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化學實驗操作的規(guī)范性、安全性是實驗成敗的關鍵,同時也反映了實驗者的化學素養(yǎng).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
   過濾
B.
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
C.
測定溶液的pH
D.
   稀釋濃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3.實驗小組用右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已知:2NaOH+SO2═Na2SO3+H2O
①關閉K,打開甲的膠塞,點燃硫粉后迅速塞緊膠塞.
②冷卻至常溫,將膠頭滴管中的足量NaOH溶液擠入瓶中,振蕩,使反應充分.
③打開K,觀察乙中的現(xiàn)象.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步驟①中,硫燃燒呈淡藍色火焰,瓶內氣壓減小
B.步驟②中,甲裝置內的氣壓減小,至與大氣壓相等
C.步驟③中,乙中的長導管口處冒氣泡
D.步驟③中,甲裝置內的氣壓增大,至與大氣壓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圖象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
A.
紅磷在密閉的空氣中燃燒
B.
鐵絲在充足的氧氣中燃燒
C.
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鋅粒
D.
向某飽和碳酸鈉溶液中加入碳酸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某同學在實驗室里制取CO2和驗證CO2的某些性質,根據(jù)如圖回答問題.

(1)寫出圖中儀器①的名稱:長頸漏斗.
(2)裝置甲中應添加液體試劑的名稱是稀鹽酸.
(3)用裝置乙收集CO2時,導管口a應與b(填“b”或“c”)相連.
(4)圖丙中Y形導管平放于桌面,實驗中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濕潤的紫色石蕊試紙變紅色,干燥的紫色石蕊試紙無明顯變化,若把Y形導管固定在鐵架臺上(如圖。,a管位于上方,b管位于下方,兩片石蕊試紙均濕潤,可觀察到b管中試紙變色比a管明顯,原因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主要從b管中通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如圖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
(1)符合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frac{\underline{\;點燃\;}}{\;}$2H2O;
(2)以上變化的基本反應類型是化合反應;
(3)從原子、分子的角度分析,在化學反應過程中,原子不能再分.
(4)反應物與生成物的粒子個數(shù)比是1: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據(jù)BBC4月16日報道:日前英國在南大西洋的“開羅城市號”沉船上打撈出100噸價值3億元人民幣的銀幣.已知假白銀通常含有鋁、錫、鉛、銅等各種成分,則下列不易鑒別真假白銀的方法是(  )
A.觀察顏色B.放入CuSO4溶液C.放入HCl溶液D.放入H2SO4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