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分解生成B、C兩種氣體,B、C在一定條件下又能化合生成A.將點燃的硫放入B中,則燃燒更劇烈,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D.將C通過灼熱的氧化銅粉末,則生成A和一種紅色固體物質.據(jù)此推知(寫化學式):
A為
 
;B為
 
;C為
 
;D為
 

寫出將C通過灼熱的氧化銅粉末生成A和一種紅色固體物質的反應方程式:
 
考點:物質的鑒別、推斷,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專題:常見物質的推斷題
分析:根據(jù)題目中的信息:A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分解生成B、C兩種氣體,B、C在一定條件下又能化合生成A,可知A為水,B、C分別為氧氣和氫氣,而硫能夠在B中燃燒可以知道B為氧氣,而C為氫氣,生成的氣體D為二氧化硫,至此各物質鑒定完畢,帶入驗證符合題意,可以據(jù)此答題.
解答:解:
根據(jù)A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分解生成B、C兩種氣體,B、C在一定條件下又能化合生成A,可知A為水,將點燃的硫放入B中,則燃燒更劇烈,可知B為氧氣,而C為氫氣,硫在氧氣中生成二氧化硫,所以D為二氧化硫.
將C通過灼熱的氧化銅粉末生成A和一種紅色固體物質的反應,即氫氣與氧化銅反應生成銅與水,故其化學方程式為:H2+CuO
  △  
.
 
Cu+H2O.
故答案為:
H2O;O2;H2;SO2;H2+CuO
  △  
.
 
Cu+H2O
點評:熟練掌握常見物質的化學性質,能夠根據(jù)反應的現(xiàn)象來判斷發(fā)生反應的物質.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能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的是( 。
A、鐵和稀硫酸
B、硫酸銅和氫氧化鈉
C、硫酸和氯化鈉
D、高錳酸鉀制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化學興趣小組為了測定一批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取用8g石灰石樣品,把40g稀鹽酸分為4次加入樣品中(雜質既不與鹽酸反應,也不溶于水),充分反應后經(jīng)過濾、干燥等操作,最后稱量,得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
稀鹽酸的用量剩余固體的質量
第一次加入10g3.0g
第二次加入10g2.0g
第三次加入10g1.0g
第四次加入10g0.6g
從以上數(shù)據(jù)可知,這四次實驗中,
(1)第
 
次實驗后石灰石樣品中的碳酸鈣已完全反應.
(2)求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
(3)足量鹽酸與100t這種石灰石反應,能得到二氧化碳的質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興趣小組對氫氧化鈉固體暴露在空氣中的變質情況進行了研究.把一小塊固體氫氧化鈉放在表面皿里,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發(fā)現(xiàn)其固體表面逐漸濕潤,部分溶化成液體后又逐漸形成晶體,最終變成粉末.請回答興趣小組產(chǎn)生的下列問題:
(1)氫氧化鈉固體暴露在空氣中,表面容易變濕,主要原因是什么?
 

(2)氫氧化鈉固體長期暴露在空氣中,最終變成的白色粉末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是:
 

(3)用酚酞試液
 
(填“能”或“不能”)檢驗氫氧化鈉變質,為什么?
 

(4)可用加酸的方法檢驗氫氧化鈉是否已變質,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是:
 

(5)為了檢驗氫氧化鈉是否已經(jīng)全部變質,興趣  小組中小亮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
準確稱取一定質量的變質固體樣品,放在如圖所示裝置中,然后從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的鹽酸,用排水法收集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根據(jù)二氧化碳的體積和密度計算變質產(chǎn)物的質量,確定是否全部變質.
①你認為這個方案
 
(填“行”或“不行”).理由是
 

②請你另外設計一個不同的方案,確認氫氧化鈉是否全部變質.
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
 
 
氫氧化鈉已
部分變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配平下列化學方程式
 
AlCl3+
 
 NaOH-
 
Al(OH)3+
 
NaCl
 
Fe+
 
O2
 點燃 
.
 
 
Fe3O4
 
CH4+
 
O2
 點燃 
.
 
