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請根據(jù)裝置圖回答問題:

(1)指出圖中有標號的儀器的名稱:a錐形瓶,b集氣瓶;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取較純凈的氧氣,應該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A,并且要在試管口中塞上一團棉花,目的是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氣管.收集裝置應選用E;其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高錳酸鉀$\stackrel{加熱}{→}$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3)要檢驗收集到的氣體是否是氧氣的方法是: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若木條復燃,則證明收集的是氧氣
(4)硫化氫是沒有顏色,有臭雞蛋氣味的氣體,它的密度比空氣的大,能溶于水.實驗室通常用塊狀固體硫化亞鐵與稀硫酸反應來制取硫化氫氣體,其發(fā)生裝置應該選A.收集裝置只能選D,理由是硫化氫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

分析 (1)熟悉常見儀器的名稱和用途;
(2)根據(jù)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反應物的狀態(tài)和反應條件確定發(fā)生裝置,為了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氣管,可在試管口加放一團棉花;利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氣要比向上排空氣法收集的氧氣純凈,根據(jù)反應原理寫出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3)根據(jù)氧氣的性質分析檢驗的方法;
(4)根據(jù)實驗室制取硫化氫的反應物的狀態(tài)和反應的條件確定發(fā)生裝置,根據(jù)氣體的收集方法確定收集裝置.

解答 解:(1)由圖示可知標號儀器a是錐形瓶,b是集氣瓶;
(2)若用高錳酸鉀加熱制取氧氣,屬于加熱固體制取氧氣,反應裝置應選A,為了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氣管,可在試管口加放一團棉花;利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氣要比向上排空氣法收集的氧氣純凈,收集裝置可用E;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高錳酸鉀分解生成了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高錳酸鉀$\stackrel{加熱}{→}$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3)由氧氣有助燃性,所以檢驗氧氣的方法是: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若木條復燃,則證明收集的是氧氣;
(4)實驗室通常用塊狀固體硫化亞鐵與稀硫酸反應來制取硫化氫氣體,硫化亞鐵與稀硫酸在常溫下就能反應,屬于固液常溫型,所以其發(fā)生裝置應該選B,因為硫化氫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所以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故答為:(1)錐形瓶,集氣瓶;(2)A,棉花,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氣管,E,高錳酸鉀$\stackrel{加熱}{→}$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3)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若木條復燃,則證明收集的是氧氣;(4)A,D,硫化氫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

點評 選擇氣體的收集方法時需要考慮的因素比較多,除了要考慮氣體的密度和溶水性之外,還要考慮氣體是否有毒,是否與水反應,是否與空氣中的物質反應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9.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常見裝置.

請思考作答:
(1)寫出裝置圖中標號儀器的名稱a長頸漏斗;b錐形瓶.
(2)實驗室欲用A裝置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選擇的發(fā)生裝置為A(填字母序號,下同).如果用E裝置收集氧氣,實驗結束時應先從水槽取出導管后熄滅酒精燈否則可能導致冷水倒吸,炸裂試管.
(3)氨水是氨氣的水溶液,氨氣的密度小于空氣,實驗室常在濃氨水中加入生石灰來快速制得氨氣,可選擇上述裝置的組合為BD,驗滿時,在集氣瓶口放一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若試紙變成
藍色,證明已集滿.
(4)若用圖F來驗證CO2能與NaOH溶液反應.采用瓶口向上排氣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向瓶中倒入少許氫氧化鈉溶液后振蕩,礦泉水瓶變癟還不足以證明CO2與NaOH能夠反應,需要補做一個對比實驗,將瓶中的氫氧化鈉溶液換成水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0.在復習氧氣、二氧化碳和氫氣的制取和性質時,某興趣小組同學利用以下裝置進行了氣體制取和性質的研究.

