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和離子,金屬單質都是由原子構成的,鹽類物質由離子構成,干冰是由分子構成的;
(2)根據(jù)標在元素符號前面的數(shù)字表示原子的個數(shù);標在化學式前面的數(shù)字表示分子的個數(shù);標在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shù)字表示一個分子中所含原子的個數(shù);根據(jù)標在離子符號前面的數(shù)字表示離子個數(shù);進行解答.
(3)①根據(jù)A分子的微觀構成判斷一個A分子中共含有原子的數(shù)目.
②根據(jù)物質的微觀構成,判斷物質的類別及物質的性質.
③根據(jù)B物質的構成寫出化學式,計算氫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根據(jù)A的微觀構成,寫出化學式計算氫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
④根據(jù)微觀示意圖,寫出反應的方程式來分析解答;
解答 解:(1)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和離子,干冰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的,金剛石是由碳原子構成的,氯化鈉是由鈉離子、氯離子構成,
(2)根據(jù)標在化學式前面的數(shù)字表示分子的個數(shù);所以②2O2 表示2個氧分子;故②符合題意;
(3)①由A的微觀構成可知,一個A分子中共含有5個原子.
②由四種物質的微觀構成可知,A是甲烷、B是水、C是一氧化碳、D是氫氣;故BC是氧化物;A是甲烷、C是一氧化碳、D是氫氣,都具有可燃性.
(3)由B的微觀構成可知,B是水,水中氫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16=1:8,
(4)由變化的微觀示意圖可知,該反應是甲烷和水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了一氧化碳和氫氣,反應的方程式是:CH4+H2O$\frac{\underline{\;高溫\;}}{\;}$CO+3H2.故C和D的質量比為:(12+16):3×1×2=14:3;
故答案:
(1)氯化鈉; (2)②;(3)①5; ②BC; ACD;③1:8 ④14:3(或28:6).
點評 本題考查了常見物質的微觀構成、以及微粒的性質,完成此題,可以依據(jù)已有的知識進行解答.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O(NH2)2 | B. | KCl | C. | Ca(H2PO4)2 | D. | K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K+、NO3-、OH- | B. | H+、Na+、HCO3- | C. | H+、SO42-、OH- | D. | NH4+、NO3-、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裝置C的質量 | 裝置D的質量 | |
步驟③ | 292.4g | 198.2g |
步驟⑥ | 296.9g | 207.0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