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A物質常用于焊接或切割金屬.把一定質量的純凈物A和40g的純凈物B在-定條件下按如圖所示充分反應,當B物質反應完時,可生成44g C物質和9g D物質.

(1)參加反應的A物質的質量是
 
g.
(2)A物質中各元素的質量比為
 
考點: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元素質量比的計算
專題:化學反應模擬圖型
分析:(1)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物質A的質量與參加反應的B物質的質量40g的質量和等于生成物C的質量44g與D的質量9g質量和,由此可計算參加反應的物質A的質量;
(2)物質B、C、D的分子微觀圖可知物質B為氧氣、物質C為二氧化碳、物質D為水,根據(jù)反應前后元素種類、質量不變,則44gC物質中的C元素、9gD物質水中的H元素全部來自于物質A,由物質A中C、H元素的質量和與參加反應物質A的質量關系,可判斷物質A的組成,在計算出組成元素的質量比.
解答:解:(1)由題意可知,一定質量的純凈物A和40g的純凈物B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當B物質反應完時,可生成44g C物質和9gD物質,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則參加反應A物質的質量=44g+9g-40g=13g;
(2)據(jù)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
該反應為物質A與B物質氧氣反應生成C物質二氧化碳和D物質水;
生成物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水中氫元素全部來自于物質A;
則物質A中碳元素的質量=44g×
12
44
×100%=12g;
氫元素質量=9g×
2
18
×100%=1g,
其中碳、氫元素質量和=12g+1g=13g,正好等于參加反應的A物質的質量,說明物質A中只含碳、氫兩種元素.則A中碳、氫兩種元素的質量比是:12g:1g=12:1.
答為:(1)13g;(2)12:1.
點評:此題是微觀結構示意圖的考查,解題時對原子結構示意圖表示的意義的了解,以及根據(jù)物質的化學式,一定質量的化合物中某種組成元素的質量=化合物的質量×化合物中該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是解題的關鍵所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常用的裝置.

(1)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
 
(填字母,下同),取用高錳酸鉀藥品時,應選用的儀器
 
,可用F裝置,收集氧氣的依據(jù)是
 
,收集滿氧氣后,先將導管移出水面,再熄滅酒精燈的目的是
 

(2)實驗室用分解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選用E作為發(fā)生裝置的理由:
 
;注射器C可替代E中長頸漏斗進行試驗優(yōu)點:
 
.注射器C還可用檢查裝置E的氣密性,步驟如下:
①向錐形瓶中加水至
 
;
②將注射器C連接到裝置E的導管處;
③緩慢拉動注射器C的活塞,觀察到
 
表示裝置E的氣密性良好.
(3)若用G裝置收集氧氣,導管口要接近集氣瓶底部的原因是
 
,驗證氧氣已經收集滿的方法是
 

(4)對比(1)(2)兩種方法制取氧氣,(2)方法更好,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室里,常采取分解
 
、加熱
 
或加熱
 
方法制取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金屬材料包括
 
和他們的
 
,人類最先使用的金屬是
 
,然后是
 
;現(xiàn)在人類使用的金屬年產量最多的三種分別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化學符號表示:
(1)3個鐵原子
 
;
(2)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
(3)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
(4)1個氫氧根離子
 
;
(5)2個鈣離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種Na2S、Na2SO3、Na2SO4的混合物,測得其中含硫24%,求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南海油氣資源豐富,石油加工可得到石油液化氣,假設某石油液化氣的主要成分為C4H10,寫出其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我國南海海底埋藏著豐富的“可燃冰”,“可燃冰”主要為甲烷的水合物,是未來重要的能源.甲烷燃燒時,發(fā)出明亮的火焰,并放出大量的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小明家欲將石油液氣灶改為天然氣(主要成分CH4)灶具,他應將空氣管口
 
(填“增大”或“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根據(jù)要求寫出化學符號的意義或由表示的意義寫出化學符號.
(1)化學符號:2Cl
 
;mH2O
 

(2)表示的意義:正二價的鈣元素
 
,三個硫酸根離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蒸發(fā)氯化鈉溶液的實驗中,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
A、加熱前在蒸發(fā)皿的下面墊上石棉網
B、蒸發(fā)皿中開始析出晶體后,用玻璃棒攪拌
C、蒸發(fā)皿中出現(xiàn)較多量固體時,即停止加熱
D、待液體蒸干后,停止加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