(1)寫出圖中標號①的儀器名稱:長頸漏斗;
(2)為驗證氣體的性質,小露將制取的氣體通入H裝置中,能觀察到H中有氣泡逸出且溶液變渾濁,則該氣體是從a(選填“a”或“b”)通入裝置H的,產生該氣體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小露制取該氣體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一套能隨時控制反應發(fā)生和停止的裝置,則該裝置是(填序號)B;
(3)小明用一套發(fā)生裝置和裝置E制取氧氣時,發(fā)現(xiàn)水槽中的水變紅了,則他制取該氣體的化學方程式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4)實驗室常用無水醋酸鈉和堿石灰的混合固體在加熱條件下制取甲烷氣體,發(fā)生裝置可選擇A(填序號).甲烷氣體一般采用裝置E進行收集,收集滿后集氣瓶的放置方式如圖I所示,據(jù)此可推斷甲烷一定具備的物理性質是: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如圖是Na2CO3、NaHCO3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線.
(1)Na2CO3溶解度曲線為a(填a或b).
溶解度0℃10℃20℃30℃40℃
Na2CO37.112.521.539.749.0
NaHCO36.98.19.611.112.7
(2)10℃時,在100g水中加入20g 碳酸鈉固體,所形成的溶液是飽和溶液(填“飽和”或“不飽和”).形成的溶液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為11%.(精確到1%)
(3)①實驗室中要除去Na2CO3固體中的少量NaHCO3的物理方法的操作步驟是:
溶解,降溫結晶(填“降溫”或“蒸發(fā)”),過濾
②關于濾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
A.只含有碳酸鈉
B.只含有碳酸氫鈉
C.兩種物質都含有
(4)已知Na2CO3轉化為NaHCO3的反應為Na2CO3+CO2+H2O=2NaHCO3,根據(jù)以上信息,要除去NaHCO3飽和溶液中的少量Na2CO3,應采用的化學方法是往碳酸鈉飽和溶液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如圖所示裝置可用于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前在集氣瓶內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記號
(1)若要將廣口瓶的容積(加水后)等分為五等分,你必須選用的儀器是:量筒量筒(只寫一種)
(2)在實驗操作中,當裝置冷卻至室溫時裝置冷卻至室溫時,打開彈簧夾方能得出較準確結論.
(3)如果實驗結果出現(xiàn)誤差,可能的原因是:紅磷不足(裝置漏氣、沒冷卻到室溫讀數(shù)、彈簧夾沒夾緊等),實驗設計新穎,容易引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6.A、B、C、D四個燒杯中分別盛有質量相等的同種溶劑,在相同的溫度下,向4個燒杯中加入20g、15g、10g、5g的某溶質,充分溶解后,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各題(填序號).

(1)A、B中盛的一定是飽和溶液;C 中盛的可能是飽和溶液;D中盛的一定是不飽和溶液.此時與C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可能相等的溶液是A、B;
(2)若固體溶質是KNO3,對A、B兩個燒杯進行加熱,隨著溫度的升高,先變成不飽和溶液的是B;
(3)在一定溫度下,向A、B中分別加入相同質量分水,B中固體剛好全溶,A中是否也全溶?不全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化合物能由金屬與酸發(fā)生置換反應制得的是( 。
A.CuSO4B.MgCl2C.FeCl3D.Zn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鈉及其化合物是中學化學學習和研究的重要內容.
(1)圖1是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鈉原子結構示意圖.下列是某同學從圖1獲得的信息,錯誤的是bc(填標號).

a.鈉屬于金屬元素
b.鈉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2.99g
c.鈉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電子
d.表示原子核帶11個單位正電荷
(2)鈉可以在水發(fā)生反應:2Na+2H2O═2NaOH+X↑,則X的化學式為O2
(3)配制一瓶圖2所示的溶液,請問:
①需要稱取氯化鈉的質量為4.5g,需加入水的體積為495.5 mL;             
②若用6%的氯化鈉溶液加水稀釋而成,則需6%氯化鈉溶液的質量75g.
(4)碳酸氫鈉(NaHCO3)受熱易分解生成碳酸鈉、水和二氧化碳,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如圖1是硝酸鉀的溶解度曲線圖,某同學在20℃時進行了如圖2所示的實驗,得到相應的溶液①~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保持溫度不變,若在④中加入4.5KNO3固體可得到飽和溶液
B.②③⑤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相等
C.④→⑤可析出53.9gKNO3晶體
D.①③④均為不飽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