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得到的結論正確的是(  )
 實驗內(nèi)容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
A無色溶液中滴加酚酞不變色溶液為酸性
B無色溶液中加入黑色粉末有氣泡產(chǎn)生溶液為雙氧水
C在酒精噴燈上灼燒某物質火焰呈黃色該物質中含有鈉元素
D將無色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該氣體可能是二氧化碳
A.AB.BC.CD.D

分析 A、無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變色,遇堿性溶液變紅.
B、無色溶液中加入黑色粉末,有氣泡產(chǎn)生,根據(jù)常見的產(chǎn)生氣體的反應,進行分析判斷.
C、鈉元素,灼燒時火焰的顏色呈黃色.
D、根據(jù)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 解:A、無色溶液中滴加酚酞,不變色,說明溶液選酸性或中性,故選項實驗現(xiàn)象得到的結論錯誤.
B、無色溶液中加入黑色粉末,有氣泡產(chǎn)生,溶液不一定為雙氧水,也可能是鐵和稀鹽酸的反應,故選項實驗現(xiàn)象得到的結論錯誤.
C、含有鈉元素的物質,灼燒時火焰的顏色呈黃色,在酒精噴燈上灼燒某物質,火焰呈黃色,該物質中含有鈉元素,故選項實驗現(xiàn)象得到的結論正確.
D、將無色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該氣體是二氧化碳,故選項實驗現(xiàn)象得到的結論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難度不是很大,化學實驗方案的設計是考查學生能力的主要類型,同時也是實驗教與學難點,在具體解題時要對其原理透徹理解,可根據(jù)物質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結合實驗目的進行分析判斷.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用數(shù)字和化學符號表示
3個銨根離子3NH4+,4個鈉原子4Na,鐵元素的化合價為+3$\stackrel{+3}{Fe}$,3個二氧化硫分子3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7.比較、分析、歸納是學習化學的有效方法.
現(xiàn)有反應:①Zn+CuCl2═ZnCl2+Cu   ②Cu+2AgNO3═Cu(NO32+2Ag
③Cl2+2NaBr═2NaCl+Br2   ④Br2+2NaI═2NaBr+I2
(1)通過比較、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上述四個反應有相似之處,均屬于置換反應;
(2)分析反應①和②,可以得到Zn Cu Ag三種金屬的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Zn、Cu、Ag;
(3)用同樣的思維分析③和④,我們可知Cl2、Br2、I2的非金屬活動性順序由強到弱的是Cl2、Br2、I2
(4)在反應②中,銅與銀的式量之差是152;把一定質量的銅片插進一定質量的硝酸銀溶液中,完全反應后,銅片增重7.6克,求參加反應的銅的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八年級(二)班同學計算30克炭完全燃燒可以得到多少克二氧化碳時,出現(xiàn)了以下幾種算式,其中正確的是。ā 。
A.$\frac{12}{30克}$=$\frac{x}{44}$B.$\frac{12}{44}$=$\frac{30克}{x}$C.$\frac{12}{x}$=$\frac{30克}{44}$D.$\frac{12}{x}$=$\frac{44}{30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甲、乙兩種固體均不含結晶水,在水中不發(fā)生反應且溶解性互不影響,它們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t1℃甲、乙的飽和溶液,降低溫度,甲先析出晶體
B.t1℃時,70g甲的飽和溶液加入40g乙物質,溶液質量仍為70g
C.將t2℃甲、乙的飽和溶液分別降溫至t1℃,析出晶體的質量:甲>乙
D.將t2℃等質量的甲、乙飽和溶液分別降溫至t1℃,析出晶體的質量:甲>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4.將3g某物質在氧氣中充分燃燒生成8.8g CO2和5.4g H2O,由此可推斷該物質的組成中( 。
A.只含碳、氫兩種元素B.可能含有氧元素
C.碳、氫元素原子個數(shù)之比為1:2D.碳、氫元素原子個數(shù)之比為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1.海水曬鹽得到粗鹽,剩余的母液稱為苦鹵,粗鹽和苦鹵用途廣泛.
(1)為了除去粗鹽溶液中的Ca2+、Mg2+、SO42-,可按照下列實驗步驟進行:①加過量BaCl2溶液②加過量NaOH溶液③加過量Na2CO3溶液④過濾⑤加入適量鹽酸.其中步驟③加過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鋇離子和鈣離子.
(2)利用苦鹵制取鎂,主要流程如圖:

步驟Ⅰ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MgCl2+Ca(OH)2=Mg(OH)2↓+CaCl2.步驟Ⅱ中的試劑a是稀鹽酸.
(3)采用氨堿法生產(chǎn)純堿,主要流程如圖:

①上述Ⅰ、Ⅱ兩個步驟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NH3+CO2+H2O+NaCl═NaHCO3+NH4Cl.
②步驟Ⅰ中“吸氨”的目的是使溶液顯堿性,更易吸收二氧化碳
③根據(jù)步驟Ⅲ中信息純堿中混有碳酸氫鈉,可通過加熱的方法除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關于離子和原子的關系說法錯誤的是(  )
A.離子是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故從電性上看,原子不顯電性,而離子顯電性
B.離子是由原子得到或失去電子形成的
C.從結構上看,原子中核內(nèi)質子數(shù)等于核外電子數(shù),而在離子中兩個數(shù)不相等
D.鈉離子和鈉原子的質子數(shù)相同,但它們不屬于同種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9.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某興趣小組為了測定雞蛋殼中CaCO3的含量,將雞蛋殼洗凈、干燥并搗碎后,稱取20g雞蛋殼,搗碎,放在燒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80g某濃度的稀鹽酸,使之充分反應(雞蛋殼中除CaCO3外的其他成分都不溶于水,且不與稀鹽酸反應),測得燒杯中的反應剩余物的質量(m)與反應時間(t)的關系如圖所示(忽略水蒸氣的揮發(fā)),其中當反應進行到B點時,雞蛋殼中的CaCO3和鹽酸恰好完全反應.試計算(計算結果保留1位小數(shù)):
(1)產(chǎn)生CO2的質量為6.6g;
(2)該雞蛋殼中CaCO3的質量.
(3)生成CaCl2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