CO2+
 
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常用教學用品粉筆產(chǎn)生了興趣,進行了以下探究實驗,請你共同參與并完成相關問題.
實驗一、探究粉筆成分
【咨詢并查閱】
(1)詢問老師獲知粉筆的主要成分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一種鹽,并含有鈣元素.
(2)常溫下物質的溶解度和溶解性的關系:
溶解度小于0.01g0.01-01g1g-10g大于10g
物質分類難溶微溶可溶易溶
【提出猜想】
①粉筆的主要成分是鹽酸鹽      ②粉筆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鹽
③粉筆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鹽      ④粉筆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鹽
【設計并實驗】
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或化學方程式
(1)取一段白色(約1g),在研缽中研成粉末,倒入大燒杯中,加入100mL蒸餾水充分攪拌,靜置
發(fā)現(xiàn)燒杯底部有較多白色灰體未溶解
則猜想
 
不成立
(2)
 
 

該粉筆主要成分不含碳酸鹽
(3)從實驗(1)燒杯中取少許上層清液注入試管,滴加適量的Na2CO3溶液,震蕩觀察現(xiàn)象產(chǎn)生白色沉淀該化學方程式為
 
(4)從實驗(1)燒杯中取少許上層清液注入試管,滴加適量的BaCl2溶液,震蕩觀察現(xiàn)象產(chǎn)生白色沉淀該化學方程式為
 
【分析與結論】
(1)根據(jù)以上實驗可知粉筆的主要成分屬于
 
(選填易溶、可溶、微溶、難溶)物質.
(2)將上述實驗(1)-(4)中產(chǎn)生的廢液倒入同一個潔凈的廢液缸中,則廢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寫化學式)
 
,此廢液需要處理后再排放
實驗二、關于粉筆的趣味實驗
【查閱資料】
層析法是目前廣泛應用的一種分離技術.層析系統(tǒng)均由兩個相組成;一個是固定相,另一個是 可以流經(jīng)固定相的流動相,利用不同物質在固定相和流動相中的流動速度不同,從而達到分離物質的目的.
【設計并實驗】
小明在距一支粗端2cm處點一滴藍墨水,將插入盛有酒精培養(yǎng)皿中,過一段時間,吳梁發(fā)現(xiàn)隨著酒精上升,藍墨水在上不斷移動,最后藍墨水在上分為兩個區(qū)域,上半部分是藍色下半部分是紫色,如圖所示,試根據(jù)上述現(xiàn)象回答下列:
①藍墨水屬于
 
(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②由此可以作出推測是
 
填序號)
A微粒是不斷運動的
B不同分子在同種介質(如粉筆)中運動速率不同
C可以用上述原理分離某些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向12gNa2CO3和NaCl的混合物中滴加73g稀鹽酸溶液恰好完全反應,經(jīng)測量物質的總質量為80.6g.請計算:
(1)生成氣體的質量(2)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
(3)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4)稀鹽酸鐘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來測定空氣成分的方法很多,如圖1所示的是用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的測定方法.其中主要的實驗過程是:
第一步:將集氣瓶容積劃分為五等份,并做好標記.
第二步:點燃燃燒匙內(nèi)的紅磷,伸入集氣瓶中并把塞子塞緊.
第三步:待紅磷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發(fā)現(xiàn)水被吸入集氣瓶中,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為集氣瓶總容積的
1
5


(1)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主要現(xiàn)象是
 
、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
 
.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氣,紅磷的用量應保證
 
.為確保實驗的成功,在裝藥物之前應該
 

(2)集氣瓶中剩余的氣體主要是
 
.通過實驗還可以推斷集氣瓶中剩余氣體的性質是(寫兩條):
 
、
 

(3)實驗完畢,若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不到總容積的1/5,你認為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可能是(要求答出兩種)
 
、
 

(4)某同學又對實驗進行反思后,提出了改進方法(如圖2所示),你認為改進后的優(yōu)點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一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圖二所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該反應的微觀過程是:①氫分子和氧分子分裂為氫原子和氧原子,則②表示
 

(2)圖三所示反應為:C(石墨)
 一定條件 
.
 
C(金剛石),你對該化學變化的微觀解釋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